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音与环境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巩固(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用“B超”为孕妇作常规捡查
B.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C.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D.蝙蝠用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
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不能听到次声波,是由于次声波的响度低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D.“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3.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 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 改变卡片划过的速度,再次在梳齿上划过
C. 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D. 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钢尺
4.“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全国上下举行了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系列活动,我市举办的庆祝晚会精彩纷呈。下列对晚会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的
B.音箱放出的伴奏声和演员的合唱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C.晚会期间,现场观众要保持安静是在阻断噪声的传播
D.演员将邓小平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他主要是模仿邓小平声音的音色
5.关于声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来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
B.演奏小提琴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声音的响度
C.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D.听诊器通过减少声音的分散来增大响度
6.关于图所示的民族吹管乐器唢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B.唢呐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D.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色
7.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乙和丙声音的响度不同
C.丙和丁声音的音色不同
D.从物理学角度来看,丁声音属于噪声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在月球上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在景区内安装噪声监测仪,是不可以减弱噪声的
9.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逢年过节,当社区举行一些文艺表演活动时,从高音喇叭传出的歌声一定不是噪声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10.在陶笛兴趣课上,小明用相同的力吹陶笛,手堵住不同的小孔,听到陶笛发出的“声音不同”,根据这一现象,他提出了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
B.物体发出声音的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C.为什么陶笛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D.陶笛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小孔之间有什么关系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从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蝙蝠飞行时是靠超声波探测障碍物和发现昆虫的
D.区分钢琴和二胡的声音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
12.如图甲、乙、丙、丁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发出的声音响度比丙小 B.丁的声音为噪声
C.丙发出声音的音调比乙高 D.甲、乙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
二、填空题
13.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噪声被叫作“隐形杀手”,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声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______是乐音的波形;丙、丁分别是从 ______和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14.豫剧发源于中原(河南开封),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各地方戏曲之首,如图。其演唱时常用梆子进行伴奏,梆子受敲击时由于 ________而发声;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上述关于豫剧的描述中,有关声音响度描述的词语是:________;人们听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唱词,就知道是《花木兰》选段,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_________。
15.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产生的。
(2)“祝融号火星车”于2021年5月15日登陆火星成功是全球瞩目的一件大事,是中国人的骄傲。火星车上的信息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超声波传回地球。这是因为______。
16.学校体艺节晚会上,小月在演奏古筝前,需要用如图所示的仪器校音,该调音器显示的是琴弦振动的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演奏时古筝的______(填声音的特性)更准。
17.某一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一分钟内振动了3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Hz,人类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18.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_______(选填“次声波”、“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_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
三、实验题
19.利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声现象的有关实验探究。
(1)如图甲所示,用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悬挂着的乒乓球,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这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在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_____。
(2)在图甲中,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听音叉发声的变化,观察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该实验可探究声音 _____。
(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将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 _____。
(4)若在月球上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_____能看到乒乓球被弹起(选填“甲实验”、“乙实验”或“均不能”)。
20.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______;
(3)本实验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
(4)分别用大小不等的力敲打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
21.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拨动钢尺刻度尺,看到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小华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A.没有控制变量 B.伸出桌面的钢尺太短
C.手没有压紧钢尺 D.伸出桌面的钢尺太长
(2)小明规范实验操作后,拨动直尺,听到了直尺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直尺在______。接着减小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直尺,小明观察到直尺的振动频率______(选填“变高”、“不变”或“变低”),直尺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选填“变高”、“不变”或“变低”)。
(3)小明保持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一定,将伸出桌面的一端分别下压0.5cm、1cm、1.5cm,可探究声音的______与振幅的关系。下压距离越大,听到直尺发出的声音越响,这是因为直尺的______越大,响度越大;站在距离直尺越远的地方,听到的声音越______(填“强”或“弱”)。
22.小方设计了几个声学实验,请你帮他写出结论或补充完整实验过程。
(1)如图甲所示,轻轻敲击音叉,听到音叉发出声音,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可以传声;
(3)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D
4.C
5.D
6.D
7.B
8.B
9.B
10.A
11.C
12.D
13.甲 声源处
14.振动 铿锵大气 信息
15.振动 不能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6.频率 音调
17.5 不能
18.超声波 3000
19.将音叉的振动放大 响度的影响因素 可以传递能量 甲实验
20.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体在振动) 把音叉的振动放大 转换法 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大响度大
21.C 振动 变高 变高 响度 振幅 弱
2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空气 变小 真空不能传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