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31 15:5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大清十二时辰 之
康雍乾时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巳正,万物繁茂——盛世之巅峰
除了驱敌拓土之外,平定新疆战争的另一个意义是它的标志性。它标志着乾隆盛世达到了“全盛”,也就是基本完美无缺的阶段。
——张宏杰《饥饿的盛世》
“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
黑龙江流域
西南
台湾
材料一:康熙二十七年,准噶尔汗噶尔丹趁外蒙古诸部内部纷争之际东向大举进攻……二十九年,康熙帝统军亲征,与噶尔丹大战于乌兰布通,噶尔丹战败逃走。三十四年,噶尔丹再次进军漠北,窥伺漠南。康熙帝于三十五年发兵十万北伐……昭莫多战后,噶尔丹众叛亲离,于康熙三十六年暴病而卒。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噶尔丹死后,策妄阿拉布坦(噶尔丹之侄)掌握了准噶尔统治权,将扩张重点转向西藏。
雍正五年策妄阿拉布坦死,子噶尔丹策零嗣位,与清军数次交战,互有胜负。
乾隆二十二年,清军再次平定准噶尔,(准噶尔贵族)阿睦尔撒纳逃入俄国病死。
清朝平准后,维吾尔首领……于乾隆二十二年起兵反清。二十四年,清军平定回疆,大、小和卓出逃被杀。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问题1:面对蒙古准噶尔部的威胁,康熙帝如何应对?
问题2:为了巩固西北地区,清政府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三次亲征
武力平定
设立盟、旗,任命盟长、旗长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伊犁将军
彻底击败准噶尔
设理藩院
武力平定
行政管理
问题3:准噶尔问题解决了,清朝的其他边疆地区又是如何巩固的呢?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结合材料,自选一个方位进行回答。)
册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尊号
派遣驻藏大臣
多伦会盟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伊犁将军
材料三:康熙三十年,康熙帝与漠北、漠南蒙古各部王公贵族在多伦(今属内蒙古)举行会盟,确立了清朝对漠北蒙古的正式管辖。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武力平定
设立盟、旗,任命盟长、旗长
设理藩院
中俄《尼布楚条约》
收复台湾
黑龙江流域
设台湾府
西南
台湾
雅克萨之战
改土归流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西跨葱岭
西北达巴尔喀什池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
南到南海诸岛
请你描述一下清朝的疆域。
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
清朝行政区划:
包括18个省,
5个将军辖区,
2个办事大臣辖区
“乾隆盛世的出现,有赖于乾隆皇帝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传统人治明君的所有技术资源。”
——张宏杰《饥饿的盛世》
二、午初,阳业炽盛——盛世之保障
二、午初,阳业炽盛——盛世之保障
材料四: 因对西北蒙古准噶尔部用兵,在雍正帝寝宫养心殿附近的隆宗门内设立了军需房,协助其处理军务文书,后更名军机处……后来军务虽缓,但军机处并未裁撤,相反其职权范围由军机进一步扩展到了所有机要政事。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问题4:军机处最初的职能是什么?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处理西北军务。
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
再看西北
养心殿
军机处
内阁
问题5:军机处和内阁相比有什么的特点?
保障之一:设军机处
材料七:雍正朝现存的汉文奏折有35000余件,满文奏折6600余件,共达41600余件,他在位十二年零八个月,也就是4000多天,算下来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折10多件以上,而且多在深夜,有人统计过,他每天硃批的文字达到8000字以上。
——据网络统计
批田文镜折,时任河南巡抚
批年羹尧折,时任川陕总督
批某官员
保障之二:奏折制度
保障之三:皇帝勤政
1718年,年过六旬的康熙皇帝在谈话中抱怨说:“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以为尔即踣毙,必有更换者。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
“(乾隆)皇帝每天早上都在卯时(六点钟)出宫…………冬天这个时候,蜡烛还要烧一寸多,天才大亮……谁知道皇帝天天如此。这还是平时。当西陲用兵之时,如果有军报到了,虽然是夜半时分也必然亲自览阅。”
——赵翼《檐曝杂记》卷一
三、未正,万物倾垂——统治危机的初显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大小和卓之孙)张格尔在一直窥视我国西北边疆的英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煽动维族上层分子再次发动叛乱……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
三看西北
农民起义
人口膨胀
资源危机
政治腐败
贫富矛盾
三、未正,万物倾垂——统治危机的初显
问题6:清朝统治出现了哪些危机?
乾隆、嘉庆时期,英国先后派出使团来华,希望扩大贸易、增开通商口岸,但都以失败告终。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今尔国使臣于定例之外多有陈乞,大乖仰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
——《清高宗实录》乾隆五十八年(1793)
“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
——《清仁宗实录》嘉庆二十一年(1816)
阅读上述材料,了解乾隆、嘉庆两位皇帝是怎样看待西方列强的。
天朝上国
四方蛮夷
vs
全球视野下的“康雍乾盛世”
专制加强
走向民主
男耕女织
工业革命
全球视野下的“康雍乾盛世”
思想控制
自由平等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乾隆、嘉庆时期,英国先后派出使团来华,希望扩大贸易、增开通商口岸,但都以失败告终。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今尔国使臣于定例之外多有陈乞,大乖仰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
——《清高宗实录》乾隆五十八年(1793)
“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
——《清仁宗实录》嘉庆二十一年(1816)
请对清朝皇帝的这两封敕谕进行评价。
懵懂无知
妄自尊大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事,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原则,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的确是一种悲剧,甚至诗人的幻想也永远不敢创造出这种离奇的悲剧题材。”
—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评论
全球视野下的“康雍乾盛世”
康雍乾时期,
中国有追上世界潮流的机会么?
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
雍正帝
爱新觉罗·胤禛
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
盛世之保障
盛世之巅峰
盛世之危机
军机处
奏折制
勤政
疆域
潮流
板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