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11-02 15:5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3.1.1从算式到方程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
2.能根据题意分析出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重点难点】:体会找等量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
一、预习导学
1.根据条件列出等式:
①比a大5的数等于8: ;
②b的一半与7的差为 : ;
③的2倍比10大3: ;
④比a的3倍小2的数等于a与b的和: ;
⑤某数的30%比它的2倍少34: ;
2.填空:
叫做方程。
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叫做方程的解。
3.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是的打“√”,不是的打“x ”.
(1)1+2=3 ( ) (2) 1+2x=4( ) (3) x-3 ( )
(4) ( ) (5) x+y=2 ( ) (6) x2-1=0( )
4.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 (2) (3) (4) (5)
5. 检验2和-3是否为方程的解。
解:当x=2时, 当x=时,
左边= = , 左边= = ,
右边= = , 右边= = ,
∵左边 右边(填=或≠) ∵左边 右边
∴x=2 方程的解(填是或不是) ∴x=-3 方程的解
二、探究要点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点?
三、尝试练习:
1.方程的解是 ,方程的解是 。
、是方程的解吗?答: 。
2、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设某数为x
(1)某数的5%减去5的差的3倍等于1。(2)比某数小6的数比某数多2倍。
3.课本80页练习
四:交流展示:通过以上练习要注意什么?
五:当堂反馈
1.根据下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1) 练习本每本0.8元,小明拿了10元钱买了若干本,还找回4.4元。问:小明买了
几本练习本?
(2)长方形的周长为24cm,长比宽多2cm,求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3)A、B两地相距 200千米,一辆小车从A地开往B地,3小时后离B地还有20千米,
求小卡车的平均速度。
(4)某项工作甲单独做4天完成,乙单独做6天完成,若甲先干一天,然后,甲、乙合
作完成此项工作,若设甲一共做了x天,乙工作的天数为______ ,由此可列
出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惑?
七、拓展练习:
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为( )
A、2x-y=1 B、 C、 D、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1是方程4x+3=0的解 B、m=-1是方程9m+4m=13的解
C、 x=1 是方程3x-2=3的解 D、x=0是方程0.5(x+3)=1.5的解
3.某人将20000元存入甲、乙两个银行,甲银行存款的年利率为1.4%,乙银行存款的
年利率为1.44%,该公司一年后共得税前利息286元.求甲、乙两种存款各多少元?
(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
课题 3.1.2等式的性质
【学习目标】:1.利用天平的经验分析得出等式的性质;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
2.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重点难点】:运用等式两条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预习导学
1.用等号来表示 关系的式子叫等式.如: x+2x=3x,3×3+1=5×2,3x+1=5y
这样的式子,都是等式;
2.方程是含有__________的等式。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______ 方程。
3. 等式性质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为:如果a=b,那么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 的数,结果仍______;
用字母表示为:如果a=b,那么 或如果a=b,那么
4.(1)在等式的两边都 ,得到
(2)在等式的两边都 ,得到
5.已知等式a=b,下列式子:①a+2=b ②a+2=b-2 ③a+2=b+3 ④-2a=-2b
⑤⑥中成立的是: 。(填序号)
6.(1)x-7=26; (2)x=2
解:根据等式性质____,两边______, 根据等式性质____,两边____ ,
得: 得
于是x=_____ 于是x=_____
二、探究要点: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点?
三、尝试练习:
1(1)如果,那么 。(2)如果,那么 。
(3)在等式的两边都 ,得到 。
(4)在等式的两边都 ,得到 。
2.课本83页练习
四、交流展示:通过以上练习要注意什么?
五、当堂反馈:1.回答下列问题:
(1)从a+b=b+c,能否得到a=c? (2)从a-b=c-b,能否得到a=c?
(3)从ab=bc能否得到a=c? (4)从=,能否得到a=c?
2.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1)-3x=15; (2)x-1=5;
六、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惑?
七、拓展练习:
1、如果,那么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2. 解方程:(1) (2)-6a=4.5 (3)5x-2=3x+4

