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单元过关检测(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单元过关检测(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4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2-31 11:2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单元过关检测(五)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下图表示某紫粒玉米植株上所结玉米穗的一面,据此可推断(  )
A.玉米穗的另一面黄色玉米粒居多
B.玉米是自花受粉植物
C.黄色玉米都是纯合体
D.紫色玉米都是杂合体
解析:选C。由图可知,紫粒玉米植株上所结玉米穗上紫色玉米粒多,同时出现了少量的黄色玉米粒,这表明紫色是显性性状,黄色是隐性性状,所以玉米穗的两面黄色玉米粒所占比例大体相同,A项错误。玉米是异花受粉植物,B项错误。黄色玉米都是隐性纯合体,C项正确。紫色玉米是杂合体或纯合体,D项错误。
2.(2021·福建厦门期中)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1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是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的前提
B.孟德尔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提出,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会相互分离
C.孟德尔根据测交实验提出假说,并通过杂交实验对假说结果进行演绎推理
D.豌豆杂交实验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并套袋,以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解析:选D。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A错误;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的概念,没有提出等位基因的概念,B错误;孟德尔通过观察杂交实验结果提出假说,并对假说进行演绎推理,通过测交实验验证了假说的正确性,C错误;豌豆花为两性花,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并套袋,以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D正确。
3.已知某植株的高产与低产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300对亲本均分为2组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杂交方案 杂交结果
甲组 高产×低产 高产∶低产=7∶1
乙组 低产×低产 全为低产
A.高产为显性性状,低产为隐性性状
B.控制高产和低产的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C.甲组高产亲本中杂合个体的比例是1/3
D.甲组中高产亲本个体自交产生的低产子代个体的比例为1/16
解析:选C。由甲组的杂交结果可推知,高产为显性性状,低产为隐性性状,A正确;控制高产和低产的基因为不同的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二者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正确;假设高产由基因M控制,低产由基因m控制,甲组的杂交子代高产∶低产=7∶1,即杂交子代低产的比例是1/8,说明亲本高产植株产生m配子的比例是1/8,进而推知,甲组高产亲本中杂合个体的比例是1/4,C错误;甲组高产亲本中,只有杂合个体(Mm)自交才能产生低产子代(mm)个体,因甲组高产亲本中Mm的比例是1/4,所以自交产生的低产子代个体的比例为(1/4)×(1/4)=1/16,D正确。
4.(2021·山东菏泽高三月考)果蝇的灰身(B)与黑身(b)、大脉翅(D)与小脉翅(d)是两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灰身大脉翅的雌蝇和灰身小脉翅的雄蝇杂交,F1中47只为灰身大脉翅,49只为灰身小脉翅,17只为黑身大脉翅,15只为黑身小脉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亲本中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BbDd和Bbdd
B.亲本雌蝇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种类数为4
C.F1中体色和翅型的表现型比例分别为3∶1和1∶1
D.F1中表现型为灰身大脉翅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
解析:选D。由题中数据可知F1中灰身∶黑身=(47+49)∶(17+15)=3∶1,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是Bb和Bb;大翅脉∶小翅脉=(47+17)∶(49+15)=1∶1,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是Dd和dd,所以亲本灰身大翅脉雌蝇的基因型是BbDd,灰身小翅脉雄蝇的基因型是Bbdd,A、C正确;由A项可知亲本灰身大翅脉雌蝇基因型是BbDd,其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有BD、Bd、bD、bd,共4种类型,B正确;由亲本基因型可知F1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或BbDd,D错误。
5.(2021·广东江门期末)已知A/a、B/b和C/c三对等位基因位于豌豆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Cc的豌豆植株甲与基因型为aabbcc的豌豆植株乙杂交,所得子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豌豆植株甲的三对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
