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怜悯是人的天性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2 怜悯是人的天性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31 15:5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第4课 怜悯是人的天性
文学常识储备
一、作者档案
【简历】卢梭(1712-1778),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追捕,避居瑞士、普鲁士、英国,1778年在巴黎逝世
【作品】《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二、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本书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在性质上,这是一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在这本书里,卢梭已经发现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进步与落后)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他认为贫困和奴役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唯一基础上的。人在未开化的自然状态中,本来是平等的;可是当人们力求生活完善化,争取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时,人类则既在进步,又在退步,因为文明向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就向前进一步。到了专制暴君统治之下,不平等就发展到极端,到达顶点;这个顶点同时就将成为转向新的平等的起因和基础。这种新的平等,按照卢梭的看法,是更高级的、基于社会公约的平等。这些思想是可贵的。但卢梭的这些可贵的民主思想和辩证思想始终是与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本书就是他隐避森林深处沉思默想之所得。
三、相关知识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语言自主梳理
一、读准字音
1.单音字
(1)捐弃(juān)     (2)约束(shù)
(3)霍布斯(huò) (4)禀性(bǐng)
(5)嗜血(shì) (6)汲汲(jí)
(7)摒弃(bìng) (8)熏陶(xūn)
2.多音字
(1)着 (2)埋
(3)禁
二、写对字形
1. 2.
3. 4.
三、积累词语
1.理解辨析
(1)权利·权力
权利: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与“义务”相对。权力:①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②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情境选词] ①在我国,男女享有同等的权利。
②在封建社会里,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2)派生·衍生
派生:从一个主要事物的发展中分化出来。衍生:演变发生。
[情境选词] ①一件优秀的艺术品在被社会欣赏的过程中能激发出、派生出不少思想。
②我们的思想价值决定着我们的生活价值,因为生活是思想衍生出来的!
2.明确词义
(1)混为一谈:                                    
(2)无拘无束:                                    
(3)感同身受:                                    
(4)无动于衷:                                    
(5)设身处地:                                    
(6)充耳不闻:                                    
(7)若无其事:                                    
[答案] (1)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2)形容自由自在,没有限制,不受约束。(3)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4)指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5)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境地。指站在别人的处境替别人着想。(6)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7)形容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或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的样子。
[情景呈现]
1.我们不能把这两件无关的事情混为一谈。
2.灾区人民的悲惨遭遇,使我感同身受,仿佛一座大山一直压在我的胸口,让我彻夜难眠。
3.你要设身处地地为老师想一想,他们每天和我们一起出操、上课,晚上还要备课,批改作业,他们为了什么?
4.群众的呼声,我们岂能充耳不闻?
整体把握
【任务设计】
1.文章的核心论点是什么?
答:                                    
                                    
[明确] 怜悯是人的天性。
2.梳理文章的论证脉络。
答:                                    
                                    
                                    
                                    
[明确] ①首先从在自然状态中的人谈起,引出“邪恶”和“美德”的话题。话题的引出,为下文展开论述做好了准备。
②然后批驳“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摆出观点。
③最后指出怜悯心的作用。
3.任务小结
4.文章主旨
《怜悯是人的天性》批驳了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作者指出野蛮人不是恶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这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
作者还认为人类的种种社会美德全都是由怜悯心派生出来的,这种怜悯之心在自然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更真切。作者肯定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
重点突破
研读内容,把握观点
【任务导引】
文章围绕“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核心论点,一步步展开论述。
【任务设计】
1.卢梭所说的“怜悯心”指的是什么?
答:                                    
                                    
                                    
[明确] 卢梭认为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自爱心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具有的原始的、内在的、先于其他一切的自然产生的欲念。怜悯心可以由人的自爱心扩大到爱他人,爱人类,使人产生仁慈、宽大等人道精神。怜悯心指代的是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
2.请分条概括《怜悯是人的天性》所表达的观点。
答:                                    
                                    
                                    
[明确] ①在自然状态中的人似乎彼此间没有任何道义上的联系,既无邪恶之心,也无为善的美德。
②欲望是社会造成的,使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
③怜悯心是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具有的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
3.从文章第二段来看,霍布斯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答:                                    
                                    
