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6 摩擦力
一、单选题
1.如图是一叠试卷,小明发现抽出数学试卷比抽出科学试卷要困难一些。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科学试卷的惯性较小,较易抽出
B.数学试卷的质量较大,较难抽出
C.科学试卷的表面光滑,摩擦力小,较易抽出
D.数学试卷受到压力大,摩擦力大,较难抽出
2.如图所示,小明站在商场的电梯上,随电梯匀速直线向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只受到重力、支持力作用
B.小明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C.小明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D.小明受到的支持力和小明对电梯的压力互为平衡力
3.为了增大自行车车轮与地面的摩擦,采取的措施是( )
A. 轮胎表面制成凹凸花纹 B. 车轮做成圆形 C. 车轮轴上装有滚动轴承 D. 内胎内充有气体
4.传统的漂流需要筑坝蓄水,受降雨变化影响很大。近期各大景区都推出了新型玻璃栈道漂流,此漂流只需在玻璃栈道内加入少量水,就可以让橡皮艇在玻璃栈道内快速滑下(见图)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在玻璃栈道内加入少量水主要是为了减小下滑时橡皮艇受到的摩擦力
B. 橡皮艇加速下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以下滑时的橡皮艇为参照物,旁边的树木是静止的
D. 人坐在橡皮艇上,橡皮艇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5.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示数大于木块所受摩擦力
B. 木块的速度越快,木块所受摩擦力越大
C. 若在木块上放砝码,同样操作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 若在木板上铺毛巾,同样操作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6.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点。以下关于木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B.木块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
C.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
D.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
7.小明利用相同的铁块和木板进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他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铁块或木板,速度大小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中铁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f3 ,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
A. f18.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每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直线方向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木块的运动状态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由表可知( )
实验次数 木块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静止 0.3
2 静止 0.4
3 加速直线运动 0.7
4 匀速直线运动 0.5
5 减速直线运动 0..3
A. 第1、5两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相等
B. 第2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第5次的
C. 第1、2两次实验中,拉力均小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D. 第3、4、5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同
9.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已知物体所受水平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物体相应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0~2s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0 B. 2~6s物体所受摩擦力为3N
C. 8~10s物体所受摩擦力为2N D. 物体4s时所受摩擦力大于9s时所受摩擦力
10.如图,a为水平输送带,b为倾斜输送带。当行李箱随输送带一起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几种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a中的行李箱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 a中的行李箱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C. b中的行李箱受到斜向上的摩擦力 D. b中的行李箱受到斜向下的摩擦力
11.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小科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刷毛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弯曲,对这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小
B. 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
C. 手对牙刷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
D. 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二、填空题
12.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1)当t=1秒时,物体相对地面是________(填“静止”或“运动”)的。
(2)当t=3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________ 牛。
(3)图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表示________ .
13.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回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从实验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压力大小有关系,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进一步精确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 f 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间的压力 N 的大小成正比,即 f=μN,式中 μ 称为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根据上述知识小明设计了下列实验,测量一张白纸跟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实验步骤:① 把纸贴在木块的下表面;② 用弹簧秤称出纸和木块的总重力 G=10N;③ 使纸跟水平桌面接触,用弹簧秤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秤的示数 F。实验装置如图。请回答:
(1)实验中要测得动摩擦因数μ,需要用到下列知识中的(填序号) 。
A.二力平衡的知识
B.物体间力作用的相互性
C.力的作用的效果
(2)通过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动摩擦因数μ 为________。
14.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 , 每个重为20N。
(1)如图甲所示,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 N。
(2)如图乙所示,若将A、B木块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2的大小是________N,此时A对B的推力为________N。
15.如图是“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图甲中,将木板固定水平拉动木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下同)大小相等;图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________大小相等。
(2)图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测力计A的示数为4.0N,测力计B的示数为2.5N,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若增大拉力,当A的示数为4.8N时,B的示数为________N。
三、实验探究题
16.如图1所示,小明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分别在粗糙程度不同的甲、乙水平木板上匀速直线运动,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改变压力,分别测出木块在甲、乙木板上滑动时的摩擦力,并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出了滑动摩擦力f摩与对应压力f压关系的图象。