解析:选C。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与aabbcc进行测交,由于aabbcc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abc,测交结果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因此AaBbCc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c∶aBC∶Abc∶abC=1∶1∶1∶1,分析配子的基因组成,可以发现A和c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C连锁,在另一条染色体上,C符合题意。
6.(2021·山东德州高三模拟)科学家研究蜜蜂的行为发现:V型蜜蜂易感染某种细菌病,B型蜜蜂因工蜂能打开蜂巢小室并移走染病致死的幼虫,不易患此病。V型与B型蜜蜂杂交,F1全为V型,F1与B型亲本回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类型 比例
能打开蜂巢小室,移走死幼虫 1/4
能打开蜂巢小室,不能移走死幼虫 1/4
不能打开蜂巢小室,若人为打开则能移走死幼虫 1/4
不能打开蜂巢小室,若人为打开也不能移走死幼虫 1/4
A.蜜蜂的上述行为由基因控制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蜜蜂打开蜂巢小室,移走死幼虫的行为均为隐性性状
C.在细菌病的选择下,B型蜜蜂将在进化中占优势
D.F2雌雄交配,子代中能打开蜂巢小室的个体占1/9
解析:选D。据分析可知,蜜蜂的两种行为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据分析可知,能打开蜂巢小室为隐性性状,能移走染病致死的幼虫为隐性性状,B正确;在细菌病的选择下,V型蜜蜂易染病而容易死亡,B型蜜蜂不易患病而能更好地存活,因此B型蜜蜂将在进化中占优势,C正确;设不能打开蜂巢小室性状用A表示,不能移走染病致死的幼虫性状用B表示,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F2雌雄交配,能打开蜂巢小室性状a基因比例为3/4,子代中能打开蜂巢小室的个体占(3/4)×(3/4)=9/16,D错误。
7.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l(暗栗色眼基因)与w(白眼基因)属于等位基因
B.摩尔根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w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C.控制朱红眼性状的基因与控制辰砂眼性状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不可能岀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解析:选C。暗栗色眼基因cl位于常染色体上,白眼基因w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A错误;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w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错误;控制朱红眼性状的基因与控制辰砂眼性状的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则图中的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可能移向同一级,进入同一个细胞中,当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错误。
8.(2021·广东佛山高三模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病可以通过对孕妇的产前基因诊断进行检测和预防
B.该病是由于基因改变导致酶的合成异常,从而改变生物性状
C.患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分子的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
D.患者红细胞呈弯曲的镰刀状,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判断是否患病
解析:选B。该病是由于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发生了改变导致血红蛋白异常,最后改变了生物性状,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由于该病属于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所以可以通过对孕妇的产前基因诊断进行检测和预防,A正确,B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基因中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从而导致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分子的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C正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形态发生了改变,呈弯曲的镰刀状,故可以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的形状判断其是否患病,D正确。
9.(2021·安徽六校高三一测)人类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Ⅰ 1和Ⅰ 2再生一个女儿患病的概率为1/4
B.Ⅳ 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Ⅰ 2
C.Ⅱ 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
D.若Ⅱ 1的基因型为XABXaB,与Ⅱ 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8
