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江南景 款款江南情
------《忆江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忆江南》是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中的一首古诗。《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诗人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本文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江南自然风光之美,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积累古诗词名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加文化积淀。三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词这种体裁,教师可以做简单介绍。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对作者描写的江南美景能够欣赏,对作者对江南景色的赞美之情可以理解,但都是粗浅的认识,透过短短27个字,理解江南景色的特点和作者的江南情怀,对学生确属不易。所以教学中,分层次逐步推进深入的朗读欣赏就显得尤其重要。本节课让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在读中感受古诗词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
3.理解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画面。
4.通过领会作品中创设的情境,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鉴赏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三、教学重难点:
1. 感情朗读,读出词的韵味,理解词的意思。
2.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词中所创设的情景,感悟作品的美。
四、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介绍白居易其人,展示白居易的作品导入。
2.诵读感知,初识“江南好”。
1)解读题目“忆江南”中的“忆”字。
2)出示赞美江南的古诗句,初读感知江南美景。
3)出示古诗,再读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词和诗的不同。
师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外一种文学体裁——“词”,因为句子的长短不一,所以我们又叫它长短句。
3.词句赏析,品味“江南好”。
1)出示地图,帮助学生了解“江南”的地理位置及其环境特点。
2)出示江南美景图,欣赏江南美景,学生可用词或句子形容看到的美景,扣住“好”字。重点理解“旧”、“曾”、“谙”,重点指导“谙”字的写法。
3)扣住“好”字,理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含义,教师相机引导读词句,每句以“江南好”引读。
4)再次借助地图,体会洛阳与江南的气候差异,感受诗人怀念江南的心情,再读词,品味情感。
5)指导理解词中的运用的修辞手法。
4.情境创设,感悟“江南好”。
1)赏析“能不忆江南”一句,思考:这“忆”中只有江南的美景吗?白居易还会怀念江南的什么?
2)了解背景,感悟情感。课件出示资料链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相当于杭州市长)满三年,就要离开杭州了。三年来,他带领百姓筑起了一道美丽的湖堤,疏通了六井清澈的泉水,留下了200首杰出的诗篇,结交了许许多多的好友。离别的那一天,杭州人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洒泪而别,是那么的依依不舍……在他离任时,苏州人民不舍得他走,都哭着来为他送行。诗人刘禹锡就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带着对江南人民的深深的思念,让我们在读这句话“能不忆江南?”
3)配乐诵读,感悟词人浓浓深情。
5. 能力提升,创作“忆江南”。
1)三言诗:江南好,江花红,江水绿,忆江南?
2)五言诗:江南风景好,江花红胜火,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师小结:改写古文,既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又朗朗上口,把美丽的景,美好的情尽收其中。
6.情感延伸,情融“忆江南”。
师生合作配乐诵读《忆江南二》、《忆江南三》,将“忆江南”之“忆”推向高潮。最后,师生在绵绵的“忆”中结束此课。
六、板书设计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