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件(共34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件(共34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01 22:3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三单元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
教 学 目 标
1.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3.经济重心的南移
4.社会变化的表现
思考问题:让我们穿越到宋朝,一起去看宋朝的活色生香?
宋朝丰富的娱乐生活
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
问题引入
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1.农业发展表现
(1)耕种制度:宋朝时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提高了粮食产量。
(2)经济结构: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3)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在辽夏金元统治之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漠北、东北、西北、云南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2.手工业发展表现
黄道婆
(2)制瓷业:
北宋:五大名窑(汝、官、定、哥、钧)
元朝:青花瓷和釉里红
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1)纺织业:棉花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制瓷技术改进,出现五大名窑为代表的瓷器,瓷器大量出口,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矿冶业的发展表现在煤的大量开采,并成为东京居民的燃料,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
自主学习:根据教材内容,归纳宋朝制瓷业和矿冶业发展的表现。
2.手工业发展表现
2.手工业发展表现
(3)矿冶业:
①煤的开采量很大,都城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
②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鸡肋篇》
(4)印刷业:
北宋:毕昇创造活字印刷术(胶泥活字)。
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又发明转轮排字盘。
据美国学者郝若贝推算,北宋元丰元年(1078)全国铁产量在7.5~ 15万吨之间,相当于1640年英国的两倍半到五倍,可与18世纪初整个欧洲的铁产量14.5~ 18万吨相比拟。
◎《清明上河图》仇英摹本上的书坊
(1)日用品与艺术品的结合。古代中国手工业产品集内质美、造型美、色泽美于一体,享誉海外,广受欢迎。
(2)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产品流向海外市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古代封建王朝利用馈赠手工业产品的方式,加强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往来,如瓷器赠品成为和平、友好、吉祥的化身。
拓展
中国手工业产品广受海外欢迎的原因
材料:(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商业活动打破时间限制。
1、商业的发展
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政府开设与辽、夏、金的互市贸易的榷场。
史料一: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
史料二:而宋之南渡,其利尤溥,自和好后,与金国博易,三处榷场,其岁入百余万缗。
——(明)沉德符《野获编》
北宋交子
南宋会子
中统元宝交钞
至元通行宝钞
纸币产生并逐渐成为主币发行。
《宋史· 食货志下三》: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交子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钱引、会子,又称 “楮币”。(国家强制推行,兼具兑取现款和独立流通的功能)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推动商业的发展。
海外贸易繁荣,外贸税成为宋元国库的重要财源。
1、商业的发展
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商业活动打破时间限制。
政府开设与辽、夏、金的互市贸易的榷场。
纸币产生并逐渐成为主币发行。
海外贸易繁荣,外贸税成为宋元国库的重要财源。
北宋的东京城内的许多娱乐兼经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有说书、唱曲、耍杂剧、踢球的。摊位有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剃头、剪头、相面、算卦的。大的瓦子,可容几千人。昼夜不歇,热闹非凡。
2、城市的发展
元大都
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百物输入之众,有如川流之不息。仅丝一项,每日入城者计有千车。
(1)南宋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南多北寡的格局也已定型
(2)表现: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三、经济重心的南移
南宋临安城
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航线,大大缩短了航程。元朝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主要任务也是运输江南的粮食。
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
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
四、社会的变化
1.门第观念淡化(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2.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学习聚焦
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包括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等。
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宋朝后妃半数以上选自平民之家,余者又有近半数出自中小官僚,与唐朝显著不同。一般社会成员的婚姻观念或贵进士,或求资财,至于望族门第云云,早已非世俗所重。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唐宋两代中央大学入学资格比较表
类别 唐 宋
太学 五品以上官员子孙 八品以下官员子孙及平民子弟
四门学 七品以上官员子孙及平民子弟 不计出身
宋代科举更为完善。由唐朝的“工商不得入仕”到宋代的“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基本面向全社会开放,更强调公平竞争,实行糊名法,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大大增加。
取士不问家世
婚姻不问阀阅
“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
—蔡襄(北宋)
榜下捉婿
《宋史》卷317《冯京传》载,冯京“登进士”,外戚张尧佐“方负宫掖势,欲妻以女”,派人将他拖至家中,当即“束之以金带”,声称:“此上意也。”并“出奁具目示之”,冯京无动于衷,“笑不视,力辞”。
奴婢贱人类同畜产.....既同资财,即合由主处分。
——《唐律疏议》
宋真宗时规定:“自今人家佣赁,当明设要契.”
