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桐城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测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桐城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测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2-31 14:0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桐城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测试
生物试卷
1. 如图所示的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原核细胞中b、c过程同时进行
②人体细胞中,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会发生e、d过程
③真核细胞中,a过程只能在细胞核,b过程只发生在细胞质
④a、b过程都以DNA为模板,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都有酶参与反应
⑤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tRNA,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氨基酸
A. ①⑤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⑤
2. 将1个含14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5N-DNA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将DNA加热处理,使双螺旋解开形成单链,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试管中出现两种条带,14N条带占,15N条带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将提取的DNA分子进行离心,也将出现两种条带
B. 子代共8个DNA分子,其中2个DNA分子含有14N
C. 该实验不可用于探究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
D. 加热处理会破坏DNA分子的磷酸二酯键
3. 人的多种生理生化过程都表现出一定的昼夜节律。研究表明,下丘脑SCN细胞中PER基因的表达与此生理过程有关,其表达产物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如图1为相关过程。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垂体细胞也含有PER基因,图2过程的原料为脱氧核苷酸
B. 图3中核糖体沿着mRNA从右往左移动
C. 由图3可知,决定“天”氨基酸的密码子为CUG
D. PER蛋白浓度过高时,会进入细胞核中调控PER基因的表达
4. 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如图所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B. 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A、B、C、F四组
C. F组可以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
D. F组中分离得到的S型菌的遗传信息与B组和D组中的菌均有差异
5. 下列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方案
A 已知某遗传病为单基因遗传病,欲调查其遗传方式和发病率 在患者家系中调查遗传方式,在自然人群中调查发病率
B 已知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欲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 自交,观察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C 已知在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褐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欲判断其显隐性 分别让多对褐色鼠和褐色鼠杂交、多对黑色鼠和黑色鼠杂交,观察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D 已知鸡的毛色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欲通过一次杂交判断控制毛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性染色体上 让隐性母鸡与显性公鸡杂交,观察子代公鸡和母鸡的表现型
A. A B. B C. C D. D
6. 西瓜消暑解渴,深受百姓喜爱。某生物兴趣小组欲利用西瓜的品种甲和品种乙培育无籽西瓜。已知西瓜的染色体数目2n=22,胚乳是由父本产生的一个精子和母本产生的两个极核(极核遗传物质与卵细胞核的遗传物质相同)融合而产生。如图是相关育种流程图,①②③④⑤代表相应的过程,甲乙丙丁分别为育种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育种方式结合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和花药离体培养技术
B. 甲乙丙丁四种育种方式培育出的无籽西瓜均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 过程②⑤均不需要品种乙的花粉刺激就能得到无籽西瓜
D. 过程①④用到的试剂是秋水仙素,过程③用到的试剂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7. 20世纪中叶开始,科学家不断通过实验探究遗传物质的本质,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生物学领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______,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______。
(2)为了探究某新型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还是 RNA,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Ⅰ、碱基组成:检测病毒的碱基种类。使用该方法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
Ⅱ、结构:绝大多数 DNA 是双螺旋结构,RNA 是单链结构,依据这一差别,如果 ______等于 1,则可初步说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双链 DNA;如果该比值不等于 1,则可初步说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Ⅲ、放射性同位素: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该实验可设置 2 组进行相互对照。培养宿主细胞时,培养基中需要分别加入 ______;之后用被标记的活宿主细胞培养病毒,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病毒的放射性。
8. 科学家研究发现,细胞内脂肪的合成与有氧呼吸过程有关,机理如图l所示。
(1)据图1可知,蛋白A位于______(细胞器)膜上,Ca2+进入该细胞器腔内的方式是______。Ca2+在线粒体基质中参与调控有氧呼吸的______阶段反应,进而影响脂肪合成。
(2)脂肪在脂肪细胞中以大小不一的脂滴存在,据此推测包裹脂肪的脂滴膜最可能由______(填“单”或“双”)层磷脂分子构成。
(3)棕色脂肪组织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其线粒体内膜含有UCP2蛋白,如图2所示。一般情况下,H+通过F0F1ATP合成酶流至线粒体基质,驱动ADP形成ATP,当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H+还可通过UCP2蛋白漏至线粒体基质,此时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速率将______,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______能所占比例明显增大,利于御寒。
