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期末复习巩固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期末复习巩固练习(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31 06:3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期末复习巩固练习
选择题
1.小明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他的视网膜前。那么 ( )
A.他可能患上近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 B. 他可能患上近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
C. 他可能患上远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 D. 他可能患上远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
2.关于放大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大镜的镜片就是一个凸透镜 B. 放大镜所成的像都可以用光屏承接
C. 用放大镜可以得到物体正立的虚像 D. 用放大镜可以得到物体倒立的实像
3.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40cm处时,在另一侧距离凸透镜40cm处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30cm处时,得到的像与照相机成像的性质相同
B.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10cm处时,在另一侧会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10cm处时,在同一侧会得到正立、放大的实像
D.距离透镜40cm处发出的两条光线(如图),经过透镜后能汇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5.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
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
6.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移动光屏距透镜20 cm时,在光屏上正好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则 ( )
A.蜡烛距透镜的距离大于20 cm
B.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0 cm
C.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D.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8.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接收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
B.蜡烛在距透镜二倍焦距以内
C.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
D.蜡烛靠近透镜,光屏应远离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9.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如图为来自远方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该配戴的眼镜是图中的(  )
A. B. C. D.
10.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10厘米 B.20厘米 C.30厘米 D.40厘米
11.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  )
A.红外照相机 B.可见光照相机
C.紫外光成像仪 D.超声波成像仪
12. 一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实像,如果这时用纸将透镜遮住一半,则(  )
A.屏上不能成像
B.屏上成像是原来的一半
C.要移动光屏,才能成清晰的像
D.屏上仍成原来的像,但比原来的暗
二、填空题
13.图所示,F、F'到凸透镜的距离均等于焦距,P、P'到凸透镜的距离均为2倍焦距。那么,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应是倒立、_______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移到P与F之间,调整光屏后,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将会_______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部件,可以成不同的像,凸透镜用在照相机中可成   (选填“实”或“虚”)像,应在投影仪中可成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而直接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则成放大的、   (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现在很多家庭都装有防盗门,防盗门上有个“猫眼”有人敲门时在里面的人能通过猫眼看见外面的人,而且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但是外面的人通过猫眼却看不见里面的人,你认为“猫眼”是由   和   组成的.
三、画图题
16.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所示的入射光线,画出它们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17.请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经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再画出折射光线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
18.如图,将光路补充完整。
四、实验探究题
19.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近些,在墙上能看到什么?下面是小红同学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利用光具座、蜡烛、凸透镜( f=10cm )、光屏等器材进行的探究实验。
(1)当烛焰在图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请你描述所观察到的像的性质 (要求:说出看到像的正倒、大小、虚实);
(2)在进行上述实验时,光屏上已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小红不小心用手指的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则光屏上会出 ;(选填“指尖的像”、“指尖的影子”或“完整烛焰的像”)
(3)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发现: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远,所成的像越接近焦点。据此,请你设计一个在阴天估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器材:凸透镜、刻度尺、发光的白炽灯泡、白纸等)。
20.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图4
(1)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_上。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了一段距离,在没有移动器材的情况下,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探究,记录并绘制了像距v与物距u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4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
(3)用不透明的硬铁板挡住烛焰的上半部分,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__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烛焰像。
(4)如图乙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对调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依据对调后的成像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
(5)当蜡烛位于45 cm刻度线处时,为观察到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应该______。(填字母)
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
B.取走光屏,从右侧透过凸透镜向左观察
C.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
D.取走光屏,从凸透镜左侧直接观察
(6)如图5是将凸透镜紧贴“A”字型光源,然后逐渐远离它,透过透镜所能看到的4个像,则在远离的过程中看到4个像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图5
(7)若将小明所戴的眼镜放在图乙中凸透镜左侧,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得模糊,往左适当调节光屏的位置,像又会变清晰,则所用的眼镜为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由此可知,小明不戴眼镜时,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若此时移开眼镜,为了使像再次清晰,可将蜡烛向__________移动或换一个焦距更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凸透镜。
答案
1-12.BBBDC DCDDD AB
13.缩小 变大
14.实;放大;正立
15.一个凸透镜;一个凹透镜
16.17.略 18.略
19.(1)倒立、缩小的实像
(2)完整烛焰的像
(3)将白炽灯泡固定使其处于发光状态,在离灯泡较远的地方放置凸透镜,在另一侧来回调整白纸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在白纸上成一个清晰的灯泡的像;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即为此凸透镜的焦距。
20..(1)主光轴 蜡烛燃烧变短 (2)10 (3)不完整
(4)缩小 投影仪 (5)B (6)④②③①
(7)远视 后 左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