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物体的运动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上学途中,小青看到小兰走在他前面,然后开始追小兰,最后两人在校门口相遇,若以小青的位置为起点开始计时,则图中s-t图像可以体现这一过程的是( )
A. B. C. D.
2.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上以9秒83闯入100m决赛,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苏炳添、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苏炳添
C.羚羊、汽车、苏炳添 D.苏炳添、羚羊、汽车
3.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经过6个多小时的飞行之后,神舟十三号与空间站成功对接。当“神十三”与空间站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球为参照物,“神十三”是静止的
B.以“神十三”为参照物,空间站是静止的
C.以太阳为参照物,“神十三”是静止的,空间站是运动的
D.以太阳为参照物,“神十三”是运动的,空间站是静止的
4.如图所示是汽车通过某一平直公路时绘制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B.t1~t2时间内汽车做减速运动
C.t1~t2时间内汽车处于匀速状态 D.t2~t3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
5.小明测量一个球的直径,测得的四次数据分别是2.32厘米、2.31厘米、2.73厘米、2.31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为( )
A.2.32厘米 B.2.317厘米 C.2.31厘米 D.2.42厘米
6.2021年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百米半决赛中,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好成绩,成功晋级决赛,成为第一位闯入奥运百米决赛的黄种人:某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自行车1min内通过0.48km的路程。比较他们速度的大小,则( )
A.苏炳添的最大 B.汽车的最大 C.自行车的最大 D.三者一样大
7.下列有关测量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
B.用皮卷尺测量跳远比赛成绩时,若皮卷尺拉得太紧,测量值会偏小
C.若刻度尺零刻度线磨损,则不能测出准确结果
D.同一把刻度尺按正确方法多次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求平均值,目的是减小误差
8.国庆节,小明家和小亮家一起自驾游玩,两家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小明家汽车在小亮家汽车前5km的地方,公路旁的标志牌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观察到自家汽车的速度如图乙所示,并发现小亮家汽车经过10min追上了自家汽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当时环境声音为80dB
B.小明家汽车行驶的速度为60m/s
C.小亮家汽车超速行驶
D.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亮家汽车最少需行驶20min才能追上小明家汽车
9.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B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时间t后,两车相距10米。则( )
A.v甲<v乙,t一定等于10秒
B.v甲<v乙,t可能等于30秒
C.v甲=v乙,t可能等于10秒
D.v甲=v乙,t可能等于30秒
二、填空题
10.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明先以3m/s的速度匀速跑步了40s,之后再以1m/s的速度匀速走了1min到家,则小明全程的运动 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匀速运动,小明跑步通过的路程 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步行通过的路程;小罗和小霞也在放学后跑步,小罗和小霞的路程之比为3:2,速度之比为5:4,则他们的时间之比为 ___________。
11.如下图所示,图中圆筒的直径d为___________cm;图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s。
12.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______ m,月亮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13.小华同学在研究玩具小车A的运动情况时,描绘出了如图所示的速度﹣时间图像。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所包围部分(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小车运动的距离。根据图象可以计算出小车A在0~1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4.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所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判断出甲船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且甲船的速度一定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者“等于”)风速,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_______。
15.小明同学用一刻度尺来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多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18.50cm,18.51cm,18.5cm,18.52cm,18.53cm,18.35cm,18.54cm
(1)他对同一木块进行7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这把钢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
(3)小明对多次测量记录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他发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cm,___________cm;
(4)然后,小明计算出物理课本的宽度应记___________cm。
16.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会前,有一位参会代表曾查看G184次列车从温博站到北京南站的乘车信息,列车运行的时刻表如下: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运行时间 里称(公里)
1 青岛 始发站 09:23 0分 0
2 高密 10:13 10:15 45分 98
3 潍坊 10:42 10:44 1小时14分 183
4 昌乐 10:56 10:58 1小时28分 207
5 淄博 11:26 11:28 1小时58分 283
6 济南 12:15 12:18 2小时47分 393
7 济南西 12:34 12:38 3小时6分 413
8 沧州西 13:24 13:26 3小时56分 609
9 北京南 14:18 终点站 4小时50分 819
请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该列车由淄博站出发到达北京南站的运行时间为______min,两站之间的距离为______km。
(2)该列车由始发站(青岛站)驶往终点站(北京南站)的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____________)(要求:计算结果只保留整数)
三、实验题
1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d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电子表的显示刻度:
(1)该实验依据的实验原理是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填“陡”或“缓”)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AC段v=_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测量时间,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______(填“大”或“小”)。
18.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小车沿斜面从A处由静止下滑,在A、B、C三处均有电子表显示时间(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AB段距离为0.4m,AC段距离为0.9m。
(1)实验中为了计时更准确,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选填“大”或“小”);
(2)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测量相关数据;
(3)设小车在AB段、BC段和A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AB、vBC和vAC,则vAC=______m/s;vBC=______m/s;vAB______vBC(选填“>”、“=”或“<“);
(4)若计时员开始计时时,小车已过A处,则所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将偏______(填“大”或“小”)。
19.如图1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 _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图中CE段的距离为 ___________cm,小球在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_;
(3)小球在___________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4)如图2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___________(选中的选项字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B
4.D
5.C
6.A
7.C
8.C
9.B
10.不是 大于 6:5
11.1.00 228.7s
12.3.9×108 不是
13.0.1
14.向左行驶 大于 静止
15.减小误差 0.1cm 18.5 18.35 18.52
16.170min 536km 167km/h
17. 缓 0.3 大
18.小 0.3m/s 0.5m/s < 大
19.变速 6.00 0.15m/s EF 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