3..若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则代数式的值是_____.
4.已知,当时,,那么时,的值为( )
A. B. C. D.
5.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 A、若ac=bc,那么a=b B、若,那么a=b
C、=,那么a=b D、若a=b那么a=b
6.下列等式变形错误的是( ) A.若x-1=3,则x=2; B.若x-1=x,则x-2=2x
C.若x-3=y-3,则x-y=0;D.若3x+4=2x,则3x-2x=-4
课题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一
【学习目标】: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会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重点】:会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难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一、预习导学:
1.合并同类项: , ,
2.解方程:(1) 3x-x=4 (2)
3.某班学生共60人,外出参加种树活动,根据任务的不同,要分成三个小组且使甲、
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求各小组人数.
思路:这里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就是说把总数60人分成___份,
甲组人数占___份,乙组人数占___份,丙组人数占___份,如果知道每一份是多少,那
么甲、乙、丙各组人数都可以求得,所以本题应设每一份为x人.
关键:本题中相等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设每一份为x人,则甲组人数为__人,乙组人数为___人,丙组为___人,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
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
系数化为1,得x=___
所以2x=____,3x=_____,5x=______
答:甲组_____人,乙组___人,丙组______人.(检验一下答案是否正确)
二、探究要点: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点?
三、尝试练习:
1.解方程:(1)x-=-1 (2)-2x=3+1.5
(3)2x-4x=0 (4)-4x+1.5=10
四、交流展示:通过以上练习要注意什么?
五、当堂反馈:
1.某学生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多2页,第二天读了全书的少1页,还剩
23页没读,问全书共有多少页?
解:设全书共有____页,那么第一天读了( )页,第二天读了( )页.
本问题的相等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书页数;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根长18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是宽的2倍的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
3. 解方程: (1) (2)7x-2.5x+2x-1.5x=-5×4-5×3
4.小明告诉老师说:他知道爷爷、爸爸. 5.小王同学在做作业时,不慎将墨水瓶
和自己的年龄和是108岁,还知道爷爷 打翻,使一道作业题只能看到:甲、乙
的年龄是他的年龄的5倍,爸爸的年龄 两地相距160千米,摩托车的速度为45
是他年龄的3倍。求小明的年龄 千米/时,运货汽车的速度为35千米/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
将这道题补充完整并解答
六、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惑?
七、拓展练习:1. 解方程:(1). (2)
2. 5x-8与3x互为相反数,可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解是 。
3.将自然数1至2004按图中的方式排成一个长方形阵列,用一个正方形框出9个数,
(1)图中的9个数的和是多少?
(2)能否使一个长方形框出的9个数的和
为2007?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若可能,求出
9个数中最大的数。

课题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二
【学习目标】: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用移项法则解方程;
【重点难点】:灵活运用移项法则解方程,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一、预习导学:
1.解方程:(1)3x-2=7; (2)x+5=3;
2.判断下面的变形对不对?如果不对,应当怎样改正?
(1)从3x+6=0得到3x=6( )(2)从12-2x=-6,得到12-6=2x( )
(3)从-2x+3=1-x小得到2x+x=1-3( )(4)从2x+1=x得到2x= 1-x( )
3.5x-8与3x互为相反数,可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它的解是_______.
4.把等式一边的某项 ,叫做移项。(1)解方程,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2)方程,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
系数化为1,得
5.某部队开展植树活动,甲队35人,乙队27人,现另调28人去支援,使甲队与乙队
的人数相等,问应调往甲队的人数是___,调往乙队的人数是___.
6.一群小孩分一堆苹果,1人3个多7个,1人4个少3个,则有多少个小孩?多少个
苹果?
二、探究要点: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点?
三、尝试练习:
1.课本第90页练习第1题。
2. 解方程: (1)3x-7=18-2x (2)9 –3m=5y+5
四、交流展示:通过以上练习要注意什么?
五、当堂反馈:
1. 解方程(写出解答过程中的第一步):
(1)x+2=7 → ; (2)3+2x=1+x → ;
(3)-x+3=-2 → ; (4)2x-3=1 →         ;
(5)-2x+9=-5 →      ; (6)3+4x=1-2x → .
2.课本第90页练习第2题
3. (1)); (2)x-6=x

