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趣味阅读闯关活动课件(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趣味阅读闯关活动课件(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30 22:2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闯关活动
2022统编高一语文《乡土中国》“男生女生向前冲”趣味阅读闯关活动课件
3
说教材: 作为部编必修教材的首部整本书,重视其阅读教学的示范、引领价值。整本书阅读必须“课程化”。
说学生:作为高一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学术类著作,保持阅读兴趣和获得读书的乐趣是十分重要的
理解书中的关键概念,把握全书的逻辑思路,学会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
3 学会自主检索作者和作品的相关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和学术价值。。
2
4
教学目标
1 通读《乡土中国》,积累阅读整本书的经验。
积累阅读学术类著作的方法和经验,享受读书的乐趣。
教学目标
1
2
3
4
教学重点
1
2
3
积累阅读整本学术类著作的经验。
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
积累阅读学术类著作的方法和经验
教学重点
1
2
3
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活动教学法。通过设置 “《乡土中国》大型阅读闯关活动”让学生在“闯关”中一步步完成阅读任务,一步步深入阅读。
2. 小组积分竞赛式。小组组团“闯关”,每闯一关便有相应的积分。通过积分总和最终选出优秀“闯关成功” 的小组,最后颁发奖杯。
8课时
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教学安排
课型 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 学习任务 闯关任务
热身赛段(导读课) 1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启动整本书阅读任务 制定阅读计划 了解五步阅读法 查阅费孝通和《乡土中国》的介绍材料,做好展示PPT
闯关赛段(通读课) 1 三段任务驱动 通读全书 第一关:通读1-3章,并结合书中内容配插图。 展示作者介绍,开展插图任务
第二关:通读4-11章,填写“概念对比表格”,并配上概念说明图。 展示插图成果,开展概念对比图任务
2 3 第三关:通读12-14章,小组合作整理全书框架并准备辩论赛题。 展示概念对比说明图,开展全书框架图任务。
挑战赛段(扩展课) 2 学会主动检索资料, 了解本书的学术价值和思想 学习检索作者信息、作品背景、相关评价等资料;联系书本内容和课外资料理解本书的学术价值和思想。 辩论赛
冲刺赛段(总结) 课 1 巩固知识,享受读书的乐趣。 学生分为选手答题百人团答题 召开“乡土答题大会”
开展活动准备,启动整本书阅读任务
热身赛(第一课时)
教师:
1、男生女生向前冲——《乡土中国》大型阅读闯关活动赛制介绍
2、初步介绍学术类著作的阅读方法——五步阅读法
3、发布热身赛任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热身赛:启动整本书阅读任务
学生:1、五人成组,推选组长。
   2、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阅读计划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五步阅读法
浏 览
略 读
精 读
研 读
重 读
热身赛任务发布:
自主查阅费孝通的个人介绍和《乡土中国》的成就地位等资料,并以组为单位制作好PPT课件在下一节课展示。
闯关提示:
1、用浏览和略读的方法阅读《乡土中国》的重刊序言和后记。
2、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资料的搜索。
细读全书 勇闯三关
闯关赛(第2-5课时)
闯关赛前段——展示热身赛成果
热身赛成果展示:小组代表展示费孝通的个人资料和
《乡土中国》的成就地位。
评选出三个优秀小组进行积分。
配插图活动设计
通读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按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圈划,并结合书中前三章内容配插图。
配插图活动设计
通读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按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圈划,并结合书中前三章内容配插图。配插图活动设计
通读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按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圈划,并结合书中前三章内容配插图。
学生五人一组,并推选出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
学生五人一组,并推选出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
学生五人一组,并推选出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
闯关赛第一关
第一关任务发布:配插图
通读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按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圈划,并结合书中前三章内容配插图。
学生结合课上课下时间阅读,由组长分配任务。
配插图活动设计
通读前闯关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按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圈划,并结合书中前三章内容配插图。
配插图活动设计
通读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按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圈划,并结合书中前三章内容配插图。配插图活动设计
通读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按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圈划,并结合书中前三章内容配插图。
学生五人一组,并推选出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
学生五人一组,并推选出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
学生五人一组,并推选出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
闯关提示之略读
略读:①速读全书,圈出各篇的核心概念,勾画出各篇的主要观点,结合原文,理解文中的主要观点的含义;②撰写梗概或提要,梳理行文思路。
  
