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下-6.景阳冈 第2课时【优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下-6.景阳冈 第2课时【优质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30 15:1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二课时
6. 景 阳 冈
免费获取课文朗读资源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03 课文拓展
02 课文赏析
01 课文品读
目 录
01
课文品读
课文回顾
作者通过武松打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怎样的英雄性格?
课文理解
酒家道:“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晚了出来伤人,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枉送了自家性命。不如就我此间歇了,等明日慢慢凑的三二十人,一齐好过冈子。”
店家的一番话详细地介绍了官府的榜文,告诉武松景阳冈上有老虎伤人,而且突出了老虎的凶猛,这为下文武松打虎做了铺垫。
为什么把店家劝告武松的话写得详细?
课文理解
武松听了,笑道:“我是清河县人氏,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见说有大虫!你休说这话来吓我!便有大虫,我也不怕。”酒家道:“我是好意救你。你不信时,进来看官司榜文。”武松道:“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我?”
武松出言豪壮,可以看出他勇敢无畏、豪放倔强的性格特点。两个“不怕”把武松浑身是胆的英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性格为下文勇猛打虎的行为做了铺垫。
武松的两个“不怕”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
“笑”表现了武松的不以为然和对店家的话表示怀疑。
课文理解
武松看了,笑道:“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里宿歇。我却怕甚么!”
“笑”说明武松看到树上的字,仍然不相信景阳冈上有虎,还认为是店家的诡计,真是固执己见。“我却怕甚么”表现了武松的无所畏惧,胆量过人。
如何理解武松的“笑”和“我却怕甚么”?
课文理解
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武松的心理描写非常贴切、真实。武松这时才相信冈上有虎,但是一点也不害怕。武松毕竟是英雄好汉,也出于自尊和面子,他不愿下冈。表现了武松的倔强、固执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对武松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他什么特点?
课文理解
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背在脊梁上,将梢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
一是怕店家耻笑自己,二是对自己战胜老虎有很大的信心,表现了武松的倔强固执和英勇无畏。
武松知道真的有虎,他为什么还执意上冈?
课文理解
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梢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
“踉踉跄跄”“奔过”生动传神地描写了武松醉酒之后的动作行为,为下文徒手打虎做了铺垫,更衬托出武松无所畏惧、勇猛机智的英雄气概。
课文理解
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梢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
“一阵狂风”说明老虎来势凶猛,让人不免紧张起来。
课文理解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扑”“跳”等动词表现了老虎的凶猛。
课文理解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按、扑、撺”等动词形象表现出老虎的凶猛厉害,顿时让武松醒酒。
课文理解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老虎进攻的方式有三招:“一扑”“一掀”“一剪”。这些动作生动地表现出老虎的凶猛残暴、让人生畏,这样更加衬托出武松打虎的无所畏惧、英勇机智。
老虎是怎样进攻武松的?为什么详细描写老虎的进攻方式呢?
课文理解
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般:这里是指种、样。武松“闪”“躲”,消耗了老虎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表现了武松的以退为进,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课文理解
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武松躲过老虎的三招后,转守为攻。“轮”“劈”等动词表现了武松急于求胜的心理。唯一的武器——梢棒折做两截,让武松处于危险的境地,故事发展到了高潮。
课文理解
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这段话生动地描写了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的场面,塑造出一个打虎英雄形象,让人看得惊心动魄。
课文理解
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那大虫气都没了。
老虎终于被武松打死了。这个细节描写突出武松的胆大心细,有勇有谋。
课文理解
武松再来青石坐了半歇,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 就石头边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表现了武松此时此刻的真实想法。武松已经筋疲力尽,再继续与别的老虎搏斗已是不可能的了。表现了武松思虑周全的一面。
02
课文赏析
核心问题
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喝酒——( )——( )——( )
上冈
打虎
下冈
《景阳冈》一课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
延伸问题
一个接一个的“闪”“躲”,并非表现武松的懦弱胆小。因为面对老虎的强悍攻击,武松唯一的对策就是沉着冷静地“闪” “躲” 。 “闪” “躲” 好像轻描淡写,实际上显示了作者捕捉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形象的独到之处。武松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遇老虎的袭击,“闪” “躲”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生动表现了武松的机警敏捷。
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是“闪”“躲”,这与武松英勇的性格特点是不是不符?
延伸问题
武松打虎是为民除害吗?为什么?
