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游教案
教学设想:
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郊游全过程,去体会大自然春意盎然的景象,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从开始乘坐火车出发,沿途的集体动作,体现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到踏进田野的放声歌唱、载歌载舞;最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郊游活动相关的音乐游戏,并运用学过的音乐要素进行创造。整个过程轻松、自然,学生易于接受。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相对年龄较小,教师对学生课堂注意力的调控尤为重要。教学中要有适合低段学生学习的设计,让学生在乐中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设置使他们感兴趣的活动环节,在活动中让学生掌握知识,解决重难点。
教材分析
歌曲为台湾儿歌,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为儿童所喜爱。
歌曲描写了儿童结伴去郊游的情景。“白云春风”、“青山绿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我们大家手拉手”“一同去郊游”,清新明了,首尾点题。
歌曲为非规整结构,第一句与第三句完全相同。音域不宽,八度。节奏平稳。曲调围绕sol音进行,具有继续发展的不稳定感,尤其是第二句,进行到la,具有小调意味,更加强了乐曲中部的变化发展态势,但曲调很快回到第一句,稳定的结束到主音上。第二句中的“飘”和“柔”都是一个字四个音,音高要唱准确,声音要连贯
课题 郊游 备课日期 3、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不喊唱。
过程与方法:能用欢快的情绪,表现这首歌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随音乐做情景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唱歌曲。
教学难点 : 歌曲的三、四乐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新歌教学 三、学生分组表现歌曲 课堂小结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二、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天气越来越暖和了,这是因为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我们来看看春天什么样子的,(放幻灯片)春天美不美?老师带你们去郊游好吗?开上我们的小气车出发了。 (放《郊游》歌曲。2遍) 师:你们在郊游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师:这些美丽的景色都是谁给我们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报答大自然呢? 师:现在我们去划船吧(放音乐2遍。) 师:小船靠岸了,我们一起到岸上走一走,再来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吧、(学生踏步走,音乐2遍) 师:你刚才都看到什么?能用你的身体来表现吗? 师:我们继续忘前走,这次来到了大草原上,有一群牧民正在骑马,我们也跟上他们。(学生做骑吗动作,音乐2遍。) 师:我们骑了好长的路,前面看到了一群小朋友唱着好听的歌曲欢迎我们的到来呢,我们来听一听。(学生坐下,认真听。看谁听的认真。音乐2遍) (二)熟悉歌曲旋律: 1、 师:这首歌曲好听吗? 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活泼、欢快。 2遍) 师:老师太喜欢这首歌曲了,你们能不能给老师一个机会,让老师唱一唱?(师范唱) 师:同学们想不想唱,(强调唱歌的姿势。) 第一遍唱, 第二遍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去唱。(强调不喊唱、运用气息。)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那一句不好唱(突破难点:白云飘飘、春风柔柔。吐字要清晰。) 师:这首歌曲分了几个大乐句?有相同的乐句吗? 师:第一个乐句和第三个乐句的情绪是怎样的?应该怎样唱?(欢快的 ‘找同学唱“) 师:第二个乐句情绪是怎样的?应该怎样唱?(优美的、抒情的,找同学示范) 师:完整演唱,(一、三乐句独唱,第二乐句齐唱。强调感情。) 2、 师:春天的景色真迷人呀!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吗? (学生分小组合作)(找小组表演放音乐) 四、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非常好,老师特别高兴与大家一起到了美丽的野外去郊游,共同度过了轻松、愉快地音乐40分钟,让我们向客人们说再见吧! 。 一、师生问好 二、学生聆听、学习歌曲。 三、学生自制 打击乐器伴奏。 用不同的形式来学习、感受歌曲,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 自制乐器对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他们兴趣很高、再用这些打击乐器进行歌曲伴奏,从而做到了玩中学。
板书设计《郊游》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