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下-1.古诗三首(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优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下-1.古诗三首(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优质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30 15:1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1.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
免费获取课文朗读资源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课前导入

字词学习

诗词浅析

诗词品读

诗词赏析

课堂拓展
课前导入
趣味引入
田野里,蝴蝶在翩翩起舞,蜻蜓在自由自在地飞行;果园里,有满树金黄的梅子,还有越长越大的杏子、苹果;田间地头,村庄的儿女在辛勤地劳作……对于这样的大自然场景,同学们是不是都很熟悉与喜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充满生机与情趣的乡村风景中去吧!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他的诗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主要作品:《石湖集》《石湖词》《吴郡志》等。
写作背景
《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宛如乡村生活的长幅画卷。本篇是其中 的一首。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致的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 忙的劳动生活。全诗语言通俗浅显,没有刻意追求的痕迹,文笔清新轻巧,流畅 自然,犹如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长卷,充溢着江南农村浓郁的乡土气息。
字词学习
易读错字




zhòu






yún

gòng
sāng
tóng
dāng
多音字

gōng (提供)
gòng (口供)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读一读:他提供(gōng)了虚假口供(gòng),等待他
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
.
理解词语
【耘田】
【绩麻】
【解】
【供】
【傍】
【阴】
把麻搓成线。
从事。
在田间除草。
理解,懂得。
树荫。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靠近。
学习生字

zhòu
结构:上下
组词:白昼 昼思夜想
造句:他接受任务后,昼思夜想,终于制定出了完成任务的最佳方案。
音序:Z
部首:一
书写指导: “尺”上框扁窄,捺在下横中间处起笔,撇和捺舒展。
“日”要扁,下横要长。
学习生字

yún
结构:左右
组词:耕耘 春耕夏耘
造句:只有辛勤丰厚耕耘的会得到丰厚的收获。
音序:Y
部首:耒
书写指导:三横紧凑靠上并稍向上提,下横和中竖要长。“云”稍扁宽,点要有力。
学习生字

sāng
结构:上下
组词:桑叶 沧海桑田
造句:与世间万物的沧海桑田相比,人的一生竟显得如此短暂和渺小。
音序:S
部首:又
书写指导:三个“又”要小、紧凑,捺都变为点。“木”要宽扁,一横平直、靠上。
诗词浅析
初读诗词
朗读课文。
如何朗读《四时田园杂兴》
朗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时,前两句可以语速稍快些,表现出乡村耕种劳作的繁忙景象;后两句可以语速稍缓,读“学种瓜”时语调微微上扬,表现出乡村孩子的天真。
初读诗词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唐代:范成大
诗词详解
《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 以及
的情景,赞颂了乡村劳动人民的 ,以及儿童的 。
乡村农民男耕女织
儿童学大人的样子劳动
勤劳
天真可爱
诗词品读
诗词回顾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指导朗读
诗词赏析
诗词详解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白天
在田间除草
把麻搓成线
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诗意:白天在田间除草,到了夜晚回来把麻搓成线,村里的男男女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农事繁忙,热爱劳动
诗词详解
村庄的男男女女都在劳动,真是一幅繁忙的乡村劳作图,还有谁也在劳作呢?齐读古诗后两句,一起来看看吧!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理解,懂得
树荫
诗意:儿童虽然不懂得从事耕织之事,却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桑树的树荫旁学着种瓜。
从事
靠近
儿童学种瓜的场景
儿童天真,体现喜爱
核心问题
如何理解题目“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 田园 杂兴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田家乡村
随兴而写的诗
解题:随兴而写的关于乡村四季的诗
xìng
延伸问题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前两句描写了什么场面?
前两句诗描写了农家夏日忙碌热烈的劳动场面,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
延伸问题
围绕“耘田”“绩麻”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
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插秧、收割、犁地、积肥……农村的劳动非常繁忙。
延伸问题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如何理解“学”种瓜中的“学”?
一个“学”字使儿童天真的形象跃然纸上,不仅表现出了农村儿童的天真
可爱,还表现出了他们受大人们的影响,从小就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延伸问题
概念:边读边想象画面是指我们可以在读熟的基础上,结合诗的意思,在我们头脑中展现一幅画面。通过感受画面,体会诗句中所体现出的乐趣,进而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运用:如在《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一诗中,“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我们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画面:小孩子还不懂耕地织布,你瞧他们,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在桑树旁看着大人的模样学起了种瓜。想象着这个 情景,我们就不难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了:赞美天真可爱、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
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诗词结构
昼耘田
夜绩麻
四时田
园杂兴
(其三十一)
儿童天真可爱
对劳动人民的敬重
对农村儿童的赞扬
大人农事繁忙
未解供耕织
傍阴学种瓜
诗词主旨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写了农村紧张的劳动场面和农村儿童学种瓜的天真情趣,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敬重和对天真纯朴、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美之情。
从这首古诗中我们可一窥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这充满童趣的乐事是多么令人向往啊!童年的岁月纯真难忘,愿我们也有着像诗中儿童一样无忧无虑的童年,也让我们学会珍惜,莫让时光虚度。
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大成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常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诗词详解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说明了杏子的果肉肥厚
这两句诗说明了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油菜花长得稀落
梅子和麦花的颜色
诗词详解
诗意: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诗词详解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只有
“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最后一句又以蜻蜓和蝴蝶的飞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这两句诗描写出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
蝴蝶的一种
思考:为什么“日长篱落无人过”?
因为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村中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诗词详解
诗意: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蝴蝶和蜻蜓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国学诵读
描写儿童的名人名言
1.智慧属于成人,单纯属于儿童。
——英国 蒲柏
2.儿童的天真和老人的理智是两个季节所结的果实。
——英国 布莱尔
3.儿童游戏中常寓有深刻的思想。
——德国 席勒
4. 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法国 卢梭
走进传统文化
农业谚语
1、旱田靠沟,水田靠埂。
2、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3、水土不出田,粮食吃不完。
4、风雨一阵,棉长一寸。
5、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6、黄梅天,雨水多。
7、城镇变绿海,除尘少公害。
8、四年椽,十年檩,十五当梁够标准。
9、地化通,赶快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