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下-4.灯笼 第1课时【优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下-4.灯笼 第1课时【优质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30 17:04:0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16张PPT)
第一课时
4.灯 笼
免费获取课文朗读资源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目录
课前导入
字词积累
课文浅析
01
02
03
01
课前导入
趣味引入
欣赏着这些灯笼的美图,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这篇课文,来体会作者一些关于灯笼的情怀。
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散文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等文集。代表作有散文《南泥湾》《一坛血》《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这些作品以其真挚深厚的情感、朴实动人的描绘、严谨缜密的结构、清丽洗练的语言,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吴伯箫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略有改动。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故作者在文章最后说“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挑灯看剑”的典故源自辛弃疾,表达的是杀敌卫国、抵御外辱的主题。作者说“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燎原的一把烈火”,鲜明地表达了作者抗敌卫国的感情。
助读资料
灯笼是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
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
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
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
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
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02
字词积累
学习生字
焚 身 溺炕 神 龛 乡 绅 斡 旋
锵 然 裴公 燎 原 星 阑 熙 熙 然
皎 洁 犬吠 霍 骠 姚 司 马 懿 怅 惘
fén

kān
shēn

qiāng
péi
liáo
lán
xī xī
jiǎo
fèi
piào

chàng wǎng
理解词语
斡旋:
掌故:
争讼:
静穆:
怅惘:
锵然:
幽悄:
人情世故:
张灯结彩:
调停,调解。
历史上的制度、文化沿革以及人物事迹等。
因争论而诉讼。
安静而严肃。
因失意而心事重重;惆怅迷惘。
形容金宝珠玉等声音清脆。
幽深寂静。
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理解词语
熙熙然:
金吾不禁:
思慕:
燎原:
褪色:
垂珠联珑:
吹角连营:
斗方大字:
马前卒:
指一副温和欢乐的样子。
指元宵节开放夜禁,允许人们终夜观灯。
思念(自己敬仰的人)。
(大火)延烧原野。
比喻某种情景、意识、本色等逐渐淡漠以至忘记。
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
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文中指一尺见方的大字。斗方,书画所用的一尺见方的纸。
旧时指在马前供奔走役使的人,现用来比喻在前面奔走效力的人。
多音字
tiāo(挑担)

tiǎo(挑拨)
juàn(答卷)

juǎn(卷起)
03
课文浅析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叙写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2-11自然段):
抒写了“我”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上表达了灯笼对于“我”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
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
初读感知
自读课文,说一说作者回忆了哪些灯笼相关的情节?
同学们,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