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8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31 06:0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达标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
1.如图所示,一只钢球从圆槽的顶端滑下,若滑到最低点(O点)时,钢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钢球将沿着运动的路线是(  )
A.1 B.2
C.3 D.4
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锤头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是因为锤柄具有惯性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C.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赛车要尽量减重,这样赛车的惯性也会减小
3.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
A.为车轴加润滑油
B.擦黑板时,用力压紧板擦
C.冬天路面结冰后,常常在冰上撒些渣土,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D.在鞋底上制出凹凸不平的花纹
4.如图所示,甲、乙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受到的重力与甲对乙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乙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甲受到的重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甲受到的重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以下各图是每0.1 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频闪照片,其中小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         B         C        D
6.在做“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将木块A放置于水平木板B上,加载一个砝码,把一支弹簧测力计系在A上,如图所示.当向左拉动B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此装置可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B.B受到A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4 N,方向向右
C.A受到B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4 N,方向向左
D.若增大拉动B的速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
7.如图所示,用30 N的水平力F将一重力G=10 N的木块按在竖直墙壁上,当木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滑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
A.40 N B.30 N
C.20 N D.10 N
8.在汽车顶部悬线上挂一个小球,当汽车运动时,悬线将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如图所示,若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一个跟其相对静止的物体M,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和物体M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
A.汽车一定向右做加速运动
B.汽车一定向左做加速运动
C.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一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D.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可能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观察法、实验法、推理法、归纳法等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伽利略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摆球的运动规律:悬线越长,摆球的摆动越________(选填“快”或“慢”);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归纳出运动和力的规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______________状态.
10.电灯通过电线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一对____________,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________.(均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11.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由图甲所示位置向右运动到图乙所示位置,在此过程中,物体所受摩擦力f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乙
12.自行车车轮上的复杂花纹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来增大摩擦,自行车轴承处的滚珠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式来减小摩擦.
13.如图所示,A、B、C三物块叠放在一起,B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1=12 N,C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2=18 N,它们均静止,则B对A的摩擦力f1=________N,地面对C的摩擦力f2=________N.
14.如图甲所示是商场里常用的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图乙记录了小强乘坐电梯的s t图象.则他搭乘垂直电梯受到的支持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搭乘自动扶梯受到的支持力;当他随自动扶梯到达扶梯口时,若不小心,则会由于________向前倾倒.
15.如图甲、乙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两个实验装置,其中图________装置更合理一些;图乙装置中,当A重3 N、B重5 N时,M恰好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线与滑轮之间摩擦不计,此时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甲  乙
16.一架遥控直升飞机模型,当它匀速上升和匀速降落时(不计空气阻力),旋翼提供的升力是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的.在某次竖直爬升过程中,旋翼意外停转,则飞机模型将立即________(选填“加速下落”或“减速上升”).
17.如图所示,用3 N水平力F拉长木板A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运动,而B静止不动时,若逐渐增大F(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则B受到摩擦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方向向________.
18.一遥控小电动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在4 s~8 s内小车受到的牵引力恒为10 N,则在4 s~8 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N;在0~4 s内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三、作图、实验探究(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31分)
19.(9分)(1)请在图Ⅰ中画出站在匀速运动的电动扶梯上的人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图中的O点是力的作用点).
(2)如图Ⅱ所示,甲、乙两物体均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分别画出另一个力F2.
(3)如图Ⅲ所示,A处于静止状态,B在拉力F作用下向右加速运动.请在图中画出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和支持力FN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图中已标出).
Ⅰ   Ⅱ   Ⅲ
20.(7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甲   乙   丙   丁
(1)实验中要求必须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运动速度的关系,应该在保持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一定的情况,改变________进行实验.
(4)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匀速快拉或慢拉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无关.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丁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21.(8分)小强和小红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条件.他们实验时发现,当分别往左、右两盘放入质量相等的砝码时,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若再往右盘中增加一个砝码后,木块A仍处于静止状态.经过思考,小强用小车B替换了木块A再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同时,小红用小卡片C(重力可忽略不计)替换了木块A再进行实验,如图丙所示.
