丹阳市八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23分)
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后面的方格内。(2分)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chōngjǐng和理想,níng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bì益的事情。
2.默写。(11分)
(1)谁道人生无再少? , 。
(2)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
(3) ,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
(4)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 。
(5)乡书何处达? 。
(6)松间沙路净无泥, 。
(7)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 。”
3.仔细阅读下面两段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2分)
啊呀,这女孩长得可真漂亮,一双可爱的蓝眼睛上闪动着长长的睫毛,一对金黄色头发编成的长辫子在身后晃荡,白色的衬衫扎在宽松的绣花长裤里,显得格外整洁动人。我们刚刚在战场上获得大胜的大将军汤姆心想,像这样的美人,一定属于我这样的英雄。
他头上戴着一个很大的破帽子,一块弯月亮样的帽边搭拉下来遮住了半边脸,肥大的上衣几乎拖到脚跟,裤子只一根背带挎在肩上,另一根背带不知哪里去了,裤裆像个大口袋吊在两腿之间,一只裤脚卷着,还有一只毛了边的裤脚拖到地上,走一步带起一阵灰尘。”
这两段话描写的人分别是谁?
4.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仔细阅读后,请选择4-6处(不得超过6处),用规定的符号(不必全使用)加以修改。(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复原号: (5)调位号: (6)留空号:
北京召开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米歇尔?奈特曾披露:“全世界至少有5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2500 多万人死于饮用不洁净的水。”中国水利部部长钱茂生日前发出警告: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在30年内,中国就会发生干净水源枯竭。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饮用水质已经成为威挟12亿中国人生存的尖锐问题。保护环境,改善水质,是当前中国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根据《次北固山下》,完成5—6题。
5.《次北固山下》一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6.发挥想象,描写颔联所展示的画面。不少于30字。(2分)
二、阅读理解(37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7—10题。(共12分)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⑴而忘操之( ) ⑵已得履 ( )
⑶及反 ( ) ⑷遂不得履 ( )
8. 写出本文中的两个通假字(2分)
⑴ 同 ⑵ 同
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⑴
⑵
10.结合郑人买鞋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二)阅读《繁星》,完成11——14题。(9分)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11.完成以下文学常识:(2分)
《繁星》是作者是 ,他的代表作品有 。
1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13.摘出选文中描写“我”由眼前景象而产生联想的语句。(2分)
⑴
⑵
14.由于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城市,已经很难看到满天的繁星了。请你写一句环保口号,呼吁人们保护环境。(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6分)
看不见的爱
⑴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⑵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便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⑶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⑷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⑸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⑹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⑺我怔住了。
⑻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但为什么?”
⑼“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⑽“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⑾“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⑿我沉默了。
⒀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
⒁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⒂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移一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⒃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
⒄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套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⒅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
⒆“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身向回家路走去。
⒇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15.通读全文,说说本文以“看不见的爱”为标题有什么含义?(3分)
16.结合语境,谈谈你对下面加点词语的理解。(3分)
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17.第⑵段和第⒁段都说男孩的母亲“安详地微笑着”,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
18.第⒄段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3分)
19.文章的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从文中小男孩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三、作文(40分)
20.作文:以“初中生活的酸甜苦辣”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字数不少于500字; (2)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3)作文中不得出现所在班级及师生姓名
500字↑
8
800字△
7.略
8.略
9.略
1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