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篇课文配套朗读资源请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免费获取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17.跳水(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1 .会认本课 7 个生字 , 会写 14 个字 ,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
2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了解课文内容 。
3 . 理清故事的起因 、 经过和结果 , 讲讲这个故事 。
4 . 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 , 推测船长的思维过程 , 学习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
5. 能找出描写水手的句子 , 知道它们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清故事的起因 、 经过和结果 , 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 , 推测船长的思维过程 , 学习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 时 目 标
1. 会认本课 7 个生字 , 会写 14 个字 ,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
2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了解课文内容 。
3 . 理清故事的起因 、 经过和结果 , 讲讲这个故事 。 ( 重点)
教学 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 : 图片 ( 视频 ) 导入 。
课 件 出示 : 跳水运动员跳水比赛的图片 ( 视频 ) 。
1 .教师提问 : 图片 ( 视频 ) 中的人物在干什么 ? ( 跳水 。 ) 你喜欢这项比赛吗 ?
2 . 教师口述 : 同学们 , 奥运会上 , 我国的体育健儿在跳水项目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 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 。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不是体育比赛 , 而是一个惊险的故事 。 ( 板书 跳水 )
3 . 质疑课题 : 同学们 , 读了课题 , 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和大家交流吗 ? ( 学生发言 。)
问题预设 :
( 1 ) 《 跳水 》 这篇课文是谁写的 ?
( 2 ) 课文中写的是谁跳水 ?
( 3 ) 这个人为什么跳水 ?
( 4 ) 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跳水的 ?
( 5 ) 跳水的经过怎样 ? 结果又如何 ? … …
4 . 作者简介 。
列夫 托尔斯泰 ( 1828-1910 ) , 俄国文学家 、 思想家 。 主要作品有 《 战争与和平 》 《 复活 》 《 安娜 卡列尼娜 》 等
二、初读课文
1 . 学生自读课文 , 要求 :
⑴ 大声流利地读课文 , 读准字音 , 读通句子 。
( 2 ) 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 , 多读几遍 。
2. 自学课文生字词 , 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 , 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
3 . 检查学习效果 , 教师相机指导
我会认 : 肆 桅 撕 唬 眦 咧 瞄
我会写 : 艘 航 肆 帽 桅 撕 逗 唬 钩 扭 咧 舱 鸥 瞄
三、再读 感知
1 . 学生默读课文 , 想一想 :
( 1 )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 2 ) 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 什么地方 ? 其起因 、 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
2. 小组交流 , 小组长记录并整理小组同学的意见 。
3 . 全班交流 , 根据故事的起因 、 经过和结果理清课文层次 , 教师小结 。
第一部分 ( 第 1 自然段 ) : 讲在一艘帆船上 , 水手们拿猴子取乐 , 猴子更加放肆起来 。
第二部分 ( 第 2 自然段 ) : 讲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 , 又撕又咬 , 故意逗孩子生气 。
第三部分 ( 第 3 、 4 自然段 ) : 讲孩子追猴子 , 走上了最高的横木 , 遇到生命危险 。
第四部分 ( 第 5 、 6 自然段 ) :讲船长命令孩子跳水 , 水手们把孩子救上了船
四 细读课 文
1 . 检查朗读情况 : 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 读后师生进行评议 。
2. 学生读完后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预设: 课文讲了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 : 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的帽子挂到了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上 , 孩子为了追回帽子 , 走上横木 , 在万分危急的时刻 , 船长急中生智 , 命令儿子跳水 ,使孩子转危为安3 . 读完这篇课文 , 你感受到了什么 ?
预设:读完这篇课文 , 我感受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 我们要根据情况的变化果断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
五、课后作业
1 . 梳理文章结构 , 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
2 . 读了课文后 , 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
3. 推荐阅读 《 这办法真巧妙 》
第二课时
课 时 目 标
1 . 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 , 推测船长的思维过程 , 学习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
( 难点 )
2. 能找出描写水手的句子 , 知道它们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 . 板书课题 , 学生齐读课题 。 ( 根吊 跳水 )
2 . 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
3 . 师生评议 , 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二、细读课文
1 . 提出问题 :
( 1 ) 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 ?
