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考复习专题课件:文言文“而”的用法(共1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中考语文考复习专题课件:文言文“而”的用法(共1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31 14:1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2022年中考语文考复习专题课件
初中文言文“而”字的常见用法
知识导入
导入过程
而:常作连词。是文言文中起关联作用的虚词,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它连接的两个部分,表示各种不同的关系。
知识讲解
知识梳理
“而”字作连词的常见用法有
下面几种:
1、表示并列关系
2、表示承接关系
3、表示递进关系
4、表示转折关系
5、表示修饰关系
具体分析
知识讲解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起坐而喧哗者。(《醉翁亭记》)
并列关系

又,和;可不译。
平等
平等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起坐而喧哗者。(《醉翁亭记》)
具体分析
知识讲解
1、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承接关系

就,接着;或不译。
先后
先后
先后
具体分析
知识讲解
1、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
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
后比前更进一层
后比前更进一层
具体分析
知识讲解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转折关系

然而,但是,可是,却。
相反或相对
相反或相对
相反或相对
知识讲解
具体分析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2、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修饰关系

着,地;也可不译。
状+动、形
状+动、形
具体分析
知识讲解
“而”有时还跟其他词语组合成固定词组:
1、“而或”,可译为“有时候”。
例如: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岳阳楼记》)
2、“而已”,用于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词,是由连词“而”和动词“已”凝固而成,相当于"罢了"。
例如: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3、“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表示转折。
例如: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4、“既而”、”已而”,相当于不久,一会儿。
例如:既而儿醒。(《口技》)
课堂小结
概括归纳
以上是我们初中文言文中的“而”字的常见用法。除此之外,“而”有时还可以作代词、助词和动词等,这些是比较少见的现象,就不作详细分析了。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