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1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夏天,很多食物隔夜就会发霉,这时因为霉菌适宜生长的条件是( )
A. 温暖潮湿 B. 温暖干燥 C. 温度较低
2.微生物对人类是( )。
A. 有害的 B. 有益的 C. 有的有害,有的有益
3.下列活动能够感染狂犬病是( )
A. 吃狗肉 B. 和狗玩耍 C. 被狗咬伤
4.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观察葡萄球菌时意外发现了( )。
A. 微生物 B. 青霉素 C. 细胞 D. 乳酸菌
5.土壤越肥沃,微生物越 ( ) 。
A. 多 B. 少 C. 一样
6.下图是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观察到的花粉和花粉管,观察到花的这些结构必须使用的工具是( )。
A. 放大镜 B. 光学显微镜 C. 电子显微镜 D. 扫描隧道显微镜
7.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功能的是( )。
A. 老花镜 B. 一滴水滴 C. 近视镜
8.观察标本时,移动载玻片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A. 是一致的 B. 正好相反 C. 没有关系
9.上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四个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①④②③
10.下列各种工具可以帮助把蚕蛹观察得更加清楚的是___________。
A. 放大镜 B. 小刀 C. 绳子 D. 尺子
二、判断题
11.戴口罩可以降低被传染新冠肺炎的风险。 ( )
12.在雨水、河水中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
13.放大镜是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越大。( )
14.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细胞。 ( )
15.使用放大镜观察口罩,发现口罩是密不透气的。 ( )
三、填空题
16.大量的研究证明生命都是由 组成的。
17.生物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 。
18.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都是由 组成,它们不断地运动着。
19.生物学家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 。
20.排序题
将下列观察范围按观察工具发展顺序排列 。
A.蚂蚁的外形
B.蚂蚁的细胞结构
C.蚂蚁细胞内的分子结构
D.蚂蚁触角上的绒毛
E.蚂蚁的触角形状
我的排列顺序是:
21.下面是制作洋葱制片的过程。请按操作过程用阿拉伯数字排列顺序。
( )用盖玻片的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缓缓地放下。
(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
( )用吸水纸把多余的水分吸掉。
( )用镊子撕取一块洋葱的表皮。
( )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央,用镊子小心地将其展开。
四、实验探究题
22.微生物适合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研究的问题: 微生物适于怎样的环境
我们的假设: 微生物适于温暖的环境
研究步骤: ①取质量相同的两份新鲜牛奶。 ②一份放在温暖的环境下,另一份放在冰箱里。 ③观察两份牛奶所产生变化。
实验现象: 一段时间后,放在 的牛奶没有变化放在 的牛奶变质了。
实验结论: 微生物适宜生活在 环境里。
五、解答题
23.画出在放大镜或肉眼下的洋葱表皮结构和在显微镜下的洋葱表皮结构。
观察工具 肉 眼 放大镜 显微镜
观察记录画图
我的发现
24.凸透镜有什么作用?
六、综合题
25.(一)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以下器材,请选择正确的器材填在横线上。
载玻片盖玻片 碘酒 滴管 清水 小刀 吸水纸 镊子
(1)先用 把洋葱切开。
(2)在一块干净的 滴一滴 。
(3)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轻轻划“#”字,用 轻轻撕取内表皮。
(4)将撕下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 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注意不要有气泡。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 , 然后用 从另一侧吸引, 直至整个标本染上颜色,临时装片标本制作完毕。
26.以下是三个不同凸度的放大镜测量放大倍数的记录。
有一点凸的透镜 比较凸的透镜 最凸的透镜
测量情况 放大镜下有9个字,放大后清晰的字有6个 放大镜下有11个字,放大后清晰的字有3个 放大镜下有11个字,放大后清晰的字有1个
放大倍数
(1)请你算出三种透镜各自大约的倍数。
(2)通过以上的观察记录,发现了什么
七、连线题
27.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袁隆平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列文虎克 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罗伯特 胡克 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巴斯德 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培根 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28.下图是打乱的制作洋葱表皮装片的步骤,请将图片与下方相对应的步骤顺序连线。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分析】霉菌是一种真菌,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大量繁殖。
2.【答案】 C
【解析】【解答】微生物对人类的作用有好有坏,比如利用酵母菌进行面团发酵。但是也有细菌对人类生活产生危害,比如病毒生物。
【分析】考察人类生活和生物活动的关系。微小生物对人类有好有坏。
3.【答案】 C
【解析】【解答】 被狗咬伤 容易感染狂犬病,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
4.【答案】 B
【解析】【分析】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观察葡萄球菌时意外发现了青霉素,具有杀菌效果。
5.【答案】 A
【解析】【解答】土壤越肥沃,孕育的微生物就越多。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微生物是一种生物,也是要依靠营养物质进行生存。
6.【答案】 B
【解析】【解答】花粉和花粉管都要借助于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分析】光学显微镜能够观察到细胞、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原子、分子等。
7.【答案】 C
【解析】【解答】A、老花镜是凸透镜做的,具有放大功能,不符合题意。