4. 三个连续的奇数的和是
27,求这三个奇数。
5.小明与小颖从甲地同时出发去乙地,
小颖每小时走4千米,小明每小时走5
千米,结果小明比小颖提前1小时到达
乙地,问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六、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惑?
七、拓展练习:
1.某商品的标价为336,若降价以八折出售,仍可获利5%,则该商品的进价是(  )
 A.298 B.328 C.320 D.360
2.在某月内,李老师要参加三天的学习培训,现在知道这三天的日期的数字之和是39;
(1)培训时间是连续的三天,你知道这几天分别是当月的哪几号吗?
(2)若培训时间是连续三周的周六,那这几天又分是当月的哪几号?
3.阅读下面的推导过程,回答问题
解方程
解:移项得… 第1步 (1)第1步变形的理论依据是:
由分配律得…第2步 (2)上述过程显然错了,错在哪一步?
两边同除以,得2=3 …第3步 改正。
课题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号
【学习目标】:
1.准确而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带有括号的方程;
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时,关键是找出条件中的相等关系。
【学习重点】:熟练地解带有括号的方程,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题.
【学习难点】:正确地解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一、预习导学:
1、化简下列各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1)= ; (2)= ;
(3)= ; (4)=
2、方程,去括号得: 。
3、解方程(1) (2)
二、探究要点: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点?
三、尝试练习:
① ②
解: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③4x+(x+4)=12-3(2x-3) ④2-3(x+1)=1-2(1+0.5x)
四、交流展示:通过以上练习要注意什么?
五、当堂反馈:
1.儿子今年12岁,父亲今年39岁, 2.当x取何值时,代数式
经过多少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年龄 和的值相等?
的4倍?
3.
4.一人骑自行车在甲、乙两地之间
行驶,顺风行需2小时,逆风骑行
需3小时,已知风速每小时2 km。
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
六、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惑?
七、拓展练习:
1.当y取何值时,代数式2(3y+4) 2.已知: A= 3x+2 ,B=4+2x
的值比5(2y-7)的值大3? 求:①当x取何值时, A=B;
②当x取何值时, A=B+1
课题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
----去分母
【学习目标】:会运用等式性质2正确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重点】: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难点】:去分母时,不含分母的项会漏乘公分母,及没有给分子加括号。
一、预习导学:
解方程:
(1); (2)
(3) (4)
解:去分母(两边都乘以 ),得: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二、探究要点: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点?
三、尝试练习:
1.下面题目对不对?如果不对,请改正。
(1)去分母,得(2)去分母,得;
(3)去分母,得 ;(4)去分母,得。
2.解方程:(1) (2)

四:交流展示:通过以上练习要注意什么?
五、当堂反馈:
(1) (2) (3)
六、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惑?
七、拓展练习:
(1)k取何值时,代数式的值比的值小1?
(2) (3)-=1.6
课题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
【学习目标】
1、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培养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实际生活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学习重点】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工程、调配等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一、预习导学:
1.在工程问题中一般设总工作量为 ,工作量= ×
2.一项工作甲独做5天完成,乙独做10天完成,那么甲的工作效率是 ,乙的工
作效率是 ,两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是 ,此时剩余的工作量是 。
3.一项工作甲独做m天完成,乙独做n天完成,那么甲每天的工作效率是 ,乙每
天的工作效是 ,两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是 .
4.一段公路甲队独修需30天,乙队独修需 5. 学校大扫除,某班原分成两个
20天, 甲队独修10天后,,乙队再加入一 小组,第一组26人打扫教室,第
起修,问:还需多少天能修完? 二组22人打扫包干区,这次根据
工作需要,要使第二组人数是第一
组人数的2倍,那么应从第一组调
多少人到第二组去?

二、探究要点: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点?

三、尝试练习:
1.某水利工地派48人去挖土和运土, 2.某项工作,甲单独做需要4小时,乙
如果每人每天平均挖土5 方或运土 单独做需要6小时,如果甲先做30分
3方,那么应怎样安排人员,正好 钟然后甲、乙合作,问甲、乙合作还
能 使挖出的土及时运走? 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完成全部工作?
3.一件工作由一个人做要500小时完成,
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5小时,再增
加 8人和他们一起做10小时,完成了这
项作,问:先安排多少人工作?

4.服装厂生产一批校服,已知每3米长的布料可以做上衣2件或裤子3条,一件上衣和一
条裤子为一套,计划用600米长的布料生产校服,应分别用多少布料生产上衣和裤子才
能恰好配套?共生产多少套?
四:交流展示:通过以上练习要注意什么?
五、当堂反馈:
1.一个道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9天完成,乙队单独做24天完成。现在甲乙两队共同
施工3天,因甲另有任务,剩下的工程有 乙队完成,问乙队还需几天才能完成?
2.一运输队运输一批货物,每辆车装8吨,最后一辆车只装6吨,如果每辆车装7.5吨,
则有3吨装不完。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运输队共有多 少辆车?
3 .完成一项任务,由一人做需80小时,现计划先由一些人做2小时,再增加5人做8
小时,成这项任务的四分之三,怎样安排参与任务的具体人数?


