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二课时
8. 红楼春趣
免费获取课文朗读资源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目录
课文品读
课文拓展
课文赏析
一
二
三
一
课文品读
课文回顾
文中的春趣表现在哪里?
课文理解
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
“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写出了风筝撞在竹子上发出的巨大响声。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写出了风筝触竹发出巨大声响,为下文丫鬟们出门观看做铺垫,引出下文放风筝的事。
课文理解
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
反问句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反问句表达了肯定的意思,且语气更为强烈,表现了人物直爽的性格特点。
课文理解
探春笑道:“紫鹃也太小器,你们一般有的,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
从探春、黛玉的话中,我们知道放风筝可以放晦气,捡拾掉落的风筝是忌讳。
课文理解
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来;也有美人儿的,也有沙雁儿的。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
动作描写写出了众人放风筝前的准备工作。
你从众人忙乱地准备放风筝的工具,体会到了什么?
小丫头们兴高采烈地准备着放风筝的工具。从中体会到她们听说要放风筝时的快乐心情。
课文理解
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回说:“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
“心中欢喜”写出宝玉因风筝做得精致而高兴
从宝玉的言行上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可以看出宝玉是一个性格随和,待人宽厚,易与相处的人。
课文理解
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从这里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通过对宝玉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突出了宝玉天真、顽皮、率直的性格特点。
课文理解
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再取一个来放罢。”
这句话说明黛玉是个放风筝的高手,知道问题出在顶线不好。
课文理解
一时风紧,众丫鬟都用绢子垫着手放。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
从黛玉的一系列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手帕垫着手”是怕线割伤了手。“风力紧了”之时放风筝是最困难的,这时黛玉“将籰子一松”,动作娴熟,说明黛玉是一个放风筝的高手,与上文“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相呼应。
课文理解
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
众人的话交代了放风筝的目的——把病根儿带走,与上文“忌讳”“放晦气”相呼应。
课文理解
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飘飘飖飖”写出了风筝在天空随风风飘荡的样子;“一时”“一展眼”“一会儿”突出了风筝随风而去后,在天空飞行的速度很快。风筝被铰断了线,随风而去,越飞越高。开始,他们看到的风筝只有鸡蛋大小;后来,风筝迅速飞去,人们只能看到一点黑星儿;最后,风筝在天空中消失。这个句子写出了风筝在天空中迅速飞去直到消失的过程,作者抓住了风筝的姿态和形状,写得十分生动具体,表达了贾宝玉等放风筝时异常欢快的心情。
课文理解
众人仰面说道:“有趣,有趣!”
与题目《红楼春趣》呼应,点明主题。
二
课文赏析
核心问题
文中的春趣表现在哪里?
(1)黛玉提议放风筝,小丫头们急忙七手八脚地去拿风筝,准备放风筝的工具。
(2)众人都拿自己的风筝来放,独有宝玉的风筝飞到房子那么高便落下来了,急得他头上出汗,众人都笑他。
(3)风劲过来时,黛玉接过风筝来放,感受放风筝的乐趣,却不舍得放走风筝。众人说放风筝也是放晦气。于是绞断风筝线,也放走了晦气。
延伸问题
放晦气
放风筝的寓意是什么?
宝玉、黛玉、宝钗、宝琴、探春、紫鹃。
放风筝的人有哪些?
课文结构
红
楼
春
趣
放飞风筝
放风筝
大家铰断风筝线,看风筝飘走
准备放风筝的工具
取风筝
放风筝
放风筝的原因
丫鬟发现竹梢上的风筝
黛玉提议放风筝
自由快乐
热爱生活
课文主旨
本文记叙了宝玉和黛玉及众姐妹、丫头们在大观园放风筝的经过,突出了他们放风筝时的自由快乐,表现了大家自由、美好生活的热爱。
热爱生活 曹雪芹的如椽之笔,不仅再现了古代的风筝文化,而且把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活地刻画了出来,展现了一幅春趣图景。在万物复苏的时节,让我们也走出家门,放风筝、踏青,感受生活的美好吧!
三
课文拓展
推荐阅读
满天的风筝
我在草地上坐着。我的头上,是傍晚六时的天空。天空中,这里也是风筝,那里也是风筝。
我从没见过这样多的风筝,在这样的一个天空中飘荡着。
儿时,如同隔世般遥远的儿时,我自己也放过风筝的。多半是跟二哥一起放。更多的时候,我手里只紧抓住那捆缠在香烟罐上的丝线。我眯着双眼,仰面凝视天空中自己所放的那一个风筝。当然,也东看看西看看别人的风筝,如果天空中还有别人的风筝的话。记忆中,天空中是一定有别人的风筝的;因为放风筝,似乎也有固定的季
推荐阅读
节。季节一到,任何一家的孩子,都会纷纷放起风筝来。至于放的地点,或者是广场上,或者是马路上,或者是屋顶上。广场不是到处都有的,从我家到广场去,相隔一小段路程,我们有时也懒得去。马路上可以放风筝,确是一点也不假。那时的马路和今天的马路比起来,可差得远了。那时的马路,任何时候都是只有几辆车,至于横街,车子的数目更少得可怜;所以孩子们在设法叫风筝起飞时,可以手里拉着一根线,在大街上跑;而且频频回顾,看看背后的风筝,是不是已经顺风飞起了。但是我和二哥都不敢在马路上放风筝,这倒不是因为我们兄弟两个人缺少冒险精神,而是因为怕父亲知道了会骂会
推荐阅读
打。父亲管我们,管得很严。但我们也有很理想的放风筝的地方,那就是我们家的屋顶上。我们家的三楼,开了一个小小的天窗,只要用一根木棒向上一撑,把天窗打开,我们立刻就可以爬到屋顶上去。屋顶上,有一个狭长的小阳台,我们就在阳台上放风筝。屋顶上的风很大,风筝拿在手里,只要抖几抖,就会摇头摆脑地飞起来了。这时候,二哥就喊:“放线!放线!快!……”于是我就马上用右手,把缠在香烟罐上的线拉出来。但是风大的时候,笨手笨脚,还是来不及拉出线来,二哥不耐烦了,会从我手里把香烟罐抢了过去,一手紧抓罐的一端,让另一端对着风筝飞升的方向,于是一刹那间,罐上的线,
推荐阅读
便咿咿呀呀一圈又一圈地飞了出去。定睛看时,风筝已经飞到离我们很多丈远的高空中,而罐上的线,忽然都不见了。我还记得,我们当时放的风筝,都是二哥自己糊的。二哥不会念书,但是有糊风筝的手艺。他糊的都是蝴蝶风筝,比一般的风筝都要大很多,而且涂上花花绿绿的颜色。当这样一个美丽特殊的风筝升到天空中时,二哥有一份满足,也有一份骄傲。
思考:选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国学诵读
含有“手”“脚”的词语:
七手八脚 慌手慌脚
蹑手蹑脚 碍手碍脚
毛手毛脚 笨手笨脚
描写速度快的词语:
一时 一眨眼 一会儿
一刹那 一瞬间 转眼间
走进传统文化
红楼梦中有诸多谐音暗示,名字非常有讲究有作者的用意,请举出一些例子
大荒山无稽崖:暗示荒唐无稽
青埂峰:暗指情根
十里街:暗指势利
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即是“渺渺茫茫”
贾雨村:假的,下雨天的乡村之言
甄士隐:将真事隐去了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暗指“原应叹息”。四个人的结局都不好
同学们,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