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1.1二次函数(第1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1.1二次函数(第1课时)(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01 13:2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沪科版第21章二次函数第1节
课题:21.1二次函数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以后,进一步学习的函数知识。二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研究的最后一个具体的函数,也是最重要的,在历年来的中考题中占有较大比例。同时,二次函数和以前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进一步学习二次函数将为它们的解法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并使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而本节课的二次函数的概念是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是为后来学习二次函数的图象做铺垫。所以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以后,进一步学习函数知识。
能力基础:学生在八年级就首次接触了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研究函数的方法,具备初步探究函数问题的能力。
考情播报:
1.二次函数的定义和应用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
2.常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等知识交汇命题;
3.题型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属于中档题,有时也会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属于中高档题。
课时课题:二次函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根据实际问题可以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经历二次函数概念的探索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二次函数概念的探究与理解。
教学难点:对二次函数模型的掌握。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问题解决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提出问题:
问题1:二次函数的概念中明确体现了三点: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幂是2 ③关于自变量的代数式为整式,对于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看起来满足三个条件,但是要特别注意二次项系数不为零的限制,培养学生要审清题目,善于挖掘题目中所隐含的条件。
问题2:在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中,为什么仅仅对二次项系数a有要求?对b和c的值没有限定呢?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函数?
2.我们已学哪些函数?
3.它们的形式是怎样的
(y=kx+b,k≠0;y=kx ,k≠0;)
【设计意图】复习这些问题是为了帮助学生弄清自变量、函数、常量等概念,加深对函数定义的理解.强调k≠0的条件,以备与二次函数中的a进行比较.
引入概念
例1、(1)圆的半径是r(cm)时,面积s (cm )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解:s=πr (r>0)
例2、用周长为2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场地面积y(m )与矩形一边长x(m)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解: y=x(20/2-x) =x(10-x) =-x +10x (0例3、某商场今年一月份销售额为50万元,二、三月份平均每月销售增长率为x.求三月份销售额y万元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解: y=50(1+x)
=50(x +2x+1)
= 50x +100x+50 (0教师提问:以上三个例子所列出的函数与一次函数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列出关系式,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出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联系: (1)函数解析式的两边均为整式(这表明这种函数与一次函数有共同的特征)。(2)自变量的最高次数是2(这与一次函数不同)。
(三)形成概念
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ax2+bx+c (a, b, c是常数,且a≠0)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
强调:1.关于x的代数式为整式.
2.自变量的最高次数为2.
3.二次项系数a≠0.
【设计意图】这里强调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其特征,为接下来的判断二次函数做好铺垫。
判断: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哪些不是二次函数?若是二次函数,指出a、b、c.
y=x
(4)y=(x+1) - x (5)y=x3+2x+1
【设计意图】理论学习完二次函数的概念后,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什么样的函数是二次函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
巩固概念
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的和是10cm。
(1)当它的一条直角边的长为4cm时,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2)设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Scm2,其中一条直角边为xcm,求S关
于x的函数关系式。
解: (1)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 4 × (10-4)=12 cm2
(2)S=x(10-x)
=-x +5x (0【设计意图】此题由具体数据逐步过渡到用字母表示关系式,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2.下列关系式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在运动时所能承受的每分心跳的最高次数b与这个人的年龄a 之间的关系为
b=0.8(220-a);
(2)圆锥的高为h,它的体积V与底面半径r之间的关系为
(h为定值)
(3)物体自由下落时,下落高度h与下落时间t之间的关系为
(g为定值)
【设计意图】此题注重了学科之间的渗透,让学生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
(五)拓展
1. 确定下列函数中k的值
(1)如果函数y= xk+2 是二次函数,则k的值一定是
(2)如果函数y=kxk2-3k+2+x+1是二次函数,则k的值一定是
(3)如果函数y=(k-3)xk2-3k+2+x+1是二次函数,则k的值一定是
【设计意图】此题着重复习二次函数的特征:自变量的最高次数为2次,且二次项系数不为0.
2.用长20米的篱笆,一面靠墙(墙长超过20米),围成一个矩形花坛,如图所示。设AB的长为x米,花坛面积为y平方米,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解: y= x(20-2x) = -2x +20x (0【设计意图】此题较前面一题稍微复杂些,旨在让学生能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让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到”。
(六) 小结思考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来谈本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小结的良好习惯,将知识进行整理并系统化。而且由此可了解到学生还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补充。
(七)布置作业
必做题:
1. 正方形的边长为4,如果边长增加x,则面积增加y,求y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吗?
2. 在长20cm,宽15cm的矩形木板的四角上各锯掉一个边长为xcm的正方形,写出余下木板的面积y(cm2)与正方形边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选做题:
2.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二次函数y=x2和y=-x2图象
【设计意图】作业中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实施分层教学,体现新课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另外补充第3题,旨在激发学生继续学习二次函数图象的兴趣。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概念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感受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以及二次项系数不为零的限定。这种教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了定义这个重点,体现了知识的纵向联系。
在二次函数的认识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问题串的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从而突破二次项系数不为零的这一难点。探究活动力求让每个学生有事可做,不仅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形成合作的品质。
板书设计
D
A
C
B
引入新课
例1
例2
例3
21.1二次函数
二、形成概念
1.二次函数的定义
2. 判断
三、练习
1.
2.
3.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