通读课——第2课时
插图展示活动:
由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所配插图,班级同学来猜对应的书中文段。最后评评选出优秀奖为小组积分。
闯关赛第二关前段
配插图活动设计
通读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按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圈划,并结合书中前三章内容配插图。
配插图活动设计
通读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按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圈划,并结合书中前三章内容配插图。配插图活动设计
通读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按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圈划,并结合书中前三章内容配插图。
学生五人一组,并推选出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
学生五人一组,并推选出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
学生五人一组,并推选出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
通读课——第2课时
(1)通读4-11章,完成下面的概念对比图
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 指称其他社会的对应概念
礼俗社会
借助文字的社会
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家庭
男女有别
法治秩序
司法诉讼体系
有位政治
血缘社会
闯关赛第二关
配插图活动设计
通读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按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圈划,并结合书中前三章内容配插图。
配插图活动设计
通读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按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圈划,并结合书中前三章内容配插图。配插图活动设计
通读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按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圈划,并结合书中前三章内容配插图。
学生五人一组,并推选出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
学生五人一组,并推选出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
学生五人一组,并推选出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
通读课——第2课时
2.活设计
(2)概念对比说明图
以组为单位,抽取一组概念,用图画的方式“解释”概念的内涵,可配文字说明。
闯关赛第二关
配插图活动设计
通读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按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圈划,并结合书中前三章内容配插图。
配插图活动设计
通读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按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圈划,并结合书中前三章内容配插图。配插图活动设计
通读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按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圈划,并结合书中前三章内容配插图。
学生五人一组,并推选出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
学生五人一组,并推选出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
学生五人一组,并推选出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
闯关提示之精读
精读:①细读原文,咬文嚼字,一边阅读一边批注,勾画难理解的语句;②解释并理解原文中所提出的核心概念;③分析文章的基本结构,理清原文的思路和脉络;④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撰写读书笔记与作品评价。
  
通读课——第3课时
概念图展示活动:
由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的概念图成果和说明设计意图,全班投票评选出三个优秀奖为小组积分。
闯关赛第三关前段
通读课——第3课时
概念图展示活动:
由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的概念图成果和说明设计意图,全班投票评选出三个优秀奖为小组积分。
闯关赛第三关前段
配插图活动设计
通读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按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圈划,并结合书中前三章内容配插图。
配插图活动设计
通读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按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圈划,并结合书中前三章内容配插图。配插图活动设计
通读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按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圈划,并结合书中前三章内容配插图。
学生五人一组,并推选出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
学生五人一组,并推选出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
学生五人一组,并推选出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
通读课——第3 课时
2.活动设计
读完全书的最后三个章节,并结合全书内容,画全书的体系框架图。
闯关赛第三关
配插图活动设计
通读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按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圈划,并结合书中前三章内容配插图。
配插图活动设计
通读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按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圈划,并结合书中前三章内容配插图。配插图活动设计
通读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按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圈划,并结合书中前三章内容配插图。
学生五人一组,并推选出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
学生五人一组,并推选出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
学生五人一组,并推选出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
通读课——第2课时
3.读法指导
思维导图与框架图法(以《人类简史》为例)
闯关提示
学生成果展示
课上完成,故这一环节需要2课时,展示环节评选优秀小组,并继续积分。在这一环节可对积分进行一下汇总,出一个积分汇总榜。
深入研究 激情辩论
挑战赛(第6-7课时)
拓展
教学安排
辩题:当今中国社会需要“法治”/“礼治”
活动准备:学生事先阅读《辩论赛规则》,并根据选题按照辩论赛规则充分准备。
活动开展:以跑票的方式判断两队的输赢,并投票选出最佳辩手。最佳辩手和获胜队将会有一次大的积分。
挑战赛——辩论赛
闯关秘籍:
1、反复阅读文本内容,注意作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2、自主检索作者信息、作品背景、相关评价等资料;
《乡土中国》答题大会
冲刺赛(第8课时)
召开“乡土中国答题大会”
教学安排
活动准备:教师事先准备好题目,题型设置为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
活动开展:教师作为主持人。学生分为选手答题、百人团答题,选手为每组推选代表。
活动结束:总计各组积分。
冲刺赛
最终颁奖环节
一、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下面各项中,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乡土中国》中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2.中国乡土社会,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一个人的“圈子”是固定的。(  )
3.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

×

一、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下面各项中,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4.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
5.乡土社会是安稳的社会,没有社会冲突,其权力结构以同意权力为主。(  )
6.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除了少数例外,家并不能同时包括媳妇和女婿。(  )
7.乡土社会中阻碍着共同生活的人充分了解的却是个人生理上的差别,永远划分着人的生理差别的是男女两性。(  )

×


一、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下面各项中,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8.横暴权力和经济利益的关系更为密切,统治者要用暴力来维持他们的地位以及经济利益。(  )
9.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有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民主的同意权力,在这两者之外还有教化权力,后者既非民主又异于不民主的专制。(  )
10.现代社会是理性的时代,理性是指人依了已知道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去计划他的行为,所以也可以说是科学化的。(  )



二、填空(每小题2分,共8分)
1.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就不同于现代,乡土社会是“ ”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而法律与其不同的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政治权力的执行,而礼靠的是无形的传统。人们只需“学而时习之”地享受积累出的经验。
2.文化和政治的区别是在这里: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的规范,是 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 。
1、礼治
文化性
政治
二、填空(每小题2分,共8分)
3. 是中国亲属制度中最基本的原则,有时可以掩盖世代原则。亲属原则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长幼原则的重要也表示了教化权力的重要。
4. 是建立在教化作用之上的,教化是有知对无知,如果所传递的文化是有效的,被教的自没有反对的必要,如果所传递的文化已经失效,根本也就失去了教化的意义。
长幼有序
长老权力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