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九年级上册(部编版)
第一单元期末复习
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复习
1
复习导入
世界古代史总体发展特征: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日本大化改新、西欧法兰克王国改革)。
两大古代文明类型:东方大河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恒河和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西方海洋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
两种文明交流方式:暴力冲突(亚历山大东征、希波战争)、和平交流(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马可·波罗访华)。
三大世界性宗教:佛教(诞生于古印度)、基督教(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伊斯兰教(诞生于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
01
世界古代史:思维导图
复习目标(世界古代史第一单元)
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的文明。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古代亚非文明
世界古代史第一单元时间轴
一大宗教
三大古国
五大成果
佛教。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
金字塔、象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阿拉伯数字。
主题线索
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整体感知
观察角度:大河流域、中纬度等。
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他们分布有什么特点?
古埃及 古印度
古巴比伦 中国
维度:20N——40N 大河流域
水源丰富,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气候适宜,适合原始农业发展。
非洲(北非)尼罗河流域—古埃及
亚洲(西亚) 两河流域—古巴比伦
亚洲(南亚) 印度河流域—古印度
亚洲(东亚) 黄河流域—中国古代
02
知识点1 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发源地
发展 历程
文明 成就 太阳历;象形文字( );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木乃伊制作中发展起来的解剖医学
地位
人类历史上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文明:天文学、数学、医学
如:太阳历、象形文字、木乃伊等
埃及规模最大的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含义
象征
代表
意义
评价
法老统治:奴隶制君主专制
法老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被认为是“神之子”
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
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是国王法老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胡夫金字塔
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积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消极:是法老残酷奴役埃及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它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02
知识点2 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
1.地理、自然
2.文明历程
3.文明成就
建筑:金字塔-权力的象征
文字:象形文字
历法:太阳历
医学:木乃伊
政治:君主专制制度——法老统治
前3500年,小国家
前3100年,统一国家
(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
图特摩斯三世
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王国
兴起:
发展:
灭亡:
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1、“两河”是哪两河?
2、两河流域地区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
阿拉伯沙漠
伊朗高原
波斯湾
小亚细亚山地
知识点3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02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思考:两河流域位于亚欧非“十字路口”的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会带来哪些影响?
没有屏障可守,容易遭受入侵,战乱不断
知识点3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02
古代两河流域王国更替概况:
苏美尔人:(最早建立一批城市国家,乌尔王朝,两河流域古文明的奠基者)
阿卡德人:(首次统一两河流域)
苏美尔人:(乌尔第三王朝)
阿摩利人:(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时期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最辉煌时期)
亚述人: (亚述帝国,历史上最残暴的国家之一)
迦勒底人(新巴比伦王朝)
知识点3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02
02
知识点3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发源地
文明成就
发展概况
“美索不达米亚”;新月沃地;伊甸园
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阴历:确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称和7天1周的规定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和阴历;60进位制计数法;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新巴比伦王国修建的空中花园(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制定者
目的
内容
地位
意义
君权神授
汉谟拉比
太阳神
汉谟拉比(公元前18世纪)
巩固统治,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1)等级严格: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
2)奴隶制发达:家庭奴隶制为一大特征
3)商品经济活跃:对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作出规定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的成文法典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02
知识点4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用楔形文字记载;文献内容表明严格保护奴隶主利益和商品经济的活跃
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
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
太阴历
1年分为360天,12个月(6个月有30天,6个月有29天,共354天,几年中加入一个闰月),1月划分为6周,顺应月亮的盈亏,1天分12个双子时,再分60双分钟
引申出数学上的六十进位法和十二进位法(时钟、手表、鸡蛋),把圆周分为360°,双重计数法
使用轮子—发明货车、战车
星座图 ,精确计算日食、月食
勾股定理
数、数位
拱顶建筑
古代两河流域科技成就
楔(xiē)形文字(钉头文字)
(1)发明:公元前3100年前,苏美尔人发明并使用。
(2)特点:书写笔画的形状酷似木楔或钉子。
(3)书写材料:用芦秆、木棒或骨棒压刻在粘土泥板上,都是就地取材。
(4)历史价值: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1894~前1595)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距今约5000前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在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同时建立了一座宏伟的古城,颁布了第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流传最早的文化是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
前3500年出现小国
前2400年实现逐步统一
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
前7世纪末到6世纪前期新巴比伦王国
前4000
前2000
公元元年
古代两河流域兴衰史
前3000
前1000
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灭亡
古代巴比伦文明-两河流域
1.地理、自然
2.文明历程
3.文明成就
文字:楔形文字
政治:君主专制制度
前3500年,小国家 (苏美尔人)
前24世纪,统一国家
前18世纪--
汉谟拉比,完成统一都巴比伦城
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西亚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律法:《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
亚述帝国
新巴比伦王国
兴起:
发展:
灭亡:
鼎盛:
古代印度是个地理概念,指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等国。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02
知识点5 古印度文明
古代印度社会 发源地
发展概况
文明成就
哈拉帕、摩亨佐 达罗遗址
首都华氏城是当时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
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佛教;以《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为代表的梵文史诗
古印度的主要文明成就
阿拉伯数字
佛教
种姓制度
梵文史诗
02
知识点5 古印度文明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婆罗门(第一等级)
吠 舍(第三等级)
刹帝利(第二等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祭司贵族
国王、武士、官吏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掌握神权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级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梵天
02
知识点6 种姓制度
被排除在种姓以外: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首陀罗 Sudra
吠舍 Vaisya
刹帝利
Ksatriya
婆罗门
Brahman
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
特权等级(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特点:
1、各个等级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限森严,贵贱分明,甚至不能共食、共住。
2、下层等级最受鄙视。首陀罗和贱民被压在古印度社会最底层,受到统治阶级的折磨、压制和剥削。
影响: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思考:观察图示,说说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影响及实质?
