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口迁移课件(3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2人口迁移课件(3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30 17:4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二节 人口迁移
学习目标
1、运用实例或资料,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带来的影响。
2、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说明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3、利用资料或图表,认识人口迁移的类型,说明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课标要求: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学】(限时10分钟)
要求:
1、认真阅读教材,有圈画和标注。
2、独立思考,完成学案上问题。
3、有疑问的问题做好标注。
4、把握好时间,完成后背诵记忆基础知识。
重点讨论:知识点一第3题、知识点二第3 知识点三1、2题
(重点讨论完,再讨论其他有疑问的题)
【议】(限时5分钟)
材料一:李明是山东德州人,小时候一直生活在德州。下表为李明的一段经历。
1、居住地发生 或 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材料中发生
了  次人口迁移。
2、其中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是: ,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判断依据是: 。
知识点一、人口迁移
长期
永久改变
3
①居住地变更:需跨越一定的行政界限
②时间限度:通常指一年以上

①、⑤
居住地的改变跨越了国界
直接后果: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因此,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决定区域人口变化(取二者的代数和)
举例:
3、李明去济南从教可能给德州、济南以及其本人带来哪些影响?
对德州的影响:人才外流
对济南的影响:提供了人才,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对本人的影响:得到了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和更有前途的发展。
人口的迁移会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带来哪些影响呢?
为城市提供廉价劳动力
参与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由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污染加重
交通拥堵
住房压力
人口拥挤
总结:人口迁移对迁入地、迁出地的影响
三大要素角度 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
战争
自然灾害
环境污染
贫困
收入
工作
医疗
食物
教育
城市生活
和平
推力
拉力
知识点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
迁出
迁入
图瓦卢举国搬迁
材料1 图瓦卢是位于南太平洋的岛国,全国最高海拔仅为4.5米,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国土不断淹没,人们开始逐渐撤离,选择新西兰作为他们最终的落脚点,但新西兰只接受部分人,并且费用非常高。。
气候因素
自然因素 环境因素 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环境恶化都会引起人口的迁入和迁出。
矿产资源 资源的开发和耗竭都会引起人口的迁入和迁出。英国的伯明翰和我国的大庆、攀枝花等。
自然灾害 旱涝、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都会引起人口的迁移。
墨西哥民众移民美国
材料2 因美国的劳动力的每小时收入大约是墨西哥的8倍,导致墨西哥大量民众移民美国。美国为控制不断增多的非法移民,在美墨边界修建边界墙。
经济因素
(往往起主导作用)
材料3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在建都前荒无人烟,建都后20年就发展成为拥有8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
材料4 2011—2017年饱受内战摧残的叙利亚,有400多万人逃离家园,约占该国总人口的1/5.
材料5 每年的开学季,大学生报到全家陪同都会挤爆校园,大学新生将在大学度过几年时光
政治因素
军事因素
文化因素
社会因素
材料6 1955年,钱学森排除万难,回到祖国——个人需求
人文因素 经济因素 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吸引人口迁入。
政治因素 战争、政治 迫害、国家政策等都会导致人口的迁移。
文化因素 宗教、民族、求学等因素会导致人口的迁移 。
其他因素 家庭婚姻、投亲靠友、交通等都会导致人口的迁移。
分析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阶段 流向
南北战争时期 东 西
工业化和城市化 乡村 城市
农业危机和自然灾害 南部 北部
新兴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东北 南部、西部
任选一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如: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环境恶化,居住条件差,而太平洋沿岸、墨西哥湾沿岸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新资源开发和新工业兴起,吸引了大批人口迁移到这些地区。
阶段 流向
南北战争时期 东 西
国际人口迁移
19世纪以前
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
二战以后
20世纪70年代以后
近年来
西亚、北非战争难民涌入欧洲
国际劳工迁往西亚、北非的石油输出国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人口迁往欧美发达国家
欧洲人口继续迁入新大陆
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移民移到新大陆
非洲黑奴被贩运到美洲
特点 迁移方向 迁移原因
二战前
二战后
地理大发现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
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
迁往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
的主要形式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迁往北美、大洋洲、欧洲、西亚
经济的差异
国内人口迁移
古代:垦荒、自然灾害、战乱等引发移民潮
狭义的“闯关东”仅是指从清朝同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关内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闯关东”是狭义的。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
改革开放以后
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迁入地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天津、江苏、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
特点 迁移方向 迁移原因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有组织、
有计划地进行
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东北等地
国家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开发内地,建设边疆
内地迁往沿海,
山区迁往平原,
农村迁往城镇,
贫困地区迁往发达地区
工业化和城市化;
改革开放的政策;
沿海经济的发展
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
人口迁移
概念、分类
影响
迁入地
迁出地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环境因素
矿产资源
自然灾害
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文化因素
其它因素
时空特点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2015年初,俄罗斯政府计划无偿发放远东地区(乌拉尔山以东)的土地给俄罗斯公民,主要供他们从事农业生产。该项政策的实施,将刺激其欧洲部分地区的人口向远东地区迁移。图为1990—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资料。
1.目前,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和主要目的分别是(  )
A.经济 矿产开发 B.环境 生态保护
C.政策 国土开发 D.军事 加强国防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2~4题。
2.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到拉美 B.从亚洲到拉美
C.从亚洲到北美 D.从欧洲到亚洲
3.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A.从湖南到广东 B.从河北到山东
C.从广东到北京 D.从湖北到重庆
4.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甲地优美的环境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
5.下列对当前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从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从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从湖南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 D.从广西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回答6~8题。
6.“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C.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D.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7.“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
A.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B.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C.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D.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8.“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C.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6(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由城市到乡村    B.由城市到城市
C.由乡村到城市    D.由乡村到乡村
(3)当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4)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和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人地矛盾, 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 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大量增加,而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生产的技术要求,因而出现东南沿海地区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大量本地企业招不到高素质劳动力而无“工”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