解析:选C。Ⅰ 1的基因型可能为XaBXab或XaBXaB,因其各自的概率不清楚,故Ⅰ 1和Ⅰ 2再生一个女儿患病的概率无法计算,A错误;Ⅱ 4和Ⅲ 2的基因型均为XABY,Ⅱ 4和Ⅱ 3婚配,Ⅲ 3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表现型为正常,Ⅲ 2和Ⅲ 3婚配,Ⅳ 1的基因型为XaBY或XAbY,致病基因来自Ⅰ 1或Ⅰ 2,B错误;Ⅱ 3的基因来自Ⅰ 1和Ⅰ 2,且表现正常,同时含有A、B基因,基因型一定为XAbXaB,C正确;若Ⅱ 1的基因型为XABXaB,Ⅱ 2的基因型为XaBY或XabY,二者婚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2)×(1/2)=1/4,D错误。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0.(2021·山东威海高三模拟)果蝇的红眼和朱砂眼是由等位基因D和d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该性状存在纯合致死现象(若隐性纯合致死,则基因型为dd、XdXd、XdY的个体死亡;若显性纯合致死,则基因型为DD、XDXD、XDY的个体死亡)。实验调査发现雌果蝇中基因型和表现型均为两种,雄果蝇只有一种表现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D和d位于X染色体上
B.该性状表现为显性纯合致死
C.若亲代雌果蝇中两种基因型的个体各有2 000只,随机选取多对雌、雄果蝇杂交,F2雌果蝇中两种基因型的比例为1∶8
D.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杂交过程中等位基因D和d的基因频率不断发生变化
解析:选C。根据雌、雄个体的表现型种类不同可知,基因D和d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根据雌性有两种表现型可知,该性状表现为显性纯合致死,B正确;若亲代雌果蝇中两种基因型的个体各有2 000只,即雌性个体中1/2XDXd、1/2XdXd,其产生的配子为1/4XD、3/4Xd,雄性个体XdY产生的配子为1/2Xd、1/2Y,根据棋盘法计算可知,F2雌果蝇中XDXd∶XdXd=1∶3,C错误;由于显性纯合致死,故杂交过程中等位基因D和d的基因频率不断发生变化,D正确。
11.(2021·广东佛山高三模拟)果蝇的眼型和体色分别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若在性染色体上,不考虑X与Y染色体同源区段)。让灰体正常眼雌果蝇群体与黄体正常眼雄果蝇群体随机交配,所得F1全为灰体。让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到F2,F2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F2 表现型  灰体正常眼雌性  黄体正常眼雌性  灰体正常眼雄性  灰体棒眼雄性 黄体正常眼雄性  黄体棒眼雄性
数量 438 146 657 219 219 73
A.基因A与基因B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数量、排列顺序不同
B.F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和BbXAXa
C.F2中雌性个体无棒眼的原因可能是含Xa的雄配子致死
D.F2雌、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有4种和6种
解析;选D。不同基因的碱基数目、排列顺序不同,所以携带了不同的遗传信息,A正确。根据F1全为灰体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到F2中灰体∶黄体≈3∶1,可进一步推出F1中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均为Bb。就眼型而言,亲本正常眼雌果蝇与亲本正常眼雄果蝇杂交的F2出现棒眼,说明亲本正常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亲本正常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则两亲本产生的F1的雌、雄个体基因型为XAXA、XAXa、XAY、XaY,且比例为1∶1∶1∶1,因此,F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和BbXAXa,B正确。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只有雄性个体中出现棒眼,说明雌果蝇产生的正常的Xa配子,与雄果蝇产生的Y配子结合,而雄果蝇不能产生正常的Xa配子与雌果蝇产生的正常的Xa配子结合,无法产生棒眼雌果蝇,C正确。F1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和BbXAXa,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Y和BbXaY,后代雌性的基因型有BBXAXA、BBXAXa、BbXAXA、BbXAXa、bbXAXA和bbXAXa 6种,不会有XaXa,因为含Xa的雄配子致死;后代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BBXAY、BBXaY、BbXAY、BbXaY、bbXAY、bbXaY 6种,D错误。
12.下图是某家族中某种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女性一定是携带者
B.若Ⅳ 1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4,则该遗传病可能为红绿色盲
C.若该遗传病为白化病,则Ⅲ 3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Ⅰ 1
D.若Ⅲ 3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则可能是Ⅱ 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出现了异常