六、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惑?
七、拓展练习:
1.某工厂按原计划每天生产20个零件,预定期限还有100个不能完成,若提 高工效
25%,到期将超额完成50个,则此工厂原计划生产零件多少个?预定期限是多少天?
2.某队伍450米长,以每分钟90米前进, 某人从排尾到排头取东西后,立即返回排尾,
速度为3米/秒. 往返共需多少秒?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2)
【学习目标】
1、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培养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实际生活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学习重点】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关于商品利润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一、预习导学:
①几个概念:(1)成本价:有时也称进价,是商家进货时的价格;(2)标价:商家在出
售时,标注的价格;(3)售价:消费者购买时真正花的钱数;(4)利润:商品出售后,
商家所赚的部分;(5)利润率:商品出售后利润与成本的比值; (6)打折:商家为了
促销所采用的一种销售手段,打折就是以标价为基础,按一定比例降价出售,如:打8
折,就是按标价的80℅出售。
②(1)利润= 价- 价(2)利润率=%(3)实际售价= 价×打折率
③ 1.进价为90元的篮球,卖了120元,利润是 元 ,利润率是 ;
2.原价100元的商品打9折后价格为 元;
3.一件衬衣进价为100元,利润率为20% 这件衬衣售价为 ______ 元;
4.一台电视售价为1100元,利润率为10%,则这台电视的进价为_____元;
5.一件商品按原定价八五折出售,卖价是17元,那么原定价是____元。
④两件商品都卖84元,其中一件亏本20%,另一件赢利40%,则两件商品卖后( )。
A.赢利16.8元 B.亏本3元 C.赢利3元 D.不赢不亏
二、探究要点: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点?

三、尝试练习:
1. 一批校服按八折出售,每件为x元,则这批校服每件的原价为( )
2. 在旅游购物时,小王想买一件标价为500元的衣服,一般商场都是加价100﹪标价,然后只
要利润不低于20﹪就可以出售,你帮小王还价是 元。
3.一商店将某种商品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元旦期间打8折销售以答谢新老顾客对本商
店的光顾,售价为224元,这件商品的成本价是多少元?
四:交流展示:通过以上练习要注意什么?
五、当堂反馈:
1.某股民将甲、乙两种股票卖出,甲种股票卖出1500元,盈利20%,乙种股票卖出1600元,但亏损20%,该股民在这次交易中 (盈利、亏损) 元.
2.某商品如果按定价的七五折出售将赔25元,而按原定价的九折出售将赚20元,这种商
品定价为 元。
六、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惑?
七、拓展练习:
1.初一级进行法律知识竞赛,共有30题,答对一题得4分,不答或答错一题倒扣2分。
(1)小明同学参加了竞赛,成绩是96分。请问小明在竞赛中答对了多少题?
(2)小王也参加了竞赛,考完后他说:“这次竞赛我一定能拿到100分。”请问小王有没有
可能拿到100分?试用方程的知识来说明理由。
2. 某企业存入银行甲、乙两种不同性质用途的存款共20万元,甲种存款的年利率为2.5%,
乙种存款的年利率为2.25%,该企业一年可获利息4850元,求甲、乙两种存款各多少元?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3)
【学习目标】
1、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培养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实际生活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习重点】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难点是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一、预习导学:
1.在一次有12支球队参加的足球循环赛中(每两队必须赛一场),规定胜一场3分,平
一场1分,负一场0分,某队在这次循环赛中所胜场数比所负的场数多两场,结果得18
分,那么该队胜了几场?
2.某班23名同学星期天去公园游览,公园售票窗口标明票价:每人10元,团体票25人以
上(含25人)8折优惠,这23名同学应花 元购买 张票,这样能省 元钱。
3.已知:,①当m为何值时,A=B;②当m=2时,A B,
③当m=-2时,A B。(填“>”或“<”)
4.小明到书店买书,办会员卡是6.8折,办卡费是20元,不办卡打九折,小明应该怎么办?
二、探究要点: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点?
三、尝试练习:
1.课本106页练习第2题。
2.足球比赛的记分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输一场得0分,一支足球队在
某个赛季中共需比赛14场,现已比赛了8场,输了1场,得17分,请问:
(1)前8场比赛中这支球队共胜了多少场?
(2)这支球队打满14场比赛,最高能得多少分?
(3)通过对比赛情况的分析,这支球队打满14场比赛,得分不低于29分,就可以达到预
期的目标,请你分析一下,在后面6场比赛中,这支球队至少要胜几场,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四:交流展示:通过以上练习要注意什么?
五、当堂反馈:
1.小明用的练习本可在甲、乙两个商店内买到,已知两个商店的标价都是练习本1元,
但甲商店的优惠条件是;购买10本以上,从第11本开始按标价的7折卖,乙商店的优
惠条件是;从第1本开始就按标价的85%卖。
(1)小明要买多少本练习本,到两个商店花钱一样多?
(2)小明现有24元钱,最多可买多少本练习本?
2.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门票于2007年4月15日开始接受公众预订,某球迷在奥运会开
幕前准备用12000元预订15张表1中所示价格的球类比赛的门票(不考虑比赛的具体项
目和场次)。若全部资金都用来预订男篮比赛门票和乒乓球比赛门票,那么这个球迷可以
预订男篮比赛门票和乒乓球比赛门票各多少张?
比赛项目
票价(元/场)
男篮
1000
足球
800
乒乓球
500
六、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惑?

