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下-9.木兰诗 第2课时【优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下-9.木兰诗 第2课时【优质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30 16:3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二课时
木兰诗
百善孝为先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品德
免费获取课文朗读资源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目录
课文品读
课文赏析
课文拓展
课文品读
PART 01
课文回顾
事迹本诗记叙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是怎样的?
形象读完诗后,你认为木兰是 一个怎样的人?
品质作者用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优秀品质?
情节本首叙述诗的情节安排,有详有略。请找出相关内容,思考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关键词:
忠孝两全
课文理解
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注释:
唧唧:叹息声。 复:又。 当:对着。 户:门。 闻:听。
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杼,织布的梭(suō)子。 唯:只。
译文:
叹息声响了又响,木兰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见这个女子的叹息声。
课文理解
原文: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注释:
何所思:想什么。
可汗: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点兵:征兵。
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下文的“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课文理解
译文:
问木兰在想什么,在思念什么。木兰没有想什么,木兰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夜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卷卷上面有父亲的名字。
课文理解
原文: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注释:
市:买。
译文:
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去出征。
课文理解
原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注释:
旦:早晨。 胡骑: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
啾啾:马叫的声音。
课文理解
译文:
木兰跑遍东西南北的集市去购买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早晨辞别父母离开家,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哗啦啦的流水声。早晨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叫声。
课文理解
原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注释:
戎机:战事。 朔:北方。
金柝: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铁衣: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
课文理解
译文: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多年后重返故乡。
课文理解
原文: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注释:
策勋:记功。 转: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 强:有余。
不用:不愿做。 尚书郎:尚书省的官。 愿:希望。
课文理解
译文: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木兰被)记最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 不愿意做官;希望驰骋千里马,返回故乡。
课文理解
原文: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注释:
郭:外城。 扶将:扶持。 霍霍:磨刀的声音。 著:穿。
课文理解
译文: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梳妆打扮了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木兰回到家里)打开东阁楼的门,坐一坐西阁楼的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美丽衣裳。
课文理解
原文: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注释:
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帖花黄:帖,同“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火伴:同伍的士兵。
课文理解
译文:
对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像云那样的鬓发,贴上花黄。出门去见同伍的士兵,同伍的士兵都很吃惊:同行这么多年,竟不知道木兰是姑娘。
课文理解
原文: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注释:
扑朔:动弹。 迷离:眯着眼。 傍:靠近、临近。
走:跑。 安:怎么。
译文: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雄兔的脚喜欢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课文赏析
PART 02
核心问题
1.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
【答案】故事以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特写镜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出下文的问答。
2.“东市买……北市买长鞭。”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四句运用了排比、互文的修辞手法,将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等的情景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不但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时的紧张急切、井然有序,也渲染出战事的紧急。
核心问题
3.分析“旦辞爷娘去……”“旦辞黄河去……”这两句话的表达效果。
【答案】这两组句子表现出木兰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急,心情的迫切,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氛围。以“不闻”开头的两个句子,间隔反复,紧相呼应,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不闻”和“但闻”形成对比,将征程之紧和思乡之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核心问题
4.写木兰思乡,对其英雄形象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答案】没有影响。因为从军之急和思乡之深,看似矛盾,实际上这样的描述使得木兰的形象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且更能表现木兰舍家卫国的高尚品格。
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两句自然环境描写,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生活,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
核心问题
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这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概括了战争的频繁持久、战斗的激烈残酷。
7.“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侧面描写作用分析法。侧面描写。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从侧面写出了木兰英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核心问题
8.“爷娘闻女来……向猪羊”这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几句诗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父母姐弟各自符合年龄、身份特征的举止,长幼有序地描写了家人迎接木兰的情景。一家人忙忙碌碌,洋溢着一片喜庆气氛。
9.木兰归家,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一连串的动词表现了木兰回家后舒畅的心情,同时写出了她柔情的一面,对女儿妆的喜爱,对美的追求。
核心问题
10.结尾用四句诗,有什么作用?
