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比热(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物质的比热(第一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11-01 19:3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9张PPT。第四节 物质的比热中午,沙子很烫而海水很凉。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试一试动手做一做课本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下来。
然后,分析表中的数据找出两个烧杯中的水温
是如何变化的?
猜想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现象:小烧杯中水的温度在下降;而大烧杯中水的温度在上升。结论:两个有温差的物体之间会发生传热现象——热传递思考:引起两者温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你还能找出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吗?这两个烧杯在相互接触的时候发生了传热现象,其中热水放出热结果温度降低。
而冷水吸热结果温度升高。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有温差。热传递的方向:热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热传递的结果:高温物体放热,温度下降;低温物体吸热,
温度上升。
最终两者等温,热传递停止。热量在科学上把物体间发生热传递时传递热的多少用热量
这个物理量来表示。符号Q。其他的热量单位:千焦(KJ)。1KJ=1000J.体会焦耳这个单位的大小,阅读课本P139图。注意:热量是物体间发生热传递时用来表示描述热的多少的量。
所以,热量是一个动态量。请你判断:我们经常在食品包装上看见XX食品含热量100KJ。
你觉得这种说法正确吗?热量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请通过阅读了解焦耳这个单位的来由。影响热量大小的因素:想一想:温度高的物体热量高。对吗?温度高的物体在热传递时放出的热量就一定多吗?你能举个例子
来证明你的猜想吗?由此可见,物体在热传递时传递热量的多少与其
降温(升温)的多少有关。联系生活:用电热水壶加热一壶冷水,一次加热到40℃,另一次加热
到80℃,所需时间相同吗?我的结论:一定质量的物质,在发生热传递时升温(降温)越多
则它吸收(放出)的热量也越多。想一想在研究热量大小与升温(降温)多少有关时,为什么要
先确定一定质量?这里运用到了什么科学思想?如果我们想要研究热量大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你觉得应该
怎样设计实验方案?联系生活:给初温相同的水均加热到100℃,一次加热半壶,
另一次加热一壶,那次需要的时间长?我的结论:升温(降温)相同时,质量越大,物质吸收(放出)
的热量就越多。热量学习整理含义: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符号:Q单位:焦耳(J)或千焦(KJ)热量的大小影响因素:温度的变化值、质量(条件、方向、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