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一、教学目标
1.结合买笔问题,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3.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第二个部分积末位的定位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内容。
30×20= 30×6= 70×8= 4×15=
70×70= 70×6= 30×60= 15×3=
看来同学们对以前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有这么良好的基础,在接下来的学习,继续努力,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讲授新课
观察下面情景图,你发现了什么?
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有选择的板书问题
(1)2盒彩笔多少支?
(2)10盒彩笔多少支?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4×2=48(支)
24×10=240(支)
接着提出蓝灵鼠的问题:“12盒有多少支?
先让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尝试计算,并交流处计算方法。
24×2=48(支)
24×10=240(支)
240+48=288(支)
如果有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先要给予表扬,然后再讲解。
教师讲解 24×12的竖式计算,板书完竖式后,再讨论大头娃的问题,使学生理解乘数12十位上的1乘24个位上的4得4个十,所以4要写在积的十位上。
(三)重难点精讲
1、用竖式计算。14×22=
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巡视,重点了解学生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交流时,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或指导。答案:
2、小明家有31头奶牛,一头奶牛一天大约可挤奶23千克,照这样计算,小明家的奶牛一天可挤奶多少千克?
23×31=715(千克)
答:小明家的奶牛一天可挤奶715千克.
(四)归纳小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积的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积的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个积相加即可。
(五)随堂检测
1、24元/个
11元/个
买了12个书包和15个铅笔盒。
(1)买书包花多少元?
(2)买铅笔盒花多少元?
(3)一共花多少元?
2、
共12层
每层24户
这栋楼能住多少用户?
3、有10箱苹果汁,12箱橘子汁。
每箱24瓶,一共有多少瓶?
4、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有32支球队参加,每队23名运动员,共有多少名运动员参加?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24×2=48(支)
24×10=240(支)
240+48=288(支)
七、作业布置
1、完成同步练习上的习题。
2、预习课本16、17页。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