(1)分析图象甲或乙可知,木块对木板的________越大,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也就越大;比较图象可知,________(填“甲”或“乙)木板更粗糙。
(2)小明在实验中发现,拉着木块运动时很难控制“匀速”,于是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改为拉动平板小车,当他水平向左拉动平板小车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________,这样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
17.在学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科还是认为: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于是张老师用氢气充气机(氢气球可充气)、压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白纸、金属盒等器材按图装置与他一起实验。
步骤一:将质量小的金属盒放在白纸上,读出此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 , 水平向左拉动白纸,记录拉力传感器的示数。
步骤二:换用质量不同、粗糙程度和底面积都相同的金属盒,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平向左拉动白纸,记录拉力传感器的示数。记录结果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质量不同的金属盒 压力传感器示数(牛) 拉力传感器示数(牛)
1 小 5.0 2.10
2 中 5.0 2.11
3 大 5.0 2.11
(1)第1次实验中金属盒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
(2)将步骤二的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18.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利用播种机对谷粒进行播种时,有少量谷粒因与机器摩擦而损伤。为了比较不同材质的薄板对谷粒的摩擦力大小,他们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具体步骤如下:
①取含水率为10.7%的同一品种谷粒若干,用泡沫胶单层均匀固定在水平测试台上。
②将一定厚度和大小的薄钢板平放在谷粒上方,并在钢板上方放置一定质量的配重。
③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钢板,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重复操作3次。
④将钢板替换为形状相同的铁板、亚克力板,并分别调整配重的质量,重复步骤①~③。获得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 拉动不同材质薄板的拉力F/牛
钢板 铁板 亚克力板
1 1.69 1.90 1.82
2 1.62 1.95 1.78
3 1.73 1.87 1.85
(1)实验中每次都要调整配重的目的是________;
(2)通过本实验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还需选择怎样的谷粒进行进一步实验?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6 摩擦力
一、单选题
1.如图是一叠试卷,小明发现抽出数学试卷比抽出科学试卷要困难一些。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科学试卷的惯性较小,较易抽出
B.数学试卷的质量较大,较难抽出
C.科学试卷的表面光滑,摩擦力小,较易抽出
D.数学试卷受到压力大,摩擦力大,较难抽出
【答案】 D
【解析】增大摩擦力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科学试卷在上,而数学试卷在下,则数学试卷受到的压力较大,则数学试卷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较大,自然不易抽出,故D正确,而A、B错误;
科学试卷和数学试卷材料相同,则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故C错误。
故选D。
2.如图所示,小明站在商场的电梯上,随电梯匀速直线向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只受到重力、支持力作用
B.小明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C.小明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D.小明受到的支持力和小明对电梯的压力互为平衡力
【答案】 A
【解析】(1)(2)对小明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3)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解答】在竖直方向上,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水平方向上,它和电梯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二者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则它不受摩擦力,故A正确,B错误;
小明受到的支持力和自身重力为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故C、D错误。
故选A。
3.为了增大自行车车轮与地面的摩擦,采取的措施是( )
A. 轮胎表面制成凹凸花纹 B. 车轮做成圆形 C. 车轮轴上装有滚动轴承 D. 内胎内充有气体
【答案】 A
【解析】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轮胎表面制成凹凸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故A符合题意;
B.车轮做成圆形,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车轮轴上装有滚动轴承,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内胎内充有气体,可以使车胎撑起并有弹性,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4.传统的漂流需要筑坝蓄水,受降雨变化影响很大。近期各大景区都推出了新型玻璃栈道漂流,此漂流只需在玻璃栈道内加入少量水,就可以让橡皮艇在玻璃栈道内快速滑下(见图)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在玻璃栈道内加入少量水主要是为了减小下滑时橡皮艇受到的摩擦力
B. 橡皮艇加速下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以下滑时的橡皮艇为参照物,旁边的树木是静止的
D. 人坐在橡皮艇上,橡皮艇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答案】 C
【解析】(1)减小摩擦力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改变接触面;④注入润滑油;⑤变滑动为滚动。
(2)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变运动,由运动变静止,运动方向改变和速度大小改变。
(3)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改变,那么它是运动的;否则,它是静止的;
(4)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
【解答】A.在玻璃栈道内加入少量水,可以改变接触面,主要是为了减小下滑时橡皮艇受到的摩擦力,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橡皮艇加速下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以下滑时的橡皮艇为参照物,旁边的树木的位置不断改变,则它们是运动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人坐在橡皮艇上,橡皮艇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5.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示数大于木块所受摩擦力
B. 木块的速度越快,木块所受摩擦力越大
C. 若在木块上放砝码,同样操作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 若在木板上铺毛巾,同样操作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答案】 C
【解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
(2)(3)(4)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判断。
【解答】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处于平衡状态,即测力计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二者大小相等,故A错误;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无关,故B错误;
若在木块上放砝码,则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增大,滑动摩擦力增大,则测力计的示数增大,故C正确;
若在木板上铺毛巾,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化,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增大,因此测力计的示数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6.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点。以下关于木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B.木块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
C.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
D.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