B、一滴水滴类似于凸透镜,具有放大功能,不符合题意。
C、近视眼镜是凹透镜,不具有放大功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放大镜具有放大功能,显微镜、放大镜都有放大镜。
8.【答案】 B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目镜是放大镜,放大镜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放大镜的成像规律。
9.【答案】 C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步骤:切洋葱,将洋葱切成薄片,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在载玻片中间滴清水。
10.【答案】 A
【解析】【分析】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更微小的东西。
二、判断题
11.【答案】 正确
【解析】【分析】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速度很快,传染力极强的新型病毒,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染、接触传染、粪口传染三个主要的传染途径来扩散的。
12.【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微生物是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它们在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世界。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
13.【答案】 正确
【解析】【分析】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的一种使用,它是使物距小于焦距,就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当物距变时,像距也跟着变。
14.【答案】 正确
【解析】【分析】放大镜和显微镜都是凸透镜,都具有放大物体的作用,尤其是显微镜可将物体放大几千倍几万倍,使微小的物质放大。
15.【答案】 错误
【解析】【分析】口罩具有一定的透气性。
三、填空题
16.【答案】 细胞
【解析】【分析】细胞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普遍的提法是: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故答案为:细胞。
17.【答案】 微生物
【解析】【分析】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 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故答案为:微生物。
18.【答案】 微粒
【解析】【分析】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而分子或原子总在那里不断的运动着。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微粒总是在不断的运动,之间有间隙。
19.【答案】 列文虎克;微生物
【解析】【分析】列文虎克:显微镜与微生物学的开拓者。
20.【答案】 A,E,D,B,C
【解析】【解答】由于显微镜的发展顺序,影响到蚂蚁中结构的观察。越小的结构观察时间就越靠后。
【分析】显微镜是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工具,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结构要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21.【答案】 4;1;5;2;3
【解析】【解答】制作洋葱玻片的顺序是: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用镊子撕取一块洋葱的表皮;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央,用镊子小心地将其展开;用盖玻片的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缓缓地放下;用吸水纸把多余的水分吸掉。
【分析】制作洋葱玻片要求薄而透明,这样可以观察得比较清楚。
四、实验探究题
22.【答案】 冰箱;温暖的环境下;温暖
【考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考察影响微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温度对微生物的生长影响较大。
五、解答题
23.【答案】 描述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肉眼观察不到洋葱的表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类似于一间间小房子。
【分析】洋葱的表皮细胞利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
24.【答案】 成像汇聚光线和放大物体
【解析】【分析】凸透镜的结构是中间厚量表薄。
六、综合题
25.【答案】 (1)小刀
(2)载玻片;碘酒
(3)镊子
(4)盖玻片
(5)清水;吸水纸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1) 先用小刀 把洋葱切开 。
(2) 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上滴碘酒,为了便于观察。
(3) 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轻轻划“#”字,用 镊子轻轻撕去内表皮。
(4) 将撕下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盖玻片盖住,不要有气泡,以免影响观察,如果有气泡,还需要赶走气泡。
(5)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清水,用吸水纸从另册吸引, 直至整个标本染上颜色 。
26.【答案】 (1)解:有一点凸的透镜大约放大1.5倍,比较凸的透镜大约放大4倍,最凸的透镜大约放大10倍
(2)解:透镜越凸,放大的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视野越小
【解析】【解答】放大镜放大的倍数与凸透镜的镜片厚度有关系,镜片越厚,放大镜放大的倍数就越大。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关系。
七、连线题
27.【答案】
【解析】【分析】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以及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著名人物的成就连线,如袁隆平培育出了杂交水稻。故答案为:
28.【答案】
【考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内侧轻轻地刮几个小方格。
4.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的内侧撕取一小块内表皮。
5.将撕取的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展平。
6.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7.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