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31 13:2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3课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末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刬,不得休息。”
——战国末《吕氏春秋》
请回答:根据材料指出作者的观点?
只有国家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局面。
问题探究一:秦是怎么结束分裂纷争,完成统一的?
和平、统一成为人们的共识
一、建立:秦的统一大业
并海内,兼诸侯
前230到前221年 灭六国
到前214年 拓展疆域(北、南、西南)
大海
临洮、羌中
长城
北向户
一、建立:秦的统一大业
远交近攻
顺序:中原→南方→北方
②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①各地域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重大发展。冶铁技术出现,铁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工商业的繁荣。战国时期,手工业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中外历史纲要》
问题探究二:秦为什么能够实现统一?
材料二:今师徒(行军)唯毋兴起,冬行恐寒,夏行恐暑,此不可以冬夏为者也。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今唯毋废一时(一季),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墨子《非攻》
(1)客观条件:
一、建立:秦的统一大业
并海内,兼诸侯
秦国地形图
函谷关
武关
散关
萧关
水利工程:
郑国渠:
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萃并诸侯。
——《史记·河渠书》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一、建立:秦的统一大业
一、建立:秦的统一大业
(2)主观条件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谏逐客书》
秦国的人才政策:不论人才的出身等客观条件,只要对秦有贡献者,一律接纳
②政治: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③经济军事: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秦始皇的雄才伟略
并海内,兼诸侯
二、巩固:秦朝巩固政权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得天下
守天下 ?
问题探究三: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给秦朝带来怎样的教训,统一六国后,面对广袤的领土,该如何治理?
王室衰微
应加强中央权力

诸侯争霸
应限制地方权力

南面称帝,以养四海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度
一种决策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汇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一种管理方式,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实行垂直管理。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二、巩固:秦朝巩固政权
1、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制度层面统一)
南面称帝,以养四海
二、巩固:秦朝巩固政权
①皇帝制度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朕”。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与上。上至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二、巩固:秦朝巩固政权
②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专制主义
材料:
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及处理日常事务。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
——《中华文明史》
材料1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材料2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王绾
王绾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争议
分封制
郡县制
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产生的郡县官僚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道)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道)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材料3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李斯
③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二、巩固:秦朝巩固政权
南面称帝,以养四海
二、巩固:秦朝巩固政权
③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基层管理
郡守、郡尉、监御史
县令
监察
军事
行政
地方具体政务
中央
治安
中央集权
思考:相对于分封制,郡县制有什么特点?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相同点:
目的:
巩固统治
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性质:
不同点:
分 封 制 郡 县 制
官员产生方式
划分标准
影 响
世袭产生
皇帝任免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易形成分裂割据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管理与控制。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
两千年来对中国传统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推行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家政治制度的一大进步。
皇帝








郡(守)
县(令)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2、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文化层面的统一)
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也有利于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对中华民族长期保持文化认同和凝聚力产生了主要影响。
小篆(李斯)---隶书(程邈)
统一和简化了文字
①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二、巩固:秦朝巩固政权
南面称帝,以养四海
②统一车轨
修建驰道、直道
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始于秦朝。秦灭六国后,第二年(公元前220年)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
直道:北伐匈奴后,修建了由咸阳经云阳(陕西淳化)直达九原(包头)的直道,长约1800里。
③制定《秦律》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废除六国的法律,把原来秦国的法律推行于全国。史称“明发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秦律》细密、严苛,是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
④编制户籍
⑤迁徙六国贵族豪强(迁徙豪富的目的,主要是使其脱离乡土,破坏其原有的社会基础,削弱其经济实力,以防止他们东山再起)。
⑥整顿社会风俗
里耶秦简户籍簿
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里名。户人,户主。士五,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女性。大、小,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
加强政府对民众的管理,成为征税的依据。
材料1 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汉书·主父偃传》
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意义
二、巩固:秦朝巩固政权
材料2 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史记·秦始皇本纪》
(2)国家版图: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此后古代中国版图的基本框架
南面称帝,以养四海
(1)历史地位: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中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
材料3 “百代行秦制,中国两千年历史,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秦制。从秦以后,汉承秦制,唐承隋制,隋其实也是秦的翻版,没有长时间的四分五裂、漫长的战争,我们才能文明生生不息。” ——孙立群教授
材料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延续,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增进了各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向心力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促进形成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 》
二、巩固:秦朝巩固政权
(3)政治制度: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4)民族、社会: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融合,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南面称帝,以养四海
统一后的秦王朝只存在了十几年时间,秦的速亡与秦的暴政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中外历史纲要》上
残暴统治下的秦朝
问题探究四:
秦完成统一后实行了哪些残暴统治,结果如何?
1.秦的暴政
大兴土木,建宫殿陵墓
求仙访药
巡游、封禅,征发繁重
刑法严苛
焚书坑儒
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化,农民起义爆发。
三、崩溃:暴秦二世而亡
戍卒叫,函谷举
2.秦末农民起义
前209
前207
前206
前202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秦朝灭亡
楚汉战争
三、崩溃:暴秦二世而亡
戍卒叫,函谷举
01
03
02
陈胜:
楚国农民
项羽:
原楚国贵族
刘邦:楚国人
秦朝官吏
秦亡于徭役沉重、严酷刑法
秦亡于六国贵族复辟
失民心
3. 秦灭亡的原因
根本原因:暴政致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
直接原因:陈胜、吴广起义
三、崩溃:暴秦二世而亡
材料一:(刘邦进关后)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荀悦《汉纪》
材料二:(项羽引兵入咸阳后)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思考:楚汉战争中项羽失败的原因。
政治制度
军事策略
得民心者得天下
戍卒叫,函谷举
用人政策
课堂小结
统一过程
巩固措施
统一意义
短命而亡
历史教训
1、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2、废除分封,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3、以下关于赢政定“皇帝”称号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表明赢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