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下-3.古诗三首 寒食 【优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下-3.古诗三首 寒食 【优质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30 16:0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3. 古 诗 三 首
——寒食
免费获取课文朗读资源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课前导入
字词学习
诗词浅析
诗词赏析
课前导入
趣味引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其中古诗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朗朗上口,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古诗三首——寒食。
作者介绍
韩翃(719-788)字君平,唐代诗人。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主要作品:《寒食》《河上寄故人》《寄柳氏》《同题仙游观》《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等。
助读资料
寒食节起源
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dàn)君(割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吃)”。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烧死了。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字词学习
“矢”下横要长,中撇上不出头

结构:左右
组词:王侯 诸侯
音序:H 部首:亻
hóu
造句: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天下四分五裂。
学习生字
多音字

chuán
zhuàn
(传奇)(传递)(名不虚传)
(传记)(小传)(外传)
读chuán的时候,是“递,转授”的意思。如:言传身教。
读zhuàn的时候,是“记载。特指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的意思,如:自传。
《周恩来传》是记录周总理一生的传奇故事的传记。
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指春天的京城。
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理解词语
春城:
御柳:
汉宫:
传蜡烛:
五侯:
诗词浅析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初读诗词
《寒食》诗人描绘了春天京都长安城 的景象,充分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 和对权贵们的 。
寒食节
不满
讽刺
初读感知
诗词赏析
诗词详解
学法导读
初读课文,结合注释和插图了解诗歌大意。再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品味古诗表达的情感。读《寒食》时,抓住“传”和“散”在脑海中勾勒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领会诗歌主题,体会暗含的讽喻之情最后,背诵这首诗歌。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诗词详解
点明暮春季节
皇城里的柳树
诗意:
春天的京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
这两句诗写春天京都长安城的寒食节景色。暮色临近,京城处处花絮纷飞。寒食节里,东风吹过,皇城里的柳树随风飘拂。
诗词详解
“飞”字动态感极强,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飞花”明写柳絮和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
从“飞”字你能想到什么?
诗词详解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皇帝赐予的荣耀
本来寒食节禁火,可是权贵豪门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这是诗人对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诗意: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新火,袅袅轻烟散入权贵豪门的家里。
核心问题
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景:花飞 柳斜
情:传蜡烛 散入五侯家
寒食
对现实的不满
对权贵的讽刺
诗词结构
诗词主旨
《寒食》这首诗表面上描写的是寒食节长安城内的景象,实际上借古讽今,暗含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讽刺之情。
同学们,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