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盛唐气象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盛唐气象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31 17:3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盛唐气象 导学案(无答案)
第一步:课前预习 探新知 要求及评价
【学习目标】1.归纳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识记曲辕犁、唐三彩等标志性成就。2.知道唐朝与吐蕃等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3.知道唐朝诗歌和书法领域的代表人物,理解其艺术特点。【学习重难点】重点: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和唐朝诗歌和书法。难点:唐朝与吐蕃等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相关要求】1、精神饱满、充满自信、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大胆发言。2、主持形式:单人 主持人安排:课代表【课前预习】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改进的两个生产工具分别是 和 。2.手工业:①丝织业: 名冠天下;②制瓷业: 的青瓷、 的白瓷和闻名中外的 。3.商业:唐都长安既是当时中国 的中心,也是一座 的大都会。二、民族交往与交融1.吐蕃的首领叫 。2.唐太宗时,首领 统一青藏高原,定都 。3. 把文成公主嫁给了 。4.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是什么?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1.唐朝的社会风气 。  2.唐朝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影响, 盛行一时。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诗歌:成就最突出三位诗人: 、 、 。  2.书法:隋唐书法家中,最著名的是: 和 。书法特点分别是(1) ;(2) 。3.绘画:最著名的是: 和 。其中: 被尊称为“画圣”。 认知目标时,注意把握重点。1.课前自主预习,认真完成预习问题。2.主持人引领指正答案。
第二步:课内探究 深挖掘
具体探究活动 要求及评价
【激情导入 启思维】1.我眼中的唐朝:结合前面学习和课外了解,说说学生严重的唐朝。2.外国人眼中的唐朝: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对照的是那样的鲜明。中国呈现了繁荣、幸福和文艺活跃的景象远在任何同时代国家的前头。 ——韦尔斯《世界史纲》【自主学习 找重点】一、盛世经济的繁荣  1、阅读杜甫《忆昔》的诗歌,感受盛世经济的繁荣。  2、农业的发展:观察图片,了解曲辕犁和筒车;了解唐朝蔬菜的种植。感受唐朝农业的进步。  3、手工业:欣赏唐三彩、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  4、了解唐朝都城的建筑特色。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欣赏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塑像图片,讲述他们的故事。  2、以吐蕃为例简介唐朝时期的民族交往和交融,认识文成公主对汉藏友好团结做出的贡献,认识到我国悠久历史是有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3、思考:唐太宗为什么被人尊称为“天可汗”?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1、阅读材料,感受唐朝的开放和兼容并包。  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2、阅读材料,观察图片,感受唐朝开放体现的几个方面:政治、商业、艺术、生活习俗等。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千古吟诵的唐诗。思考两个问题:唐朝诗歌成就斐然得益于哪个皇帝的什么举措?你知道哪些唐朝诗人?2、结合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感受三大诗人不同的诗歌特色。【课内探究 共合作】1.曲辕犁改进的部位是什么?2.观察“筒车”的结构,说明它的灌溉原理。3.尺带珠丹“和同为一家”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4.唐朝三大诗人的诗歌特点分别是什么?两位画家的代表作分别是什么? 【问题1】1.联系以前,归纳总结。思考。小组展示。【问题2】小组探究,派代表回答。【问题3】归纳概括,文中标记
第三步:巩固拓展 提能力
具体活动安排 要求及评价
【课内练习 求巩固】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 http: / / image. / i 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7%FA%D4%AF%C0%E7&in=27778&cl=&lm=-1&pn=2&rn=1&di=41041811235&ln=245&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 \t "_blank ) ( http: / / image. / 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D%B2%B3%B5&in=24610&cl=2&lm=-1&pn=28&rn=1&di=47347822080&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 \t "_blank ) 图一 图二(1)图一中的工具的名称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2)图二中的工具的名称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3)这两件工具的出现,对当时的经济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达标测试 促提升】1.下图所示的农具创制在(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清朝2. 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的( )A.经济繁荣 B.政治清明 C.对外开放 D.文化昌盛3.唐代瓷器闻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  )A.唐三彩   B.白瓷 C.青瓷   D.景德镇瓷器4.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5.唐朝与吐蕃的第一个友好使者是( )A.怀人可汗    B.尺带珠丹C.骨力裴罗    D.松赞干布6.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里的“胡”是指( )A.西夏 B.辽 C.金 D.吐蕃7.“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幅对联称颂的是( )A.屈原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8.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材料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请回答:①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哪一时期的盛世景象 ②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哪一时期的战乱景象 ③对比材料一、二的内容,指出杜甫生活在唐朝的一个什么特殊时代。④杜甫写出以上诗句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结合教材内容及图片,找出关键信息,完成相关练习。达标要求:1.课内完成。2.在规定时间5分钟内完成巩固测试。3.组内核对答案,解决有困惑的题目。4.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