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第18课
1
2
课程标准
通过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史实,认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以及社会各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认识八国联军侵华等列强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CONTENTS
目
录
戊戌维新运动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
民族危机的加深
一
二
三
四
一、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1)甲午战败以后,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一、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2)巨额赔款,激化了阶级矛盾,促使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
一、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3)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一、戊戌维新运动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变法通议》
1.背景
(4)民族意识的觉醒和维新思想的传播。
一、戊戌维新运动
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2.序幕:“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
人物:在京官员,各省举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
结果:请愿书未送达光绪皇帝,以失败告终
意义: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一、戊戌维新运动
3.发展:兴办学堂、成立团体、创办报刊、著书立说,自下而上推动变法
①兴办学堂:万木草堂、时务学堂等
②成立团体:强学会、保国会等
③创办报刊:《时务报》、《国闻报》等
④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
一、戊戌维新运动
4.高潮:“百日维新”
开始标志: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起止时间:1898年6月11日—1898年9月21日
主要内容:政治、经济、文教、军事等方面除旧布新
一、戊戌维新运动
5.结果:失败
表现: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①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临朝训政
②康、梁出逃
③“戊戌六君子”
④除京师大学堂外,改革措施全部废止
一、戊戌维新运动
材料一:维新志土们大多是青年士人,为国家民族之救亡图存大业挺身而出,以天下为己任,但却未能走入民间获得民众的支持和力量,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援。它是一场准备很不充分的政治运动。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百日维新的新政诏书连篇频发,然其在实践中却常常被化为无形,很多内容只是流于表面粉饰而无实效。各部堂官、各省督抚都持观望、延宕、抵制态度,拒不奉诏……光绪皇帝严责守旧大臣的诏令也达十多次,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求有所推动。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戊戌变法持续时间仅103天,共发布280多件新政谕旨,平均一天就是两件多,其中明确指示具体办法、谕令实行的就有175件。
6.失败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势力过于弱小。
②具体原因:
守旧势力强大;
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
没有严密的组织;
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和少数官僚;
变法策略比较激进,某些措施缺乏可操作性。
一、戊戌维新运动
材料一: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7.历史评价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意义:
①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②经济: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思想:提倡西学,对封建的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教训:
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走不通。
1.兴起原因
(1)《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
(3)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二、义和团运动
2.过程:
(1)兴起: 山东民众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对“扶清灭洋”的认识
①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②灭洋: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却带有盲目性、笼统的排外性质。
③扶清灭洋:具有爱国性质,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扩展: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3.当地官员的态度: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对义和团采取先抚后剿的举措。
4.八国联军的镇压
各国公使要求清政府取缔义和团。1900年5月28日,英、美、法、德、俄、日、奥匈、意八国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慈禧太后采用“招抚”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抵抗失败。
5.评价
(1)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
(2)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但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一)原因
(1)根本原因: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维护在华利益
(2)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势图
(二)经过
1.1900.06.10,西摩尔率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发,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阻击
2.1900.06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投入天津保卫战
三、八国联军侵华
(三)宣战
慈禧出逃西安
1.1900.06.21,慈禧向各国“宣战”
2.1900.07.14,天津陷落
3.1900.08中旬,北京失陷,慈禧携光绪出逃西安
4.俄军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
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
(四)东南互保
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授意盛宣怀等与各国驻上海领事炮制《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也参加。东南互保表现了东南地区当权的洋务派与西方列强合作抵制义和团的意向。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它标志着在封建帝国内具有近代政治意识的官员第一次在国家政治事务中显示出鲜明的独立性和抗争性。 ——王树增
四、民族危机的加深
惩凶
赔款
“使馆界”
驻军
禁考、禁反
心理征服
洋人朝廷
破坏主权
民族共耻
国中之国
(京官朝贵)“相率户前挂某某国顺民旗”
——《庚辛记事》
民国初年,北京的一个包车夫曾是一个义和团,但其时则已成为热心的天主教徒了,“房里供有耶苏和圣母马利亚的像,每早祷告礼拜很是虔诚”。问他为什么改信宗教,回答说:“因为他们的菩萨灵,我们的菩萨不灵嘛”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所载
传统意识维系的民族心理防线解体!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画面中那个身带血迹、瘦弱并颤抖着的人代表的是当时受尽欺凌的中国人。他正被众多不平等条约扎得像个木乃伊。
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扯线木偶一样,逐步成为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1842)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加深
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
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
(1900-1901)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危”从何来?
