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戊戌变法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戊戌变法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31 22:5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戊戌变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公车上书,维新派代表人物、创办的报刊,了解百日维新的基本史实,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思考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初步掌握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3.以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变法图强的事迹,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背景:1895年,        签订消息传到北京。
2.目的:    救国。
3.代表人物:    、梁启超等维新人士。
4.兴起:1895年,    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5.发展:组织    ,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    和天津的    。
(二)百日维新
1.时间、标志:    年6月,    颁布    诏书,实行变法。
2.主要内容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    上书言事
经济 鼓励    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文化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   
3.结果: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    ,戊戌六君子遇害,变法失败。
4.影响:在    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895年,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不久,他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成为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1898年,他入京创办京师大学堂,培养了大量具有维新倾向的新知识分子。
1897年,谭嗣同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署按察使黄遵宪在长沙设立时务学堂,创办《湘学报》。1898年,他和唐才常等组织南学会,创办《湘报》,宣传维新变法。
材料三 从6月11日到9月21日这一百多天中,皇帝迅速地接连发布了一百多条上谕,试图以空前规模大力推行变法维新。8月底前大多数法令涉及经济、军事和文教领域。经济和军事领域中,诏令体现了自强运动的强化。在经济领域,国家以更大的力量促进农、工、商业。在军事方面着重训练现代化陆军,加强海军。……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全国规模的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1)据材料一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如何
(2)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宣扬变法的方式有哪些 (写出两种即可)
(3)据材料三指出维新变法的主要历史作用。
2.历史解释的过程就是不断接近历史真实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决心变法。1898年6月,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关于戊戌变法有人说它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也有人说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请列举两位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2)你同意哪一种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三、课堂练习
1.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创办《时务报》 B.公车上书
C.成立兴中会 D.创办《国闻报》
2.年轻的光绪帝在危局的刺激和康有为等人的感召下,表示不愿做亡国之君,下令变法。据此判断,光绪帝支持维新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抵制外国侵略
C.镇压农民起义 D.维护清朝统治
3.下面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
A.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加强海防建设,创建北洋海军
D.废除八股,开办新式学堂
4.“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右图这个人物就是喊着这一口号英勇就义的。他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林旭
5.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在临刑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深感“无力回天”的原因主要有(  )
①依靠的皇帝没有实权 ②封建顽固派大权在握 ③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④变法内容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四、达标检测
1.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康有为是变法的主要筹划者
B.《南京条约》的签订是起因
C.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
D.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
2.“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亡,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  )
A.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B.改变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挺(ting)以挞(ta)坚甲利兵乎
——光绪帝“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二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材料三 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光绪帝为什么决心变法维新。
(2)根据材料二,分析哪些变法措施对封建旧势力的冲击最大。综合材料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
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
(一)1.《马关条约》
2.变法
3.康有为
4.公车上书
5.学会 《时务报》 《国闻报》
(二)1.1898 光绪帝 “明定国是”
2.官民 私人 学堂 新式军队
3.政变
4.思想文化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1)没有认识到中国制度的落后,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没有改革封建专制制度;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兴办学堂。
(3)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2.(1)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2)【答案一】看法: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理由:《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号召变法图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变法的措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军事力量,挽救民族危亡。变法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所以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从变法的目的、措施、影响任选一个角度阐明理由即可)
【答案二】看法: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理由:《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来发展资本主义。这场运动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资本主义;传播资产阶级思想,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所以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三、课堂练习
1.B 2.D 3.C 4.C 5.A
四、达标检测
1.A 2.A
3.(1)中国当时正被列强瓜分,国力衰弱,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
(2)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