——文献通考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国家之禁,疏密不得其中...男去耒耜则不禁...工作奇巧则不禁,商通珠贝则不禁...衣服逾制则不禁...岂先王之法乎?三代之制乎?
——北宋.石介《明禁》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释其耒耜而游于四方,择其所乐而居之。
——(宋)苏轼:《策别安万民》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社会的变化
平民社会、人身自由的增加、国家对社会控制的放松
作物熟制、棉花的种植、制瓷业、矿冶业、印刷业
榷场贸易、纸币、海外贸易、城市
经济重心南移
南移过程、大运河、科举制分卷
知识梳理
课堂检测
1、宋朝经济发展,带动了陶瓷生产的市场竞争,促进了制瓷工艺的创新,“定、汝、官、哥、钧”作为宋朝五大名窑名扬四海。对当时瓷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B.能够烧制出青花瓷和釉里红
C.瓷器质地细腻光滑,吸水防湿
D.景德镇瓷器工艺已领先各地
A
解析:宋朝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继丝绸之后成了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故A项正确;青花瓷和釉里红出现在元朝,故B项错误;宋瓷质地坚硬不吸水,故C项错误;景德镇瓷器工艺在元朝领先,故D项错误。
2.北宋钱币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10多倍,并出现了纸币。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流通规模扩大
B.对外贸易的发展
C.商品种类日益丰富
D.边境市场的繁荣
A
解析:货币总量的增加反映出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故选A项。外贸的发展虽然需要一些货币,但不会导致货币总量的大量增加,况且对外贸易中,不见得只用中方货币,B项错误;商品类别增加与铸币量之间无直接关系,C项错误;边境市场是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但与铸币量之间无直接关系,D项错误。
3.据北宋学者王得臣记载:“都城(东京)相国寺最据冲会,每月朔望三八日即开,伎巧百工列肆,罔有不集,四方珍异之物,悉萃其间。”由此可知,北宋庙会(  )
A.突破了原有时空限制
B.成为了新的商业中心
C.与商业活动结合紧密
D.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
C
解析:“都城(东京)相国寺最据冲会,每月朔望三八日即开”表明有时空限制,排除A项;材料不能看出北宋庙会成为了当时新的商业中心,也不能反映出改变了当时传统商业模式,排除B、D两项;根据材料“伎巧百工列肆,罔有不集,四方珍异之物,悉萃其间”可以看出当时的相国寺庙会与商业活动结合紧密,故选C项。
4.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由此可见,纸币(  )
A.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
B.易致封建王朝通货膨胀
C.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
D.产生过程中注重其“防伪”功能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纸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不是“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故A项错误;如管理不当任何时候纸币都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但材料未涉及,与“由此可见”不符,故B项错误;交子没有“取代金属货币”,故C项错误;“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可知注重“防伪”功能,故D项正确。
5、北宋以后,北方水利工程项目日趋减少,南部各省如江苏、浙江、福建则快速增加,甚至明代的湖南与云南也增加了许多水利工程。关于上述变化的正确解读是(  )
A.显示政府对南方农业生产的重视
B.水利工程大多位于人口迁出地区
C.可看出粮食作物生产中心的转移
D.上述省份都是工商业发达的地方
C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以后南方经济的发展。分析材料信息可见,北宋以后北方经济发展缓慢,水利工程减少,南方各省包括后来明朝的湖南、云南等地农业经济发达,从而导致水利工程的增多,可见水利工程向粮食作物生产中心转移,故选C项。A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人口迁出地区即农业发展缓慢的地区,故B项错误;湖南、云南地区工商业经济落后,故D项错误。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