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30 16:3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在这段时间内( )
A.质点的位移最大 B.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
C.的平均的速度最小 D.三质点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
2.小球 A 从离地面 10 m 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 B 从 A 下方的地面上以 10 m/s 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两 球同时开始运动,在空中相遇,取 g=10 m/s2( )
A.两球在离地面 7.5 m 高处相遇
B.两球相遇时速度相同
C.两球在空中相遇两次
D.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3.将一个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过时间t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平均速度分别为  
A.路程为2h、位移为0、平均速度为
B.路程为2h、位移为0、平均速度为0
C.路程为2h,位移为2h,平均速度为
D.路程为2h,位移为h,平均速度为
4.驾校正在进行学员驾驶测试,某教练车沿直线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关于教练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前的位移为 B.在前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第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D.第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5.一个小石块从空中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点和点.已知它经过点时的速度为,经过点时的速度为.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则段与段位移之比为( )
A. B. C. D.
6.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跑步比赛中,时两机器人位于同一起跑线上,机器人甲、乙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乙起跑时,机器人甲正好跑了
B.机器人乙从起跑开始,经后刚好追上机器人甲
C.机器人甲、乙相遇之前的最大距离为
D.机器人乙超过机器人甲后,甲、乙可能再次相遇
7.某物体运动的v 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往复运动 B.折线运动 C.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 D.不能确定
8.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遇紧急事故刹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自刹车开始6 s内汽车的位移为(  )
A.40m B.60m C.80m D.120m
9.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乙在甲的前方4m处,甲、乙同时朝相反的方向运动,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2s内两汽车逐渐靠近
B.在0—2s内两汽车先逐渐靠近后逐渐远离
C.在2—3s内两汽车逐渐靠近
D.在4s时两汽车相遇
10.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的物体,从抛出至回到出发点的时间为t.现在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块挡板,物体撞击挡板后以原速率弹回(撞击所需时间不计,g=10m/s2),则此时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到出发点)约为
A.0.5t B.0.4t C.0.3t D.0.2t
11.火车以速率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在前方同一轨道上距车为s处有另一辆火车,它正沿相同的方向以较小的速率做匀速运动,于是司机立即使车做匀减速运动,该加速度大小为a,则要使两车不相撞,加速度a应满足的关系为(  )
A. B. C. D.
12.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 s末,甲、乙两车相遇
B.甲车在0~4s内的位移小于乙车在4~8s内的位移
C.4 s末,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
D.在0~8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13.图中的两条图线分别是甲、乙两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两球在t=2 s时速度相同
B.两球在t=2 s时相距最近
C.两球在t=8 s时相遇
D.在2 s~8 s内,两球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14.某同学将一网球竖直向上抛出,1.6s后落回抛出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网球被抛出后的第一个0.4s与第三个0.4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
A.3:1 B.2:1 C.1:1 D.1:2
15.一辆高铁出站一段时间后,在长度为L的某平直区间提速过程中其速度平方与位移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列车通过该区间所用时间为
A. B.
C. D.
二、多选题
16.从塔顶自由下落一石块,它在着地前的最后1秒内的位移是25m(g取10m/s2),则( )
A.石块落地时的速度是30m/s B.石块落地时的速度是35m/s
C.石块下落所用的时间是3s D.石块下落所用的时间是7s
17.中俄“西部联合—2021”演习于8月9日上午在宁夏青铜峡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正式启动。在演习中,一架“歼—20”隐形战机由近乎悬停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则(  )
A.“歼—20”隐形战机一直沿正方向运动
B.“歼—20”隐形战机在某个位置附近来回运动
C.在时间段内,“歼—20”隐形战机在时刻的速度最大
D.在时间段内,“歼—20”隐形战机在时刻的速度最大
18.某军事试验场正在平地上试射地对空导弹,若某次竖直向上发射导弹时发生故障,造成导弹的v-t图象如右图所示,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1 s内导弹匀速上升
B.1 s~2 s内导弹静止不动
C.3 s末导弹上升到最高点
D.5 s末导弹恰好回到出发点
19.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或者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猜想其是匀加速运动,并通过实验得到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的结果
B.速度、加速度的定义,体现了物理学中用物理量之比定义新的物理量的一种方法
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理想模型法”
D.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20.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若从t=0时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x与速度的平方v2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在t=0的速度为10m/s D.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三、实验题
21.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用光电数字计时器测量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时的加速度,实验主要操作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
②测量小车释放处挡光片到光电门的距离x;
③由静止释放小车,记录光电数字计时器显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t;
④改变x,测出不同x所对应的挡光时间t。
(1)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a=________。(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2)根据实验测得的多组x、t数据,可绘制图像来得到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如果图像的纵坐标为x,横坐标为,实验中得到图像的斜率为k,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用d、k表示)。
22.如图所示,是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1、2、3、4是按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选定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由图中数据可判断小车做_________运动,打计数点2时,小车运动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m/s。
23.小明同学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1)释放小车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指出该装置或操作中的错误______;
A.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了
B.小车质量没有远大于钩码质量
C.小车离打点计时器过远
D.没有补偿小车的阻力
(2)如图乙为改正装置后打下的一条纸带的中间部分,A,B,C,D为其中连续打出的四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由于操作不慎,C点模糊了,小明仍用此纸带来研究。从图上可以读得A点在刻度尺上位置的读数为______cm,在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24.一质点在x轴上并只朝着x轴的正方向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1)质点在前10s内的位移、路程各为多大?
(2)质点在8s末和16s末的瞬时速度各为多大?
25.如图为“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顺利降落时的场景若返回舱距地面1.2m时,速度已减至9m/s,这时返回舱的发动机开始向下喷气,舱体再次减速,设最后减速过程中返回舱做匀减速运动,且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恰好为0。求:
(1)最后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2)最后减速阶段所用的时间。(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6.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前方出现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4m/s2,求:
(1)汽车刹车后10s内滑行的距离;
(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滑行32m所经历的时间;
(3)在汽车停止前3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
参考答案:
1.B 2.D 3.B 4.C 5.B 6.B 7.C 8.A 9.A 10.C 11.D 12.B 13.C 14.A 15.D 16.AC 17.AC 18.CD 19.BD 20.BC
21.
22. 匀减速 0.78
23. AC 2.95 1.40
24.(1) 6m 6m (2) 0 2m/s
25.(1)33.75m/s2;(2)0.27s
26.(1)50m;(2)2s;(3)1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