是。因为这只吊睛白额大虫一到天晚就出来伤人,已经伤了二三十条大汉性命。武松打死它,可以说是为民除掉了一害。
武松闪过猛虎的进攻后,由防御转为进攻。“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把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形象地凸显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概,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武松打虎场面中的动词运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课文结构



勇猛过人
英雄好汉
进店喝酒:“三碗不过冈”,连喝十八碗——豪爽固执
酒后上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勇敢倔强
勇猛打虎:赤手空拳打死虎——勇猛机敏
疲惫下冈:筋疲力尽挨下冈——思虑周全
课文主旨
课文叙述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不听店家的劝告,乘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勇猛机敏的英雄性格。不畏困难 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迎难而上,不愧为英雄好汉!我们也要学习武松这种敢于斗争、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拦路虎”不要退缩,要想办法战胜困难,做现实生活中的“打虎英雄”。
03
课文拓展
推荐阅读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鲁达为逃避官府追捕,出家当了和尚,取名鲁智深。
一天,鲁智深来到东京,见大街上热闹非常,便向人打听大相国寺在什么地方。街上的人告诉他前面过桥就是。他来到寺门前,只见钟楼林立,殿阁宏伟,门口正出来一僧人。僧人见他挎着戒刀,提着铁禅杖,背着大包裹,有些怕他,便上前问:“师兄从哪里来?”鲁智深先施个礼,僧人也回了礼。鲁智深说:“小僧从五台山来,我师父智真长老有书书信在这,让小僧投奔智清长老讨个差事做。”于是,僧人带他去见智清长老。智清长老看完信,先让弟子带鲁智深去僧堂休息。一个僧人说:
推荐阅读
“弟子一直在想,酸枣门外那片菜园,经常被一些人骚扰偷窃,那里虽然有个老和尚看守却管不了事。鲁智深年轻力壮,不如叫他去那里看管。”智清长老觉得有道理,于是派鲁智深去管理那片菜园子。第二天,鲁智深告别长老,背上包裹,挎了戒刀,提了禅杖,随同两个和尚来到酸枣门外的菜园。
菜园附近有二三十个赌博成性的无赖,经常到园里偷菜,并以此为生。这天他们又来偷菜,发现园门上挂一告示,上写:“大相国寺派僧人鲁智深前来主管菜园,从明日起,不许闲杂人等入园搅扰。”那几个无赖看了,便回去与同伙商量:“大相国寺派一个和尚叫什么鲁智深的,来管菜园,我们趁他刚来,找个机会闹他一场,好叫那家伙服了我们。”其中一个
推荐阅读
说:“我有个主意,等他来时把他引到粪池边,假装对他欢迎祝贺,借机把他推到粪池去,先给他点颜色看看。”
这帮无赖连声说好。鲁智深来到菜园房中,刚安顿好,园中种菜的人便来参拜,并把所有钥匙都交了出来。鲁智深走进菜园想巡视一下,那二三十个无赖拿着果盒、酒礼,嬉皮笑脸地走过来,说:“听说来了新住持,我们街坊邻居前来祝贺。”鲁智深不知是计,随他们走到粪池边来。无赖中有两个为首的,一个叫过街鼠张三,一个叫青草蛇李四,他们带着一群喽啰跪拜说:“俺特来为师父作贺!”鲁智深让他们进房坐,他们执意不肯,只等鲁智深上前来扶,他们好照计行事。鲁智深粗中有细,心里早就怀疑,
推荐阅读
心想:“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上前来,莫非想捉弄我?这倒是虎口拔牙!”鲁智深大步走上前去,那张三、李四便说:“参拜师父!”说着便向前去,一个来抢左脚,一个来抢右脚。鲁智深不等他俩沾身,早飞起右脚,腾地把李四踢下粪坑;张三正想跑,鲁智深又飞起左脚,将他也踢了下去。后边那二三十个无赖惊得目瞪口呆,正想逃,忽听鲁智深一声吼:“不许动,谁走我就让谁下去!”小喽啰们都不敢动弹了。这时,张三、李四从粪坑里探出头来,两人一身臭屎,头发上爬满蛆虫,哆嗦着向鲁智深求饶。鲁智深哈哈大笑,命令小喽啰们把他俩拉出来。
两个无赖洗干净后又换了衣服,在鲁智深面前长跪不起,要认
推荐阅读
鲁智深为师父。鲁智深说:“你们这二三十人算得了什么,就是千军万马,俺也敢杀进杀出。”这帮无赖连连称是,拜谢了鲁智深便回家去了。
第二天,这帮无赖买了十瓶酒来请鲁智深。喝得正高兴,忽听有乌鸦“哇哇”地叫,大家都齐声说:“老鸦叫,祸来到。”鲁智深说:“为什么要这么说?”一个种地僧人笑着说:“都是因为墙角边杨柳上新添一个老鸦窝,一群老鸦每天从早叫到晚。”大家都说:“搬个梯子把它拆了算了。”鲁智深跟大家到外面去看,果然杨柳树上有个老鸦窝。大家七嘴八舌正想办法如何上树拆窝。只见鲁智深走到树前,把外衣脱掉,右手向下,左手抱住上截,把腰一挺,那杨柳树便连根拔起。无赖们见了,一齐拜倒在地,
推荐阅读
惊叹不不已:“师父不是凡人,是真罗汉,如果没有千万斤的力气,怎能拔得起这杨柳?”
酒足饭饱后,大家要求鲁智深表演一下。鲁智深满口答应,取出他的铁禅杖——长五尺,重六十二斤。众人看了,大吃一惊,说:“两臂没有水牛的力气怎能使得动?”鲁智深把禅杖握在手中嗖嗖地舞动,毫不费劲,众人看了齐声喝彩。
思考:文中从哪些方面描写鲁智深?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
文中从语言、心理和动作方面描写鲁智深。表现了他疾恶如仇、有勇有谋、豁达豪爽的性格特点。
国学诵读
带“虎”字的词语
虎背熊腰 虎视眈眈 虎头蛇尾 卧虎藏龙 虎虎生威 狐假虎威
放虎归山 虎落平阳 如虎添翼 为虎作伥
出自《水浒传》的成语:
保国安民 以礼相待 逢凶化吉 大刀阔斧
扶危济困 有眼不识泰山
形容走路不稳的词语:
踉踉跄跄 跌跌撞撞 步履蹒跚 东倒西歪
国学诵读
出自《水浒传》的歇后语
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打抱不平
卢俊义上梁山——不请自来
张顺浪里斗李逵——以长攻短
同学们,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