解析:选B。该遗传病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使用假设法,若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 1的基因型应为XAY,Ⅱ 1的基因型为XAY,Ⅱ 2的基因型只能为XAXa,因此Ⅲ 2的基因型为1/2XAXA或1/2XAXa,则Ⅳ 1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1/2)=1/4,而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正确;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 3的基因型为aa,其致病基因分别来自Ⅱ 1和Ⅱ 2,而Ⅱ 1的致病基因来源于Ⅰ 1或Ⅰ 2,所以Ⅲ 3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Ⅰ 1,C错误;Ⅲ 3的性染色体组成若为XYY,则只能是父本在减数分裂时产生了YY的精子导致的,应该是Ⅱ 1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D错误。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3.(10分)(2021·广东珠海高三模拟)研究人员发现玉米品种甲的3号染色体上具有抗病基因B,7号染色体上具有粒重基因S,而某突变体玉米品种乙的染色体相应位置均为隐性基因。将甲、乙杂交,F1自交,收获F2,随机选取148株玉米进行基因鉴定,各基因型个体数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 BB Bb bb SS Ss ss
数量 12 73 63 37 75 36
(1)上述两对等位基因是否都遵循分离定律?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对基因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研究发现,F2群体中BB、Bb、bb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总是1∶7∶6。研究人员推测“F1产生的雌配子育性正常,而带有B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请设计杂交实验检验上述推测,并写出支持上述推测的子代性状及数量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据此可知B、b和S、s 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题中显示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这两对基因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因此,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由F2 群体中BB、Bb、bb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1∶7∶6,推测原因是“F1产生的雌配子育性正常,而带有B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为检验上述推测采用测交实验进行验证,具体操作:选择F1为母本,品种乙为父本,子代中抗病个体与不抗病个体比例是1∶1,可证明F1产生了两种比例相等的雌配子,且都育性正常;以F1为父本,品种乙为母本,子代中抗病个体与不抗病个体比例为1∶6,根据分离定律可知,F1产生了两种比例相等的雄配子,而子代个体中出现了异常的比例,据此可推测含有B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只有1/6。当F1自交时,雌配子的比例为B∶b=1∶1,具有育性的雄配子的比例为B∶b=1∶6,列出棋盘可得出基因型比例为BB∶Bb∶bb=1∶7∶6。
答案:(1)都遵循 两对基因都属于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 遵循
(2)以F1为母本,品种乙为父本,子代中抗病个体与不抗病个体比例是1∶1;以F1为父本,品种乙为母本,子代中抗病个体与不抗病个体比例为1∶6
14.(10分)(2021·江苏苏州五校高三月考)下图是一个尿黑酸症(D对d显性)家族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致病基因在__________染色体上,Ⅲ1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如果Ⅱ4已经怀孕,为了判断胎儿是否患病,可采取的有效手段是__________。
(2)如果在人群中控制尿黑酸症的基因频率是1×10-2,则Ⅳ14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生育一个患尿黑酸症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
(3)如果Ⅲ8同时还患有红绿色盲,则Ⅲ8的色盲基因来自第一代的__________,若Ⅱ3和Ⅱ4再生一个孩子,为正常儿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
解析:(1)Ⅱ3、Ⅱ4正常,儿子患病,所以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由于Ⅱ6患病,所以Ⅲ11的基因型是Dd。若Ⅱ4已经怀孕,为了判断胎儿是否患病,可采取的有效手段是产前诊断或基因检测。(2)因为在人群中控制尿黑酸症的基因频率是1×10-2,所以DD的基因型频率为9 801/10 000,Dd的基因型频率为198/10 000,dd的基因型频率为1/10 000;则表现型正常的男性为Dd的概率是198/(9 801+198)=2/101;又由于Ⅲ8患病,所以Ⅳ14的基因型为Dd,因此她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生育一个患尿黑酸症男孩的概率是(1/2)×(2/101)×(1/4)=1/404。(3)假设关于红绿色盲的相关基因为B、b,因为Ⅱ3正常,所以Ⅲ8的色盲基因来自Ⅰ1;Ⅱ3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DdXBY和DdXBXb,他们再生一个孩子,为正常儿子的概率是(3/4)×(1/4)=3/16。
答案:(1)常 Dd 产前诊断(基因检测)
(2)1/404
(3)Ⅰ1 3/16
15.(12分)(2021·深圳高三期末)ClB品系果蝇具有一条正常的X染色体(X+)和一条含CB区段的X染色体(XClB),其中C表示染色体上的倒位区,可抑制X染色体间交叉交换,l基因导致雄性果蝇胚胎死亡,B为显性棒眼基因。ClB品系可用于隐性突变和致死突变的检测。回答下列问题:
