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下-16.表里的生物【优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下-16.表里的生物【优质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30 15:4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提示:本篇课文配套朗读资源请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免费获取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16.《表里的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8个生字,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自主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体会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值得回忆。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就要渴求知识,养成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每个人都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在这个多彩的童年里,一定会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回忆的,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童年趣事的课文——《表里的生物》。板书:表里的生物。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生字,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2、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3、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爸爸。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
  (二)深入学习课文,在感悟刻画人物方法的同时,体会人物的个性。
  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语言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个环节就是解决了课后习题第二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学生独自画句子、思考、朗读。
  3、指名朗读,要把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听后进行点评。出示。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
  ……
  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
  (强烈的好奇感,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
  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在他的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
  趣。)
  4、同学们在一边朗读一边点评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情感,逐渐读得到位。
  5、指名分角色朗读。
  6、从刚才的朗读中,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我”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这个问题也是课后习题。
  三、练习
  1、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讲一讲自己童年中的美好经历。
  2、结合课文理解文中分号的使用方法以及分号的作用。
  四、课后小结
  《表里的生物》是上个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作家冯至写的一篇散文。还有哪些描写让你很欣赏?找到之后好好读一读。
领取课文朗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