                                    
[明确] 霍布斯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在他眼中,人生来就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从来不对他的同类效劳,以为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
4.如何理解“这是纯粹的天性的运动,是先于思维的心灵的运动”这句话的含意?
答:                                    
                                    
                                    
[明确] 这里是就怜悯心而言的,作者认为,怜悯心是一种天然的力量,要早于思维的心灵运动而产生,这种力量是原始的,即使是最败坏的风俗也难以摧毁。怜悯心是一种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思维。
5.作者写《蜜蜂的寓言》中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答:                                    
                                    
                                    
[明确] 故事中的被囚禁的人作为陌生人,虽然与当事人不存在任何特殊性关系,而且孩子的安危与他的自身利益也没有切实关系,但他却由于目睹孩子的痛苦而自然而然地产生巨大的悲伤之感,并因不能一伸援手而难过。这里伸出援手并不是想要得到感激或赞美,只是出于对受害者难以抑制的强烈的怜悯之心。这有力地证明,怜悯心是人类最普遍的天然的美德,是人的天性,具有强大的力量,为下文阐述其作用张本。
6.从文章倒数第二段来看,自爱心是怎样产生的?它与怜悯心有何不同?
答:                                    
                                    
                                    
[明确] 作者认为,自爱心是在理智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主要是关心自我,使自己远离一切使其感到为难和痛苦的事物。自爱心引导人肯定自我价值,追求自由。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怜悯心,使人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关爱世界。
7.文章最后一段指出了怜悯之心的哪些作用?
答:                                    
                                    
                                    
                                    
[明确] ①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②不仅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而且还可以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③在训导人们方面,强调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的原则。
分析论证
【任务导引】
本文结构上破立结合。作者在批驳霍布斯的观点的同时,及时阐述自己的结论,边破边立,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观点。
【任务设计】
8.简述第一段的行文思路。
答:                                    
                                    
[明确] 首先说在自然状态中的人既无邪恶之心,也无为善的美德,提出“邪恶”与“美德”的概念。接着从生理意义上解释“邪恶”和“美德”:把对保护自己的生存有害的品质称为邪恶,把对保护自己的生存有益的品质称为美德。指出最不反抗天性的冲动的人是最有美德的人。然后通过层层设问,将“文明人”与“美德”和“邪恶”联系起来,提醒人们思考:处于自然状态中和处于被动状态中,哪一种更幸福。
9.卢梭是如何评价霍布斯的观点的?运用了什么方法对他的看法进行了批驳?
答:                                    
                                    
                                    
[明确] 卢梭认为,霍布斯对人性的解释着眼点是错误的,他把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他还忽略了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这种事实。卢梭在批评霍布斯观点时主要运用了逻辑推理中的归谬法。
10.试分析第二段是如何运用破立结合进行论述的。
答:                                    
                                    
                                    
[明确] 首先树立批驳的靶子,“我们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唯一的主人”;进而指出其错误认识的实质,“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随后进行逐级批驳,“霍布斯没有看出……”“霍布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这是“破”。然后,在这些批评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怜悯心是人类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这是“立”。
11.作者在谈论怜悯心会派生出许许多多的社会美德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                                    
                                    
                                    
[明确] 文中以“在旁边观看的动物”为例,运用类比的方法,指出愈是对受难的动物的痛苦感同身受,它的同情心、怜悯心愈是强烈。
鉴赏语句,品味语言
【任务导引】
卢梭用优美而富有激情的文笔描绘自然状态中的人的“怜悯心”,并运用类比联想的方式举出实例,从而正面论述“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中心论点。
【任务设计】
12.品味鉴赏下面的语句。
(1)我们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因为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便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便认为人是邪恶的……
答:                                    
                                    
                                    
[明确] 先亮出观点:不可像霍布斯那样。接着运用两个相同的句式“因为人……便认为……”,列举霍布斯的错误认识。用简约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句式整齐,语言简洁、有力。
(2)他看到的这件事情虽与他个人无关,但他心中的感受是何等悲伤啊;目睹这种情景,而自己却不能对晕过去的母亲和垂死的孩子一伸援手,他难道不难过吗?
答:                                    
                                    