【答案】 D
【解析】(1)(3)(4)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
【解答】当木块在斜面上上升时,它受到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当木块静止在斜面上时,它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则它受到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故A、B错误,而D正确;
木块在A点静止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在斜面上向下的分力平衡,与重力并不平衡,故B错误。
故选D。
7.小明利用相同的铁块和木板进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他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铁块或木板,速度大小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中铁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f3 ,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
A. f1【答案】 C
【解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实验甲和乙比较可知,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乙的压力大于甲,因此摩擦力f1实验甲和丙比较可知,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木板受到的压力也相同,因此摩擦力f1=f3;
则三个摩擦力比较可得:f1=f3故选C。
8.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每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直线方向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木块的运动状态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由表可知( )
实验次数 木块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静止 0.3
2 静止 0.4
3 加速直线运动 0.7
4 匀速直线运动 0.5
5 减速直线运动 0..3
A. 第1、5两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相等
B. 第2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第5次的
C. 第1、2两次实验中,拉力均小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D. 第3、4、5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同
【答案】 D
【解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和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比较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在第1次实验中,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F=0.3N。在第4次实验中,木块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此时的拉力0.5N。在第5次实验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滑动摩擦力不变,还是0.5N,故A错误;
在第2次实验中,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平衡,即f=0.4N,在第5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0.5N,故B错误;
第1、2两次实验中,拉力均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故C错误;
在第3、4、5实验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摩擦力不变,都是0.5N,故D正确。
故选D。
9.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已知物体所受水平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物体相应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0~2s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0 B. 2~6s物体所受摩擦力为3N
C. 8~10s物体所受摩擦力为2N D. 物体4s时所受摩擦力大于9s时所受摩擦力
【答案】 C
【解析】(1)根据丙图确定0~2s内物体的状态,根据乙图确定它受到的拉力,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它受到的摩擦力;
(2)(3)(4)根据丙图可知,6~8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乙图确定它受到的拉力,根据二力平衡计算出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后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判断摩擦力是否发生变化即可;
【解答】根据丙图可知,在0~2s内,物体运动的距离为零,即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它受到的静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根据乙图可知,此时物体受到的拉力为1N,所以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N,故A错误;
根据丙图可知,6~8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根据乙图可知,此时物体受到的拉力为2N,所以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N。在2~6s内,和8~10s内,物体分别做加速和减速运动,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不变,即仍为2N,故B错误,C正确;
物体4s时受到的摩擦力等于9s时受到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C。
10.如图,a为水平输送带,b为倾斜输送带。当行李箱随输送带一起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几种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a中的行李箱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 a中的行李箱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C. b中的行李箱受到斜向上的摩擦力 D. b中的行李箱受到斜向下的摩擦力
【答案】 C
【解析】(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水平传送带上的a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关系,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不受摩擦力,故A、B错误;
倾斜传送带上的物体b由于自身重力作用,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会受到斜向上的摩擦力,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1.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小科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刷毛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弯曲,对这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小
B. 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
C. 手对牙刷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
D. 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答案】 B
【解析】(1)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2)根据牙刷的受力情况分析;
(3)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
(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答】A.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大,故A错误;
B.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故B正确;
C.因为牙刷做匀速运动,所以手对牙刷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相互平衡,故C错误;
D.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左,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2.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1)当t=1秒时,物体相对地面是________(填“静止”或“运动”)的。
(2)当t=3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________ 牛。
(3)图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表示________ .