(4)蛋白S基因突变后,细胞中脂肪合成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9. 玉米籽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1。
(1)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用植株A进行自交实验获得F1,若F1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 ,则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若F1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 ,则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
(2)若植株A中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以植株A为父本进行测交产生图2所示个体植株B,其变异类型为 ______ ,请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植株B产生的原因 ______ 。
(3)若图2的植株B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其能产生的精子种类及比例为 ______ ,与正常白色籽粒玉米(为母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 。
10. 如图表示在生物细胞内发生的一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过程发生在 ______(填“原核细胞”或“真核细胞”)中,参与图甲过程的酶是 ______。
(2)图乙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______。图中②的分子比③的分子 ______(填“大”或“小”)得多,图中③的G和C的数目是否相等?______。
11. 1982年9月,CDC(美国疾控中心)正式提出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或艾滋病)的概念;1986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其病原体统一命名为HIV(艾滋病毒)。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导致新型肺炎的病原体命名为2019-nCoV(简称新冠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如图所示,图表示艾滋病毒和新冠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过程(①~⑥代表生理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新冠病毒体内,基因是指 ______。
(2)④过程需要 ______的催化,②③过程所需要原料是 ______。写出艾滋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遗传信息流动途径 ______。
(3)新冠病毒的+RNA含有30000个碱基,若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60%,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需要碱基G和C共 ______个。
12. 三体是染色体数目变异中的一种,与正常个体相比,染色体多一条,如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细胞内有三条21号染色体。某自花传粉植物的体细胞中含有7对同源染色体,研究人员培育出7种染色体组成的三体植株(均为显性纯合子,可育)和三倍体植株。三体植株的三条染色体,任意两条染色体配对后分离进入不同配子,第三条随意进入配子中。
(1)从变异类型来看,三体植株和三倍体植株属于 ______变异。
(2)对于上述8种变异植株来说,三倍体植株不育的原因是 ______;7号三体植株(7号染色体有3条的植株)产生的染色体正常与异常配子的比例是 ______。
(3)该植株的花色有红、白两种,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请用上述变异植株和二倍体白花植株设计较为简便的杂交实验,以确定白花基因a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假设同源染色体为四条的植株,存活率与二倍体相同)(写出杂交方案,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到相应答案)。
杂交方案:______。
实验结果与结论:______。
如图所示,为研究玉米Y基因在逆境胁迫应答中的重要作用,科研人员做了如下研究。
(1)提取玉米细胞的mRNA在 ______的催化下获得 cDNA,根据Y基因的序列设计 ______进行PCR扩增,获得Y基因。
(2)将获得的Y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PF基因)连接构建融合基因,在BamH I酶的作用下插入质粒(见图1)的 ______切点,再利用 ______酶构建重组质粒,通过 ______法将该重组质粒导入玉米细胞中,获得Y基因过表达的转基因玉米植株。
(3)用显微镜观察转基因玉米叶片细胞,发现发出绿色荧光的区域与玉米的细胞核位置重叠,说明 ______。为研究Y基因的作用,科研人员测定了Y基因的表达特点(如图2和图3),推测后续实验中应选用的实验材料及其处理是 ______。
(4)结合本实验的研究结果,提出改良盐碱的可行性地措施 ______。
13. 答案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
(1)DNA DNA或RNA
(2)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而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 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 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尿嘧啶、胸腺嘧啶
8.【答案】
(1)内质网 主动运输 第二
(2)单
(3)降低 热
(4)钙离子吸收减少,丙酮酸生成柠檬酸受阻,柠檬酸减少
9.【答案】
(1)黄籽粒:白籽粒=1:1 全为黄籽粒
(2)染色体(数目)变异 植株A在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中9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3)T:t:tt:Tt=1:2:1:2 黄籽粒:白籽粒=2:3
10.【答案】
(1)原核细胞 RNA聚合酶
(2)核糖体 大 不一定
11.【答案】
(1)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2)逆转录酶 核糖核苷酸 RNADNARNA蛋白质
(3)24000
12.【答案】
(1)染色体(数目)
(2)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1:1
(3)方法一杂交方案:让7号三体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方法二杂交方案:让7号三体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得到F1,F1与白花植株测交,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方法一实验结果与结论:如果F2中红花与白花为3:1,则控制花色的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如果F2中白花植株占,则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
方法二实验结果与结论:如果子代中红花与白花为1:1,则控制花色的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如果F2中白花植株占,则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
13.【答案】
(1)逆转录酶 (特异性)引物
(2)BamH I DNA连接 基因枪
(3)Y基因的表达产物在细胞核中(Y蛋白是核蛋白) 常温(条件下)NaCl处理玉米叶片24小时
(4)利用转Y基因植物,改善盐碱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