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题复习之《光现象》-2021-2022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上册物理
一、单选题
1.如图是小亮做的小孔成像实验装置,他将A、B两个厚纸筒套在一起,并可将B纸筒向右拉伸,使半透明纸与小孔间的距离增大,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产生的
B.小孔成像所成像的形状取决于小孔的形状
C.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缩小的
D.当图中A纸筒不动,B纸筒向右拉伸时,半透明纸上的像将不变
2.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30°,发生反射后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多少度( )
A.15° B.30° C.60° D.120°
3.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当人远离平面镜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的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B.人的像变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C.人的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D.人的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4.如图所示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小鱼的光路图是( )
A.B.C.D.
5.在没有其它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射到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时,则观众看到的是( )
A.全身都是绿色的 B.上衣是绿色的,裙子是红色的
C.上衣是绿色的,裙子是紫色的 D.上衣是绿色的,裙子是黑色的
6.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面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C.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水
D.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应是水
7.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C.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
D.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8.下面关于光学现象和光学知识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
A.海市蜃楼——光发生漫反射 B.小孔成像——光沿直线传播
C.镜花水月——光的镜面反射 D.黑板反光——光的镜面反射
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日食和月食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
B.电视遥控器发出的是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
C.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D.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有可能不变
10.艾梅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靠近妈妈的梳妆镜,她发现镜子中出现了两个该蜡烛的虚像(两像大部分重叠但稍有错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烛光经玻璃前表面反射形成一个虚像,经后表面反射又形成了一个虚像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不能选择梳妆镜,唯一的原因就是会产生两个像
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应选择厚一些的透明玻璃板
D.点燃的蜡烛在靠近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在变大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一束光竖直向下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为______°,平面镜绕入射点顺时针旋转30°,反射光线旋转______°。
12.生活中人们常说“鸟语花香、绿柳成萌”。“鸟语”是通过______传播到人耳,“绿柳”看起来显绿色,是因为绿柳只______(选填“吸收”或“反射”)绿光;“成荫”是由于______形成的。
13.大家在电影院看电影时,荧幕上发生的是 _________反射;白天在家看电视的时候,会出现反光,此时可以通过拉窗帘或改变电视机摆放角度来消除反光,反光是由于发生 ___________反射引起的。(均选填“漫”或“镜面”)
14.身高1.6米的小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这个像是 _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小强距平面镜2米,那么他与镜中的像相距 ___________米,小强面镜0.5米,此时镜中的像与镜面相距 ___________米,镜中像的高度 ___________1.6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5.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其成像原理是______。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为______(选填“圆形”、“三角形”或“灯丝形状”)。
16.如图所示,MN是物质A和B的分界面,且其中之一是空气,另一种是某种透明液体,一束光线从物质A射到物质B,则入射角为______ 度,折射角为______ 度,其中MN______(左侧/右侧)物质是空气。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______。
三、作图题
17.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成40°,请:①画出反射光线:②标出反射角。_____
18.如图所示,是发光点,是在平面镜中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做出一条从光源射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点的光路。
19.如图,请作出物体AB经小孔在光屏MN上所成的像。
四、实验题
20.如图所示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
(1)小强在用该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除了要用到铁架台、可折转光屏、量角器和激光灯外,还要用到___________;
(2)小强用到的实验器材中,可折转光屏可以非常方便地绕轴线ON向前或向后折转。这个实验中,小强选用可折转光屏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小强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一:
表一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0 20.2
2 30.0 30.0
3 40.0 39.8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光反射时,反射角___________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小强又将激光灯沿着刚才的反射光线入射,发现它的反射光线与刚才的入射光线重合,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光反射时,___________;
(5)通过实验,小刚测得的数据如表二、
表二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0 20.4
2 30.0 30.4
3 40.0 40.4
据此,他得出了“反射角大于入射角”的结论。进行交流时,发现他的结论与其他组的结论不同,此时,小刚又反复进行了多次测量,确定自己从读数到分析论证得出结论都没有问题,导致小刚得出“反射角大于入射角”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1.小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纸上竖立一块薄玻璃板,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另一支跟蜡烛A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从多角度观察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蜡烛A和B的位置,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再做多次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需要记录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还需要记录的物理量是______和______。
(3)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的蜡烛B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若实验时,将蜡烛B也点燃,对实验的影响是______。
(4)若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放一张黑色纸板,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
(5)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6)若实验时,发现每次测量的物距和像距都不相等,原因可能是______;同组的小红认为在探究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时,因为没有多次实验,根据上述实验步骤,不能得出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的结论,你_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小红的观点,理由是______。
五、综合题
22.秋天的夜晚可以在东北方向的天空找一个亮斑,看起来像个纺锤,那就是仙女座大星云,如图所示。它是北半球唯一可用肉眼看到的银河外星系,与我们的距离是225万光年。我国天琴团队成功实现了地月距离的激光精确测量,并且获得了月面上五个反射镜的回波信号,因此,我国成为第五个实现地月激光测量的国家。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1)光年是 ___________的单位,它等于光在 ___________传播的 ___________;
(2)假设我国天琴团队在测量地月距离时,某次测量中发射的激光束经过2.56s返回地球,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多少?(________)
(3)如果一辆赛车以500km/h的速度不停地跑,它要经过多少时间才能跑完这段路程?(________)
(
2
)
(
1
)
参考答案
1.A2.D3.C4.D5.D6.A7.B8.A9.C10.A
11.0 60 12.空气 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
13.漫 镜面 14.虚 4 3 等于
15.倒立 实 光沿直线传播 灯丝形状
16.40 60 右侧 大
17.18.19.
20.平面镜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 等于 光路具有可逆性 可折转光屏的轴线与镜面不垂直,且偏向入射光线一侧
2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像距 物距 不需要 会使得玻璃后面太亮,前后对比不明显,像会更不清晰 能 不变 玻璃板太厚 同意 一次实验不具有普遍性,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22.长度 真空中一年内 距离 3.84×105km 768h (
答案第
1
页,共
2
页
)
(
答案第
1
页,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