【答案】 (1)静止(2)2(3)路程
【解析】(1)根据丙图确定物体在t=1s时的运动状态即可。
(2)根据丙图可知,在4~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计算出滑动摩擦力,然后分析t=3s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是否改变即可;
(3)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和s=vt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丙图可知,t=1s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为零,即物体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2)根据丙图可知,在4~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即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相互平衡,也就是二者大小相等。根据乙图可知,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2N。当t=3s时,物体做加速运动,但是它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摩擦力不变,还是2N。
(3)图中阴影部分为长方形,那么它的面积S=vt。根据s=vt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路程。
13.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回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从实验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压力大小有关系,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进一步精确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 f 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间的压力 N 的大小成正比,即 f=μN,式中 μ 称为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根据上述知识小明设计了下列实验,测量一张白纸跟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实验步骤:① 把纸贴在木块的下表面;② 用弹簧秤称出纸和木块的总重力 G=10N;③ 使纸跟水平桌面接触,用弹簧秤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秤的示数 F。实验装置如图。请回答:
(1)实验中要测得动摩擦因数μ,需要用到下列知识中的(填序号) 。
A.二力平衡的知识
B.物体间力作用的相互性
C.力的作用的效果
(2)通过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动摩擦因数μ 为________。
【答案】 (1)A,B(2)0.12
【解析】(1)根据整个实验过程,分析涉及到的物理知识;
(2)首先根据图片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根据二力平衡计算出摩擦力,最后根据公式 f=μN 计算动摩擦因素。
【解答】(1)当木块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与绳子上的拉力相互平衡,即二者相等,故A正确‘
弹簧测力计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正确;
测量过程中没有涉及力的作用效果,故C错误。
故选AB。
(2)根据图片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那么示数为1.2N。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测力计的示数1.2N,根据公式 f=μN 得到:1.2N=μ×10N ,则μ=0.12。
14.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 , 每个重为20N。
(1)如图甲所示,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 N。
(2)如图乙所示,若将A、B木块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2的大小是________N,此时A对B的推力为________N。
【答案】 (1)0(2)15;7.5
【解析】(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据此分析乙图中两个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否发生改变。根据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计算出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最后根据二力平衡计算A对B的推力。
【解答】(1)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二者之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肯定不会产生摩擦力,即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0N;
(2)①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且二者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们处于平衡状态,即摩擦力和拉力相等,也就是f=F1=15N;
若将A、B木块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它们看做一个整体,那么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此时推力F2=f=15N。
②物体B对桌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肯定是AB两个物体对桌面压力的一半;因为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所以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肯定是AB受到摩擦力的一半,即。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此时A对B的推力等于摩擦力,即F2=fB=7.5N。
15.如图是“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图甲中,将木板固定水平拉动木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下同)大小相等;图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________大小相等。
(2)图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测力计A的示数为4.0N,测力计B的示数为2.5N,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若增大拉力,当A的示数为4.8N时,B的示数为________N。
【答案】 (1)不一定;一定(2)2.5;2.5
【解析】(1)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受到平衡力,没有处在平衡状态,那么它不受平衡力,据此判断;
(2)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它受到的摩擦力。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两个因素是否发生变化计算B的示数。
【解答】(1)图甲中,将木板固定水平拉动木块,如果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相互平衡,此时二者大小相等;如果木块做加速运动,那么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小于水平拉力,因此二者不一定相等。图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木块在木板上保持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相互平衡,即二者一定大小相等。