( 2 ) 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
2 . 学生自由读课文 , 在课文旁边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
3. 学生互相交流读完课文后的收获
三、品读释疑
1. 课文所讲的这件事是怎么引起的 ?
课件出示 : 第 1 自然段 。
( 1 ) 小组交流 , 小组长记录并整理小组同学的意见 。
( 2 ) 小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 教师评议并小结 。
( 3 ) 教师小结 : 在一艘帆船上 , 水手们拿船上的猴子取乐 , 猴子更加放肆起来 。
[ 板书 水手 — — 取乐 — — 猴子 猴子放肆 ( 起因 )
2. 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 ?
( 1 ) 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孩子为什么爬上桅杆 。
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 , 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 , 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 , 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 , 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 , 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 , 用爪子撕 , 好像故意逗他生气 。 孩子吓唬它 , 朝着它大喊大叫 。 猴子不但不理 ,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 , 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 他脱了上衣 , 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
① 读一读 , 说说自己的理解 。
a. 猴子逗孩子 , 水手们在一旁 “ 大笑起来 “ , 孩子 “ 哭笑不得 “ , 很尴尬 。
b. 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 , 撕得更凶了 。 水手们反而 “ 笑得更欢了 ” 。 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 很生气 , 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 想制服它 。 [ 根吊 猴子一逗一孩子孩子生气 ( 经过 ) ]
② 议一议 : 此刻 , 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 ?
( 我要是拿不回帽子 , 也太丢面子了 。 我一定要追上这只可恶的猴子 , 夺回帽子 , 绝不能轻易便宜了它 。 )
③ 朗读指导 : 读出猴子的调皮 , 读出水手们的快乐 , 读出孩子的生气 。
( 2 ) 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孩子为什么走上横木 。
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 , 正要伸手去夺帽子 , 猴子比他更灵巧 , 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
“ 你逃不了 ! ” 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 。 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 。 爬到了桅杆的顶端 ,它用后脚钩住绳子 , 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 , 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 , 扭着身子 ,龇牙咧嘴做着怪样 。 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 。 孩子气极了 , 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 , 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
① 读一读 , 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孩子为什么走上横木 。
( 猴子越来越放肆 , 竟然将孩子的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 , 孩子忍无可忍 , 气愤到了极点 , 于是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 ) ( 板书 孩子一追一猴子 )
② 区分 “ 气急了 ” 与 “ 气极了 ” , 感受孩子 “ 气极了 ” 的心情 , 体会孩子走上桅杆顶端的横
木的原因 。 ( “ 气急了 ” 指因生气而着急了 ; “ 气极了 ” 指气愤到了极点 。 )
③ 朗读指导 : 在朗读中表现出猴子的调皮 、 孩子的 “ 气极了 ” 。
3. 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
( 1 ) 快速浏览课文 , 找出描写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的语句 , 旁批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
( 2 ) 小组交流 , 小组长记录并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
( 3 ) 小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 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
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 。 孩子气极了 , 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 , 张开胳膊 , 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 这时候 , 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 孩子只要一失足 , 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 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 , 也难以回转身来 。 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 , 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① 从水手们的反应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 “ 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 “ 有个人
吓得大叫了一声 ” 。
② 从孩子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 “ 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 “ 孩子
听到叫声往下一望 , 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 。
③ 从孩子所处的位置能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 “ 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 ” “ 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 , 也难以回转身来 ” o ( 根吊横木遇险 )
( 4 ) 指导交流 : 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孩子处境的危险吗 ?