“机”向何去?
旧的社会力量作为反帝斗争独立主体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陈旭麓
变器
科技现代化
变政
政治现代化
……
武力变政
改良之药—清末新政
革命之药—民主革命
历史的风陵渡口,
中国将何去何从?
旧邦新造
改天换地
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争存争斗过渡时代之要义也;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
——邹容《革命军》(1903年)
20世纪初的接力棒——革命派可以做什么?
1905年同盟会
“自今日始,我等之非清朝人矣!”
1911
辛亥革命
1917
二月革命
1919
土耳其革命
1919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课堂检测
1.1903年,梁启超在其著作中写道:“麦喀士(社会主义鼻祖,德国人)之学理,实为变私财以作公财之一阶梯而颂扬之》”材料表明( )
A. 梁启超效仿西方资本主义的理念有所转变 B. 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使知识分子大受鼓舞
C.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D. 梁启超希望学习德国建立近代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 A
【解析】【分析】材料中说“麦喀士”即马克思,可见1903年的梁启超已经接触了杜会主义学说,并部分认同,不再一味强求绝对的资本主义观点,故选A。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最早也在1917年的俄国,因此B错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都要到1917年.因此此时绝对谈不上广泛传播,C错误。材料中并没讲到任何近代保障体系的事,D错误。
2.1901年初,清廷发布诏书规定“嗣后乡会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诏书的发布表明教育“新政”( )
A. 满足了新式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愿望 B. 实现了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C. 制定了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选用标准 D. 仍没有跳出“中体西用”的传统窠臼
【答案】 D
【解析】【分析】材料体现的是清末科举考试虽然考查西方的政治及技术,但是四书五经仍然在考试范畴,这说明当时新政没有跳出“中体西用”的传统窠臼,D正确;
A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及人才的选拔,C排除。
故答案为: D。
3.《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
A.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B. 增开通商口岸 C. 赔款白银二亿两 D. 割台湾等地给日本
【答案】 A
【解析】【分析】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决定其对外侵略相应进入新阶段。《马关条约》签订于19世纪末,这时的资本主义国家已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对外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并要求分割世界,这就是“新阶段”的含义。题目的A项,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就是资本输出的一种重要形式。
4.地名的变迁往往记载着历史的变化。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兵部街改名为Rue Linevitch(孪尼微支路),台基厂街改名为Rue Marco Polo(马可波罗路)……东长安街被改名为意大利街,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德国公使)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 )
A. 鸦片战争时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答案】 D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兵部街改名为Rue Linevitch(孪尼微支路),台基厂街改名为Rue Marco Polo(马可波罗路)……东长安街被改名为意大利街,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德国公使)街”可知,这是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故D项正确,排除A,B,C项。
5.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批准开设经济特科,以外交为六科之一,“凡考求各国政治、条约公法、律例章程诸学隶之。”同时诏令改八股为策论;清末新政期间,西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范围。这表明( )
A. 传播西学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B. 中西文化冲撞下传统价值体系被打破
C. 清政府开始关注国际法方面的问题 D. 清政府的人才选拔制度发生根本变革
【答案】 B
【解析】【分析】材料不能体现传播西学进行成为社会各界认识。故A错误。
依据题干分析可知,戊戌变法及清末新政期间,科举制度打破传统四书五经的考试内容,增加社会实用科目及西方政治文化,同时也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反映了在中西文化碰撞下传统以官取士价值理念的变化。故B正确。
题干重在阐述科举内容到变化,与清政府的外交政策无关。故C错误。
清政府依然推行科举取士制度,并未体现选拔制度的根本性转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