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高中 青衣花旦之别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高中 青衣花旦之别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1-01 21:0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识旦角---青衣花旦之别》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与戏剧表演
2、年级: 高二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音乐出版社
4、学时数10分钟
5、实用的教学工具:课件,多媒体教室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视听结合以及做对比,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进一步了解京剧行当角色的不同。
(2).知识目标:通过教师教授和比较,欣赏青衣花旦的选段,了解青衣和花旦虽是旦角,却有不同的人物和性格。
(3).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京剧感受力和鉴赏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2、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陌生,在此之前上过了关于京剧的内容,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用不同角度去了解青衣和花旦的区别。难点是激发学生对戏曲音乐的兴趣,对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
3、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选修模块《音乐与戏剧表演》第六节的拓展课,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京剧的一些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是学习京剧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对京剧方面的知识参差不齐,来自城市的学生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对京剧知识略有了解。而有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对音乐知识缺乏了解,更是缺乏对戏曲音乐的兴趣。但是高二年级学生的又有着很强的求知欲,也有很好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在本节课之前我已经上过有关京剧的四大行当的内容,这节课是京剧知识的一个拓展课,通过本节课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京剧的人物。
5、教学策略及方法分析: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为此,本课利用视听结合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教学重心放在艺术实践之中,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提升理论知识和学习成就感。选择的教师讲授法,形象直观法,学生通过聆听、观看、模仿、讨论,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分析、判断、理解,大胆探究,自由创编动作表现音乐,感受身段在戏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教学手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与探究,使学生能通过更具体的音乐形象准确的感受和理解音乐。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鼓励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创新精神,强调探究、强调实践,将教学过程变为整合、转化间接经验为学生直接经验的过程,让学生亲身去经历、去感悟、去理解。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情景导入 1、播放歌曲:李玉刚《新贵妃醉酒》2、引出课题——青衣和花旦的区别 1、请同学们说一下看完视频后知不知道贵妃属于京剧里哪一个行当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了解什么旦角是什么样的人物。
2、直观欣赏 1、播放微课《青衣与花旦的区别》。 1、感受青衣和花旦不同的特点 1、《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要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采用直观教学法,以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通觉作用。2、微课内容片段,让学生从四个方面去感受青衣和花旦的区别
3、模仿学习 1、展示旦角的兰花指、兰花掌、云掌、亮相、跑圆台这几个动作。2、让学生模仿老师一起学习。3、请几个学生做做动作 1、观看老师示范的身段动作。2、大家动起来,一起模仿老师做身段动作。 1、在观看老师示范动作后,加强学生的观察学习能力。2、在对身段的几个动作的学习后,对京剧提起兴趣。3、在模仿表演中亲身体会到身段是戏曲表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学生对艺术的表现力。
4、拓展延伸 1、根据据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创编活动。2、请学生派出代表,根据我给的表现青衣的音乐配上身段动作。3、请学生现场创作两句词,用花旦的念白唱出来。 1、选择用所学到的身段动作去表现青衣这个人物形象特点。2、用念白唱出花旦的唱腔感觉,感受京剧魅力 1、充分调动了孩子们所有的感官,让他们在课堂上“动”起来,发展了孩子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建立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对戏曲的探究愿望。
5、讨论总结提高 1、提问学生(1)青衣和花旦的区别在哪里?(2)你认为如何将京剧进行传承。 1、分组讨论,最后每组派代表总结 1、为了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京剧的行当。2、中国的文化艺术历史,有着深厚的底蕴,我们要发扬光大。
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2、告诉学生相关的工具书和网站,让他们在课后继续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逐步积累戏曲有关的知识 1、跟着老师回想本节课的内容。2、在优美的歌曲《梦青衣》中离开教室。 1、为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习兴趣。2、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逐步积累戏曲知识,提高对戏曲的兴趣。
四、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基本上完成了课题所制订的教学目标。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调动了孩子们所有的感官,成功之处是让他们在课堂上“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使学生饶有趣味和轻松愉快地接受了美的熏陶。但是,由于京剧的知识比较多且比较广比较细,还有就是课时时间短暂,欣赏到的片段不够多,很多学生都没有得到充分的表现机会,在往后的课堂中,更应照顾到更多学生的表现,让课堂更加完善。
板书设计:
课题:青衣花旦之别
两者区别 :1、个性的不同
2、服饰的不同
3、唱腔的不同
4、表演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