【答案】用比喻做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雄雌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地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延伸问题
1.说说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木兰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其深明大义的英雄气概。从军多年,她机智谨慎,勇敢刚毅。她虽战功卓著,却不贪图富贵,甘愿过安定平凡的生活。综上所述,她是一个具有非凡智慧和胆略而又勤劳善良、纯朴孝顺的女子。
延伸问题
2.这首诗详写什么?略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处理?
【答案】这首诗详写木兰的从军缘由、行前准备、 征途思亲、凯旋辞官、家人团聚,略写战场生活、百战情况。之所以这样处理材料,原因在于这首诗不是重在表现木兰怎样作战,而是重在表现木兰的深明大义、代父从军、性格纯真、品质高贵。
课文结构
木兰诗
勤劳孝顺
爱国勇敢
纯朴机智
无心织布,木兰叹息
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奔赴前线,多年征战
还朝辞官,家人团聚
吟唱比喻,赞美木兰
课文主旨
本诗通过记述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和荣归故里的故事,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家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纯朴的优秀品质。
课文拓展
PART 03
推荐阅读
《木兰诗》改写为记叙文
古道上空传来阵阵战马的嘶鸣。我挥舞着马鞭,奔跑在这崎岖的古道上。回家的感觉,就是爽!路旁的树绿多了,花也开了,处处洋溢着春的生机。
马儿,快些,在快些,快点回到我的家乡。
突然,一个熟悉的村庄出现了,哎,那不是我的阿爷阿娘吗?我从马背上一跃而下,扑进母亲的怀抱里。呼唤着:“娘,木兰回来了,您的木兰回来了!”母亲伸出颤抖的手抚摸着我的面颊,片言未吐,却已泣不成声。阿爷也不禁老泪纵横。 我搂着双亲,激动万分。爷娘的额上多了许
推荐阅读
多皱纹,阿娘的腰也弯了,阿爷拄着个拐棍,我知道那是多年担心挂念我的缘故。岁月不饶人哪,一晃十多年了。
还是那个村庄,还是座房子,只是人已经变了许多。
小小村庄到处彩灯高悬,爆竹声声。姐姐妆扮一新地迎出来,她望着我,又惊又喜。 “姐姐!”“小妹!”似乎生疏了,但终于又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姐,怎么不见小弟?”“他呀,在忙着呢!”姐姐神秘地指指后院。只听到了霍霍的磨刀声,来到后院。阔别10余载,往日的小淘气已长成一个英俊强壮的大小伙子。他正在杀猪宰羊:“报告将军,一切
推荐阅读
准备就绪!”望着小弟,我笑开了花。
堂屋不时传来大伙开怀畅饮的笑谈声。我来到了少女时代的闺房。屋里的摆设一切如往昔,角落里那台织布机仿佛在述说以往的故事。我赶紧脱下战袍,换上了美丽的红装,细心地梳妆打扮起来,十多年了,还没穿过我的女装呢……  
梳理完毕,轻移莲步,来到堂屋。一刹那,大伙儿都惊呆了。一位旧时的伙伴惊喜地对木兰的父亲说:“老爹,没想到您还有一位如此俊俏的闺女!”阿爷爽朗地笑了,对众人道:“你们好好看看,她就是木
推荐阅读
兰呀!”“什么?”大伙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与他们同甘共苦十余年的木兰竟是一个妙龄女郎!我拿起宝剑,自如地舞起来。他们才认出我,哈哈!
国学诵读
《陌上桑》
《洛神赋》
走进传统文化
谁说女子不如男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男子打仗到边关
白天去种地
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你要不相信哪
咱们的鞋和袜
这千针万线都是她们连哪
有许多女英雄
为国杀敌
这女子们
谁说女子享清闲
女子纺织在家园
夜晚来纺棉
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
请往这身上看
还有衣和衫
也把功劳建
是代代出英贤
哪一点儿不如儿男
同学们,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