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下-10.古诗三首 马诗【优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下-10.古诗三首 马诗【优质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30 16:0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10.古诗三首
——马诗
免费获取课文朗读资源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目录




课前导入
字词积累
诗词浅析
诗词赏析

课堂拓展

课前导入
趣味引入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的心情。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吧!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 王维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鬼”之称。
主要作品:《李凭箜篌引》《梦天》《雁门太守行》等。
助读资料
托物言志是指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借助所描写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坚定信念,表现自己的某种精神品质。托物言志的“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这样才能寄意于物 ,达到突出主旨的目的。

字词积累
学习生字
结构:左右
组词:脉络 笼络
造句:他的论辩,有条有理,脉络分明。
音序:L 部首:纟

luò
词语理解
燕山:
钩:
何当:
金络脑:
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
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时将要。
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诗词浅析
初读诗词
自读诗句,体会诗句间的节奏和停顿。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初读感知
读完古诗填一填。
《马诗》这首诗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诗人
,通过写马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
的远大志向和强烈渴望,同时也表达了
自己 的感慨与愤懑。
以马自喻
建功立业
怀才不遇

诗词赏析
诗词详解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译文: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诗词详解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把大漠里的沙子比作雪,不仅从视觉上写出了沙的颜色,而且从触觉上写出了战场寒冷的感觉。
“月似钩”,把弯弯的月亮比作钩,让人联想到战场上的武器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诗词详解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沙如雪
月似钩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边塞战场的景色。用雪比喻沙,以钩比喻月,显示了战场的清冷悲凉,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征战沙场报效祖国的愿望。
比喻
对偶
诗词详解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何时将要给马套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飞快地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诗词详解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承上启下,希望能为国家做贡献。
明写骏马在沙漠中奔跑,实写何时自己能被重用,报效国家。
承上启下
诗词详解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两句借马抒情,边塞是骏马驰骋的广阔天地,但骏马能否有机会一展雄姿,就要看是否有人赏识。表现了诗人渴望被人赏识、重用,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金络脑
踏清秋
核心问题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突出边疆战场的辽阔,马有驰骋之地,暗指英雄有用武之地,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这幅战场景色,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延伸问题
这首诗是怎样托物言志的?
《马诗》借马渴望套上金络脑,驰骋千里,抒发了作者渴望得到重用,以便施展抱负,报效国家的志向。
诗词结构
马诗
咏马述志
描绘景色
大漠沙如雪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燕山月似钩
快走踏清秋
何当金络脑
驰骋疆场,建功立业
边境战场,清冷悲凉
诗词主旨
《马诗》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骏马任意驰骋的画面,诗人希望骏马能在广阔的天地里驰骋,借以抒发自己渴望被重用、建功立业的心情。

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
黄显声虎入笼中威不倒
1931年9月18日夜里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突然向沈阳北大营发动进攻。此时,一位将军拍案而起,率部投入对日军的抵抗。可是18年后,这位没有死在日军炮火下的将军,却在重庆歌乐山下倒在国民党特务的罪恶枪声中。这位将军就是黄显声。“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将军被无理扣押,黄显声对蒋介
国学诵读
有关渴望建功立业的诗词句: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同学们,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