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下-9.木兰诗 第1课时【优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下-9.木兰诗 第1课时【优质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30 16:3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一课时
木兰诗
百善孝为先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品德
免费获取课文朗读资源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目录
课 前 导 入
字词学习
课文浅析
课前导入
PART 01
趣味引入
美国迪斯尼公司曾投巨资将中国的花木兰搬上了卡通银幕,轰动了世界,让全世界人民知道了这个英勇而美丽的奇女子。花木兰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可她到底凭借什么魅力,打动了不同种族人民的心,以至于风靡世界呢?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在花木兰故事的最早来源《木兰诗》中寻找答案吧。
作者简介
五六世纪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景。
助读资料
乐府诗
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有训练乐工,制定乐谱,采集歌词等。魏晋南北朝时将乐府收集编录的诗称为“乐府诗”,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
助读资料
《木兰诗》及木兰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它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木兰,中国古代女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她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其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
字词学习
PART 02
易读错字
唧唧 机杼 可 汗 鸣溅溅 燕山 胡骑 朔气 策勋 鸣啾啾

zhù
kè hán
jiān
yān

jiū
shuò
xūn
理解词语
(一)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帖:同“贴”,贴上)
理解词语
(二)古今异义:
1.军书十二卷 古义: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今义:数词,十二。
2.从此替爷征 古义:父亲;今义:爷爷。
3.出郭相扶将 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4.双兔傍地走 古义: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5.赏赐百千强 古义:有余;今义:力量大。
理解词语
(三)成语积累
1.磨刀霍霍:本形容磨刀声响亮。后常用来形容准备动手杀人或发动战争。 
例句:该国当局已经磨刀霍霍,很多居民担心他们可能采取报复行动。
2.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例句:这一切似乎相当合理,又饱含希望,然而,今年的变化却更加扑朔迷离。
辨析词语
(一)一词多义
1.帖:昨夜见军帖(文告) 对镜帖花黄(同“贴”,贴上)
2.市:愿为市鞍马(买) 东市买骏马(集市)
3.愿:愿为市鞍马(愿意) 愿驰千里足(希望)
辨析词语
(二)词类活用
1.策勋十二转 (名词用作动词,记录)
2.愿为市鞍马 (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课文浅析
PART 03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③)
第二部分( ④)
写木兰决定替父从军,并做好准备,踏上征途。
概括写木兰多年艰苦的征战生活。
第三部分( ⑤、⑥)
叙述木兰还朝辞官,回乡与亲人团聚。
第四部分( ⑦)
以妙趣横生的比喻,对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谨慎、机敏做了讴歌和赞美。
初读感知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一句话简单概括)
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荣归故里的故事。
同学们,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