知识点6 种姓制度
02
实质:维护奴隶主利益的等级制度
如何评价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利与弊各是什么?)
合作探究
(利)
知识点6 种姓制度
02
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重要文明成果,在当时它暂时维护了社会秩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是,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不可逾越。这种界限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严重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弊)
时间 诞生地
创始人 教义 传播 时间 路线 影响 西汉末年-通过丝绸之路传入
唐朝-玄奘西行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公元前6世纪
北印度
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
(1)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主张“众生平等”
(2)宣扬“忍耐顺从”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公元前1世纪,佛教传到中国内地
北传:印度-中亚-中国新疆-中国内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往南:锡兰(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适应了当时其他种姓反对婆罗门特权的要求,同时吸引了受压迫的下层民众,因此在印度社会迅速发展,后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知识点6 种姓制度
02
1、佛教的创立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迦族的王子。据说,他看到走投无路的乞丐、痛苦不堪的病人、暴露于荒郊的尸体时,心灵受到极大震撼,感到人生皆苦,于是下决心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道路。他离家修行,后来创立佛教,被尊为“佛陀”。
释迦牟尼
知识点7 佛教
时 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因果报应”
3、佛教的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2.佛教的发展与统治者当局的关系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由于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因此,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古代印度(公元前3世纪)
中亚
中国
(公元前1世纪)
东南亚
朝鲜
日本
3.佛教的传播
时间 诞生地
创始人 教义 传播 时间 路线 影响 西汉末年-通过丝绸之路传入
唐朝-玄奘西行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北印度
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
(1)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主张“众生平等”
(2)宣扬“忍耐顺从”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公元前1世纪,佛教传到中国内地
北传:印度-中亚-中国新疆-中国内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往南:锡兰(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适应了当时其他种姓反对婆罗门特权的要求,同时吸引了受压迫的下层民众,因此在印度社会迅速发展,后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知识点7 佛教
合作探究
结合佛教的思想和主张,说说为什么佛教既能深得广大中下层人民的支持,又能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纷纷定为国教,成为世界著名文明成果,得以广泛传播?
一方面,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主张“众生平等”,破除种姓的等级界限,因而深得中下层民众的支持;同时佛教宣扬因果报应,提倡禁欲修行,寻求自我解脱,使当时苦难的大众能从精神上摆脱痛苦,也是获得中下层民众支持的原因。
另一方面,佛教提倡禁欲修行,寻求自我解脱,主张忍耐顺从,也就是放弃了与统治阶级的斗争,这些有利于统治者对广大民众的统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有的统治阶级后来就把佛教定为国教,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知识点6 种姓制度
02
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恒河流域
1.地理、自然
2.文明历程
3.文明成就
宗教:佛教
政治制度:种姓制度
前23世纪-前18世纪
早期文明:哈拉帕、摩亨佐·达罗
前1500年,雅利安人建立国家
前4世纪:孔雀王朝达到鼎盛
南亚
印度河流域
02
知识拓展 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名称 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
地理位置
发源地
文明成果
共同点 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象形文字等。
亚洲西部。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
亚洲南部。
印度河流域。
梵文、佛教、阿拉伯数字等。
亚洲东部。
黄河、长江流域。
甲骨文、青铜器等。
兴起于大河流域:水源丰富,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气候适宜,适合原始农业发展。建立起奴隶制度等。
东方文明
发源于大河流域(大河文明)
以农业为主
古中国文明
古印度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古埃及文明
核心素养培养
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02
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原因: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02
核心素养培养
:比较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和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异同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相同点 创造者 概念 影响 不同点 书写工具
字的外形
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创造的。
都是用图形来表示事物或概念。
都影响深远。古代埃及象形文字成为世界通用的字母文字的源流之一,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对西亚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写在纸草上,或刻在石碑、石柱、木头上
用黏土制成的半干的泥版做书写材料,把文字用芦秆或木棍刻在泥版上
把图形保留到底。
线条由粗到细,形状很像木楔
02
易混易错
(1)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发明的,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
(2)《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不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典。
(3)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国王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而非第一等级婆罗门。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大河文明
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
奴隶制度
的象征
佛教
02
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原始农业发展
第一单元 亚非文明古国 单元小结
1、(2019·四川绵阳)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从来没有中断的文明是
C
真题演练
2.(2020年湖南张家界)通过“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等关键词,可以联想到的文明古国是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代中国
B
3、(2020年江苏常州)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形象地把古埃及文明称为“尼罗河的赠礼”。这主要是由于尼罗河流域
A.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B.适合于农业耕作
C.民主政治起源较早 D.有利于建金字塔
4、(2019年四川南充)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以下不属于古代亚洲文明的是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佛教 D.秦始皇陵兵马俑
B
A
5、(2020年湖南郴州)2018年9月在印度海德拉巴,一位印度父亲(吠舍)为了阻止女儿嫁给-位达利特(贱民)男孩,在光天化日下袭击了他们,并残忍地砍掉了女儿的手。导致这幕悲剧发生的原因是印度社会遗留的
A.种姓制度 B.采邑制度
C.四等人制 D.农奴制度
C
6.(2019·广东深圳)《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该法典主要维护
A.外邦人的利益 B.奴隶的利益
C.奴隶主的利益 D.法老的利益
A
7、(2020年江苏盐城)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项基本能力。根据以下信息判断,学习内容应是
①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②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入中国
③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④创始人被人们称为“释迦牟尼"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B
8.(2019·山东青岛)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属于亚洲人民创造的有
①金字塔 ②佛教 ③帕特农神庙 ④长城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