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语文园地二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秋天的美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四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
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可归结为两点: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学习写日记。
正如本单元四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那样,秋之美景,蕴含在生活中……
新课导入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作者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于1090年(元祐五年),是他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此诗托物言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劝告朋友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言“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要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全诗抒发了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意境高远。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是诗人身处异乡,触景生情之作。诗的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本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秋天的雨》是陶金鸿所写的抒情散文,这篇文章抒情意味很浓,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贴切地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了感染力,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展现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是毕国瑛。这篇课文通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本篇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让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
新课:
回顾可知新,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课本,一起去看看语文园地给我们安排了什么样的精彩内容……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交流平台,和
同学交流,说说你有什么样了不起
的发现?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分小组完成下面的活动,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会这样做......
查字典
联系上下文
查阅讲解书
跟同学谈论
请教老师
结合生活实际
换词法
1、这些书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例句
联系上下文
凌乱:排列得不规则。不整齐,没有秩序。
2、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换词法
愉快:高兴;兴奋。快意;舒畅。
3、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查字典
明朗:明亮晴朗。
朗:晴朗
明:明亮
上面这些方法你都学会了吗?希望小朋友们以后学习新课文时可以试着不查工具书理解词意,然后对照词典检查。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语句段运用,和
同学交流,说说你有什么样了不起
的发现?
语句段运用
语句段运用
词句段运用
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下面加点词语意思的?
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想一想
联系上下文
憧憬:期待、向往、希望。
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
联系上下文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害怕;心神极为不安。
我发现:这些带点的词语都是以“忄、心”作为偏旁,都与心情有关,我们可以借助偏旁,并联系句子的意思来理解这两个词语。
试着理解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你用什么方法理解呢?
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
吓得目瞪口呆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连乌鸦麻雀的叫声都没有。乏指什么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人们默不做声
词句段运用
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炎热 夏日炎炎
凉爽 秋高气爽
寒冷 冰天雪地
春暖花开
草长莺飞
百花争艳
鸟语花香
春意盎然
姹紫嫣红
春
夏
骄阳似火
艳阳高照
挥汗成雨
炎炎夏日
烈日当空
绿树成荫
秋
果实累累
春华秋实
层林尽染
五谷丰登
秋风习习
金桂飘香
秋高气爽
冬
冰天雪地
鹅毛大雪
白雪皑皑
滴水成冰
傲雪凌霜
寒冬腊月
岁寒三友
请同学们仔细欣赏书写提示,和
同学交流,说说你有什么样了不起
的发现?
书写提示
书写提示
书写提示
狂
票
排
寒
假
臂
盖
铺
横画要写得平稳,竖画要写得端正。横平竖直,字 就写得平稳端正。
试着学习下面的生字,谈谈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日积月累,和
同学交流,说说你有什么样了不起
的发现?
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 金桂飘香 层林尽染
五谷丰登 果实累累 春华秋实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秋天的,第一排和天气有关,第二排和植物的变化有关,第三排是秋天的丰收。
总结
学了本组课文,我们学习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也学会了很多新字词,让我们再次回顾课文,品尝学习的快乐吧!
hán lěng xié yáng bīn fēn
( ) ( ) ( )
一、看拼音写汉字。
随堂练习
寒冷 斜阳 缤纷 蟋蟀 震动 烙印
xī shuài zhèn dòng lào yìn
( ) ( ) ( )
远上寒山石径斜 写枫林
白云深处有人家 写枫叶特有的美
停车坐爱枫林晚 写山,写山路
霜叶红于二月花 写云,写人家
二、连一连。
炎热— 粗鲁— 关闭—
失去— 放弃— 苦—
放松— 薄— 减产—
丰收
清凉
温柔
打开
得到
争着
甜
加紧
厚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1.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仿写比喻句)
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真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造句)
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把下面的词语按照一定顺序重新排列。
一颗颗珍珠
四、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3.难道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用加点词语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秋天的雨》是陶金鸿所写的抒情散文,这篇文章抒情意味很浓,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贴切地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了感染力,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展现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3.《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是毕国瑛。这篇课文通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本篇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让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
4.《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 金桂飘香 层林尽染
五谷丰登 果实累累 春华秋实
六、日积月累·补全词语
1、积累好词、佳句。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摘抄在积累本上,并读一读。
2、说一说你最令你心动的文章。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交流平台
语句段运用
书写提示
日积月累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