(1)关于他们的改进方案:用小车B或小卡片C替换木块A,是为了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小卡片容易扭转
(2)小红将系于小卡片C两端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挂上的托盘中放入砝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并通过调整砝码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3)当小卡片平衡时,小红将小卡片扭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此实验说明两个力使物体平衡时,这两个力要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7分)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甲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3)实验中发现:接触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
(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____.
(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
(6)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继续思考如下的问题:如图乙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如果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________.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25分)
23.(8分)一辆小车,总质量为600 kg,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问:(g取10 N/ kg)
(1)小车静止时,用200 N的水平拉力拉小车,小车是否运动?此时小车受到的阻力为多大?
(2)当水平拉力为多大时,小车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3)当小车受到的水平拉力达到500 N时,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变化吗?小车分别以3 m/s、5 m/s的速度运动时,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变化吗?
24.(8分)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地面上,沿水平向右的方向用力推木箱,其推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箱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
(1)求在图甲中画出木箱的受力的示意图.
(2)求在0~1 s内木箱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大小.
(3)求在1 s~2 s内木箱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大小.
甲   乙   丙
25.(9分)如图所示,质量均为2 kg的长方体木块A、B静止在粗糙水平桌面上,用大小为10 N的水平推力F作用在A的一端,使两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g取10 N/kg.求:
(1)A、B运动时整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比例系数k的大小.
(3)木块A对B的推力大小.
参考答案
一、1.B 2.D 3.A 4.D 5.B 6.D 7.D 8.C 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小球向左运动,所以汽车的运动情况有两种可能,即可能向右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向左做减速运动,故A、B均错误.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物体M相对于汽车有一个向左的运动趋势,此时物体M会受到一个向右的摩擦力,故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一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故C正确,D错误.
二、9.慢 匀速直线运动 10.相互作用力 平衡力 11.不变 接触面所受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1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变滑动为滚动 13.0 6 解析:对A分析可知,A受重力和B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由于A保持静止,故A在水平方向没有受外力,所以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零.根据整体法,在水平方向,ABC整体受到水平向左的力F1=12 N与水平向右的力F2=18 N的作用,因处于平衡状态,则地面对C的摩擦力大小f2=F2-F1=18 N-12 N=6 N,方向为水平向左. 14.等于 惯性 15.甲 2 16.相等 减速上升 17.不变 右 18.0 10
三、19.(1)
(2)
(3)
20.(1)使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压力大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运动速度 (4)运动速度 不一定
21.(1)A (2)相反 (2)不能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2.(1)相等 (2)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3)小 慢 (4)匀速直线运动 (5)不能 (6)静止
四、23.(1)小车所受的重力G=mg=600 kg×10 N/kg=6 000 N,由于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故小车所受的阻力f= G=×6 000 N=300 N.由于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300 N,故小车静止时,用200 N的水平拉力不能拉动小车.此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同,故小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为200 N. (2)由(1)知,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300 N,故当小车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小车受到的拉力F=f=300 N. (3)当小车受到的水平拉力为500 N时,此时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摩擦力不变.当小车分别以3 m/s、5 m/s的速度运动时,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摩擦力仍然不变.
24.(1)
(2)由图丙可知,0~1 s内木箱速度为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此时木箱受到的地面摩擦力f1等于推力,由图乙可知0~1 s内推力F1=3 N,则f1=F1=3 N. (3)由图丙可知,木箱在2 s~3 s内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木箱所受地面摩擦力f2等于推力,由图乙可知木箱在2 s~3 s内所受的推力F2=4 N,则f2=F2=4 N;因为滑动摩擦力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由图丙可知木箱在1 s~2 s内做加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f3等于木箱在2 s~3 s内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即f3=f2=4 N.
25.(1)因为木块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AB整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f=F=10 N. (2)AB整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总=m总g=(mA+mB)g=(2 kg+2 kg)×10 N/kg=40 N,由题意可知滑动摩擦力f=kF′,所以k===0.25. (3)设木块A对B的推力为F″,B受到的摩擦力为f″,因B对桌面的压力是整体对桌面压力的一半,所以由f=kFN(FN为木块与桌面间压力)知,f″=f=×10 N=5 N,B受到A的推力F″以及摩擦力f″平衡,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A对B的推力F″=f″=5 N.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