(1)ClB品系果蝇的染色体出现倒位区,表明该品系果蝇发生了__________变异,该变异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2)自然状态下一般不存在基因型为XClBXClB的果蝇,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研究X射线对正常眼果蝇X染色体诱变示意图。F1中棒眼个体为__________(填“雄性”或“雌性”),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为了鉴定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隐性突变,可用正常眼雄蝇和F1中的ClB雌果蝇杂交,若杂交后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X染色体上发生了隐性突变。
解析:(1)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2)由题干信息“l基因导致雄性果蝇胚胎死亡”,因此不可能产生XClB的雄配子,所以自然状态下一般不存在基因型为XClBXClB的雌性个体。(3)由示意图可知,雌果蝇提供的XClB配子与Y染色体结合,由于含有l基因,会导致雄果蝇胚胎死亡,因此存在的棒眼个体一定为雌性,其所占比例为1/3。F1中的ClB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ClBX,其与正常眼的雄果蝇X+Y杂交,若X染色体上发生了隐性突变,则X?Y出现了一种新性状,即雄性个体出现新性状。
答案:(1)染色体(结构) 能
(2)含有l基因的雄果蝇胚胎致死,不可能产生XClB的配子,所以自然状态下一般不存在基因型为XClBXClB的雌性个体
(3)雌性 1/3 雄性个体为新(突变)性状
16.(14分)(2021·河北石家庄高三模拟)已知某植物为雌雄同体,籽粒饱满(B)与籽粒凹陷(b)、紫叶(A)与绿叶(a)为其两对相对性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若干籽粒饱满与凹陷的种子,请利用这些种子发育而来的植株为材料验证基因分离定律,通常可以采用两种思路。
思路一:先让上述植株分别自交,单独收获种子,若某些植株的自交后代出现__________分离比,即可验证;若后代均未出现性状分离,则可以将后代中籽粒饱满与凹陷种子发育的植株进行__________,所得子代再进行自交来验证。
思路二:先让上述两种性状的植株进行杂交,单独收获种子,请写出杂交后的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纯种的紫叶籽粒凹陷植株与绿叶籽粒饱满植株杂交,F1自交后代出现5∶3∶3∶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有两种可能:①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利用以上杂交获得的后代为材料,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是假说①所致,写出简要实验思路及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思路一:让植株分别自交,若植株为杂合子,后代则会出现性状分离,比例为3∶1;若植株都为纯合子,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则让纯合子杂交获得杂合子,杂合子再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比例为3∶1;思路二:若显性个体为纯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后,子代表现型均为显性,且后代自交后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即能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若显性个体为杂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后,子代表现型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即能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2)分析题意可知,F1为紫叶籽粒饱满植株,基因型为AaBb,若正常自交且配子受精卵无致死情况,后代性状分离比应为紫叶籽粒饱满∶紫叶籽粒凹陷∶绿叶籽粒饱满∶绿叶籽粒凹陷=9∶3∶3∶1,比较题干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可判断是后代双显性个体中出现配子或受精卵致死现象,且致死后代占后代总数的1/4,故可推断可能是①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②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受精卵致死(或不发育)。需要验证假说①,需要验证雌雄配子是否有致死情况,则需要获得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则考虑通过正反交来获得基因型为AB的雌雄配子,故实验思路采用F1与F2中绿叶籽粒凹陷植株作亲本进行正反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实验结果可以以假说①正确为前提,F1基因型为AaBb,F2中绿叶籽粒凹陷的个体基因型为aabb,AB配子致死,则F1提供的配子为Ab、aB和ab,正交或反交后代出现绿叶籽粒饱满∶紫叶籽粒凹陷∶绿叶籽粒凹陷=1∶1∶1,则符合假说①。
答案:(1)3∶1 杂交 若有些杂交组合F1(子一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则能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若所有杂交组合F1(子一代)的表现型均一致,则让F1植株自交,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即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2)AB F2中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或致死) 用F1与F2中绿叶籽粒凹陷植株作亲本进行正反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正交或反交后代出现绿叶籽粒饱满∶紫叶籽粒凹陷∶绿叶籽粒凹陷=1∶1∶1,则符合假说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