( 万分危急 、 命悬一线 、 千钧一发 、 危在旦夕 … … )
( 5 ) 朗读指导 : 读出孩子的气愤以及他处境的危险 , 读出水手们的紧张 。
( 6 ) 拓展交流 : 假如此时你就是甲板上的一名水手 , 你的心情会怎样 ? 你想救孩子吗 ? 你想用什么办法来救孩子 ? ( 学生各抒己见 。 )
教师小结 : 在甲板上铺上海绵垫或厚厚的被褥 ; 让水手们分成两排站着手拉手搭成一个桥在下面接着 ; 找直升机 ; 让水手爬上桅杆去救孩子 … … )
( 7 ) 小组交流 : 逐个分析以上办法 , 看哪个办法既能赢得时间 , 又能救下孩子 。
① 在甲板上铺上海绵垫或厚厚的被褥:孩子落下时不一定能落在预估的位置上 — — 不可行 。
② 让 水手们分成两排站着手拉手搭成一个桥在下面接着 : 位置预估不一定准确 , 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 即使位置预估准确 , 从那么高的地方掉下来 , 不一定能接住 — — 不可行 。
③ 找直升机 : 时间不允一不可行 。
④ 让水手爬上桅杆去救孩子 : 由于位置特殊 , 这种办法成功的希望太渺小 — — 不可行 。
……
4 . 就在我们积极寻求救孩子的办法时 , 船长从船舱里出来 , 手里拿着一支枪 。 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 ,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 , 他会怎么做 ?
正在这时候 , 船长从船舱里出来 , 手里拿着一支枪 。 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 , 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 , 就立刻瞄准儿子 , 喊道 : “ 向海里跳 ! 快 ! 不跳我就开枪了 ! ” 孩子心惊胆战 ,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 , 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 。 船长又喊 : “ 向海里跳 ! 不然我就开枪了 ! 一 !二 ! ” 刚喊出 “ 三 ! ” , 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 [ 根韦 船长 — — 逼 — — 孩子 孩子跳水( 结果 ) ]
( 1 ) 船长为什么要用枪瞄准孩子 , 命令他跳水 ?
( 2 ) 全班交流 , 教师小结 。
① 海面上风平浪静 , 孩子跳进海里不至于被大浪冲走 , 反倒相对安全一些 ;
② 因为水有浮力 , 往水里跳不会摔死
③ 船上有水性很好的水手 , 可以第一时间把孩子救起来 ;
④ 节约时间 。
( 3 ) 读一读 , 说说你感受到了船长的什么品质 。 ( 沉着冷静 、 机智果断 。 ) ( 板书 机智果断 )
( 4 ) 朗读指导 : 在朗读中表现出船长的沉着冷静 、 机智果断 ; 在朗读中表达出对船长的敬佩之情 。
5 . “ 四十秒钟一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 " 一句中的 “ 四十秒钟 “ 与 “ 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互相矛盾吗 ?
预设 : 不矛盾 。 四十秒钟在平时看来的确不算长 , 可是当孩子跳进海里后 , 他的生命随时都会有危险 , 每一秒钟对于大家来说都是煎熬 , 所以大家觉得四十秒钟太长了 。
6 . "等孩子一浮上来 , 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 , 把他救上了甲板 。 ” 此时此刻你最想对甲板上的谁说什么话 ? ( 学生自由发言 。)
四 、课文主旨
课文讲了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 : 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的帽子挂到了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上 , 孩子为了追回帽子 , 走上横木 , 在万分危急的时刻 , 船长急中生智 , 命令儿子跳水 , 使孩子转危为安 。 故事告诉我们 :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 我们要根据情况的变化果断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 ( 板书 转危为安 )
五 、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情节简单而巧妙 , 内涵丰富而又含蓄的小说 。 整个故事始终在事物的联系和变化中发生 、 发展 。 构思新奇 , 出人意料 , 高潮部分产生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 。 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赋予作品的恒久的生命力 , 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 本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 , 教师引导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 理清故事的情节 , 有条理地向他人讲述这个故事 。同时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确了船长的思维过程 。
不足之处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 抓住关键语句自主探究人物心理变化和思维变化的过程 。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回忆讲述故事和进行推测的方法 , 在把握故事前因后果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推测 。 在此过程中 , 引导学生学习船长沉着冷静 、 机智果断的优良品质
领取课文朗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