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下-18.文言文二则 铁杵成针 【优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下-18.文言文二则 铁杵成针 【优质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30 14:2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14.文言文二则
第二则 铁杵成针
免费获取课文朗读资源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目录

课前导入
字词学习
课文品读
课文赏析
课文拓展





课前导入
趣味引入
同学们,大诗人李白的诗,大家背了不少吧,你最喜欢哪一首,背给大家听一听。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李白有关的小古文《铁杵成针》。
助读资料
祝穆,少名丙,字伯和,又字和甫,晚年自号“樟隐老人”。
作品:《方舆胜览·眉州》。

字词学习
学习生字

féng
结构:半包围
组词:每逢 狭路相逢
音序:F 部首:辶
笔画:十
造句:本想要避开对方,没想到狭路相逢,又在此地碰见。
学习生字


结构:上中下
组词:卒岁 不忍卒读
音序:Z 部首:亠
笔画:八
造句:读者们读到此处也必是含恨吞泪,不忍卒读。。
字词理解
【铁杵】
【是】
【方】
【感其意】
【还卒业】
正在。
被她的意志感动。
这。
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回去完成了学业。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课文品读
课文理解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溪水的名字
地点
课文理解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世间相传
没有完成学业
译文:世间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
放弃学习离开
课文理解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路过
译文:过了这条小溪,(李白)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

正在
遇到
老妇人
课文理解
问之,曰:“欲作针。”
老妇人
译文:(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 “我想要做针。”
想要做针

课文理解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就回到山上完成了学业。
被她的意志感动。
回去完成了学业。

课文赏析
核心问题
为什么要写李白“未成,弃去”?
“未成,弃去”与故事结尾处的“还卒业”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老婆婆磨铁杵成针的意志对李白的影响极大。
核心问题
由这个故事产生的成语是铁杵成针;这个成语比喻有恒心肯努力,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由这个故事产生的一个成语是什么?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
核心问题
这则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铁杵成针》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认真去做,坚持不懈都能成功。
课文结构
坚持不懈
起因:学业未成,离去
经过:遇到老媪磨铁杵欲作针
结果:感其意,还卒业




课文主旨
《铁杵成针》讲述了李白小时候贪玩不爱学习,受到老婆婆铁杵磨成针的精神鼓舞,继续学习,最终完成学业的故事。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认真去做,坚持不懈都能成功。

课文拓展
推荐阅读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卧冰求鲤
译文:晋代王祥,表字休征。(他)从小死了亲生母亲,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因此(他)又失去了父爱。有一次继母想吃新鲜的活鲤鱼,当时天气寒冷,河面结冰,王祥脱下衣服,趴在冰上寻求鲤鱼。冰面忽然融化了,两条鲤鱼从水中跳了出来,(王祥)就把它们拿回家供奉继母。
推荐阅读
思考:王祥是怎样对待继母的?
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继母对王祥不好,但王祥不记恨她,孝顺继母。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对他不仁慈,经常在他父亲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他因此失去父亲的疼爱。有一年,继母朱氏生病想吃新鲜的活鲤鱼,但是因为天气寒冷,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解开衣带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便拿回家供奉给继母吃。
同学们,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