(2)图丙中,水平拉动木板,木块在木板上保持静止状态,此时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测力计的拉力相互平衡,因此二者相等,即滑动摩擦力f=2.5N。如果增大拉力,当A的示数为4.8N时,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还是2.5N。
三、实验探究题
16.如图1所示,小明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分别在粗糙程度不同的甲、乙水平木板上匀速直线运动,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改变压力,分别测出木块在甲、乙木板上滑动时的摩擦力,并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出了滑动摩擦力f摩与对应压力f压关系的图象。
(1)分析图象甲或乙可知,木块对木板的________越大,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也就越大;比较图象可知,________(填“甲”或“乙)木板更粗糙。
(2)小明在实验中发现,拉着木块运动时很难控制“匀速”,于是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改为拉动平板小车,当他水平向左拉动平板小车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________,这样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
【答案】 (1)压力;甲
(2)水平向左;不需要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和读数
【解析】(1)根据图甲或图乙可知,摩擦力随压力变化的图像为一条直线,二者成正比关系,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根据图1可知,当受到相同的压力时,甲受到的摩擦力较大,据此木板的粗糙程度大小。
(2)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它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此时,无论小车是否作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可直接通过静止的测力计读出示数,据此分析改进装置的优点。
【解答】(1)分析图象甲或乙可知,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越大,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也就越大;比较图象可知,甲木板更粗糙。
(2)木块静止时,它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相互平衡,即二者方向相反。因为拉力的方向水平向右,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这样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和读数。
17.在学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科还是认为: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于是张老师用氢气充气机(氢气球可充气)、压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白纸、金属盒等器材按图装置与他一起实验。
步骤一:将质量小的金属盒放在白纸上,读出此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 , 水平向左拉动白纸,记录拉力传感器的示数。
步骤二:换用质量不同、粗糙程度和底面积都相同的金属盒,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平向左拉动白纸,记录拉力传感器的示数。记录结果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质量不同的金属盒 压力传感器示数(牛) 拉力传感器示数(牛)
1 小 5.0 2.10
2 中 5.0 2.11
3 大 5.0 2.11
(1)第1次实验中金属盒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
(2)将步骤二的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 (1)2.10
(2)用氢气充气机对气球充气,控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不变
(3)在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无关
【解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金属盒受到的摩擦力;
(2)探究金属盒的重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时,必须控制压力相等而改变重力。当氢气球充气越多时,它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金属盒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越小,据此设计实验步骤。
(3)当金属盒的质量不同时,如果拉力传感器的示数不同,则说明二者有关系;否则,说明二者没关系。
【解答】(1)金属盒保持静止状态,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传感器的拉力相互平衡,即摩擦力f=F=2.10N;
(2)步骤二的实验操作补充为:用氢气充气机对气球充气,控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不变;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金属盒的质量不同时,拉力传感器的示数相同,那么得到结论:在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无关。
18.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利用播种机对谷粒进行播种时,有少量谷粒因与机器摩擦而损伤。为了比较不同材质的薄板对谷粒的摩擦力大小,他们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具体步骤如下:
①取含水率为10.7%的同一品种谷粒若干,用泡沫胶单层均匀固定在水平测试台上。
②将一定厚度和大小的薄钢板平放在谷粒上方,并在钢板上方放置一定质量的配重。
③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钢板,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重复操作3次。
④将钢板替换为形状相同的铁板、亚克力板,并分别调整配重的质量,重复步骤①~③。获得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 拉动不同材质薄板的拉力F/牛
钢板 铁板 亚克力板
1 1.69 1.90 1.82
2 1.62 1.95 1.78
3 1.73 1.87 1.85
(1)实验中每次都要调整配重的目的是________;
(2)通过本实验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还需选择怎样的谷粒进行进一步实验?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 (1)保持压力相同
(2)在压力一定时,钢板对谷粒的摩擦最小,铁板对谷粒的摩擦最大(合理即可)
(3)取同一品种含水量不同的种子或含水量相同的不同品种的种子(合理即可)
【解析】(1)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探究不同材质的薄板对摩擦力的影响时,必须控制压力相等、实验中每次调整配重,为保持薄板对谷粒的压力相同。
(2)根据表格数据,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描述实验结论。
(3)实验中只研究了一种含水量的谷粒,并没有研究其他品种的谷粒、其它含水率,可以从这两方面增加实验,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意义。
【解答】(1)实验中每次都要调整配重的目的是:保持谷粒受到薄板的压力相同。
(2)通过本实验研究,可得出结论:相同压力下,不同材质对谷粒的摩擦力不同,铁板最大,亚克力板次之,钢板最小。
(3)为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还需选择不同含水率的同一品种的谷粒或同一含水率的不同品种的谷粒进行进一步实验。
故答案为:(1)保持压力相同(2)在压力一定时,钢板对谷粒的摩擦最小,铁板对谷粒的摩擦最大(合理即可)(3)取同一品种含水量不同的种子或含水量相同的不同品种的种子(合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