                                    
[明确] 援引事例,发挥想象,由一个事例而想到了人性最柔软最本真的“怜悯心”。“何等”即“多么”,表示程度之深;“难道不难过吗?”反问句式,表示难过至极。
合作探究
【任务设计】
教育学家孟子和卢梭都主张人性本善,其核心思想一样吗?请结合史料加以探究。
答:                                    
                                    
                                    
[明确] 既有相似点,也有区别。
①孟子的性善论是一种有限定的性善论,强调了善的社会习得和对教育的依赖。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孟子认为人性是指“仁义礼智”之类道德属性。另一方面,“我固有之”的“仁义礼智”归根结底也是人类学习的结果。人性的善是人类学习的结果,是人类缓慢进化的结果。
②卢梭同孟子一样,都认定教育与学习是人所必需的,教育与学习必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发扬人的自觉。卢梭强调,在人的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卢梭认为人类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而在长大之后所需要的东西,全都由教育赐予,而人的本性又是善良的,因此,只要能让人的本性得到自然发展,人就必然趋向于善。
文章深刻富有理趣
【课内挖掘】
两篇文章都蕴含着理性的探索精神和深刻的人生智慧,又体现出深挚的人文关怀,富有理趣。
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深刻”“理趣”在高考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近年来,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深刻”这一要求备受人们关注。“深刻”意为: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可见,只有提升作品的理性空间,才会使我们的文章深刻、高远,给读者带来思维震撼,产生审美效果。
【技巧指导】
1.化虚为实,天然蕴理,富有启发
贾宝玉评论大观园时曾说过一句极有见识的话:凡美都必须“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那么在高考中要写出理性美文就该将理趣蕴于天然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去除雕饰,自然天成。清代的张问陶说,“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许多抽象的道理或情绪,只有化虚为实,隐于天然之中,才能将情理含蓄隽永地呈现出来,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2.否定命题,深入本质,有所超越
新颖的立意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已有定论,难以有更深刻的看法。其实只要我们换个角度,否定命题,运用逆向思维,就会进入一种“柳暗花明”的境地。而我们写文章也应懂得在逆向的基础上深入思索,使我们的观点上升到较高的层次。
3.辩证有度,多维解读,渗透理性
要深入地论述清楚一个道理,就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从不同角度客观全面地分析事物。只有综合权衡,多维解读,才能全面看待问题,真正将一个观点阐述透彻。
4.联系发展,溯因问果,层递有致
哲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叶子,因而事物虽不相同却都可以普遍联系起来。我们分析事物时要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学会由此及彼地分析事物。同时,由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发展变化的,我们又要结合发展的观点。这种联系及发展的观点会引导思路不断向纵深发展,溯因问果,引导说理不断深入。
【学以致用】
以“归零”为话题,运用上述方法,写一段富有理趣的文字。
答:                                    
                                    
                                    
[参考示例] 人生真的可以归零吗?于丹在《庄子·心得》一书中曾说,我们常常抱怨走的弯路太多,可是若没有先前走过的弯路,又怎么会站在现在的位置回望过去呢?的确如此,在失败痛苦之后,我们常常想到抛弃过去重新开始。但是,过去真的该完全抛弃吗?很喜欢佛家的一句禅语,“夺人不夺境”,意思是痛苦和烦恼会搅得你心烦意乱,但经历痛苦后所达到的境界却是不同的。人生恰是如此,在遭遇挫折时我们不要总想着从零开始,要学会在已有的经验教训上起步,拓宽生命的道路。无法归零不是找不到起点,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攀登,寻找生命的出口。
关联与比较
《修辞立其诚》强调为文为人要“真”,《怜悯是人的天性》认为人的天性为“善”,两篇文章都涉及立身处世的原则问题。请联系文章,谈谈你对人性的理解。
答:                                    
                                    
                                    
[示例] 我赞同“人性本善”的观点。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卢梭也认为,怜悯是人的天性。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同情弱者,愿意伸出手去帮助弱者,这是最具有普遍性和说服力的“人性本善”的明证。我认为,人类之所以能不断进步,不全是因为劳动,还因为都怀着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因为人类能够互爱。而互爱的前提,便是人之善。当然,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性善”与“性恶”的争论,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霍布斯也认为人天生是恶的。不管这种争论的声音有多么响亮,还要持续多久,我始终坚信,人是向真向善的,人类理应沿着真善美的道路,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