课题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
【复习目标】:1.使学生对本章所学知识及其间的关系有一个总体认识,对数学建模思
想和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有较深刻的认识;
2. 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列方程解应用题。
【重点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列方程解应用题。
回顾
(1)概念
1. 方程:含 的等式叫做方程 。
2. 方程的解:使方程的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 ,就是方程的解。
3.解方程:求 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 只含有 未知数,未知数的 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2)方程变形——解方程的重要依据
1、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或减) ( ),结果仍相等。
即:如果a=b,那么a±c=b ;
等式的性质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 ,或除以 数,结果仍相等。
即:如果a=b,那么 ;或如果a=b,那么(c≠0)
2、分数的基本的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值
不变。即:==(其中m≠0)
分数的基本的性质主要是用于将方程中的小数系数(特别是分母中的小数)化为整数,
如方程:化为:
(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所有分母的 .2.去括号3.移项,把 项移
到方程的一边,常数项移到另一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
总结归纳:
三、课堂练习:
1、选项中是方程的是( )A.3+2=5 B. a-1>2 C. a2+b2-5 D. a2+2a-3=5;
2、下列各数是方程a2+a+3=5的解的是( ) A.2 B. -2 C.1 D. 1和-2;
3、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1=5 B. 3(m-1)-1=2 ; C. x-y=6 D.x2+2x-=0;
4、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 )
5、若 。
6、若是同类项,则m= ,n= 。
7、代数式x+6与3(x+2)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的值为 。
8、解方程:(1) ; (2) ;

(3) ; (4) ;
9、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飞行,顺风需要4小时,逆风需要4.5小时;测得
风速为45千米/时,求两城之间的距离。
10、某团体组织了一场义演为“希望工程”募捐,共售出1000张门票,已知成人票
每张8元,学生票每张5元,共得票款6950元,成人票和学生票各几张?
四、拓展训练:
1、解方程:
(1)y-=3- ; (2);
2、某商店开张为吸引顾客,所有商品一律按八折优惠出售,已知某种旅游鞋
每双进价为60元,八折出售后,商家所获利润率为40%, 问这种鞋的标价是多
少元?优惠价是多少?
3.甲、乙两个水池共蓄水50t,甲池用去5t,乙池又注入8t后,甲池的水比乙
池的水少3t,问原来甲、乙两个水池各有多少吨水?
4.一份试卷共25道题,每道题都给出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要求
学生把正确答案选出来,每题选对得4分,不选或选错扣1分,如果一个学生得
90分,那么他选对几题?现有500名学生参加考试,有得83分的同学吗?为什么?

5.某公园的门票价格规定如下表:某校初一甲、乙两班共103(其中甲班人数多于乙班
人数)去游该公园,如果两班都以班为单位分别购票,则一共需付486元.
(1)如果两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则可以节约多少钱?
购票人数:
1~50人
51~100人
100人以上
票 价
5元
4.5元
4元
(2)两班各有多少名学
生? 
五、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惑?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检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 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2.如果,那么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3. 方程的“解”的步骤如下,错在哪一步( )
A.2(x-1)-(x+2)=3(4-x) B.2x-2-x+2=12-3x C.4 x=12 D.x=3
4.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和是9,如果将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后所
得的新数比原数大9,则原来的两位数为( )。
A.54 B.27 C.72 D.45
5. 甲、乙两人练习赛跑,甲每秒跑7m,乙每秒跑6.5m,甲让乙先跑5m,设xs后甲
可追上乙,则下列四个方程中不正确的是(  )
A.7x=6.5x+5  B.7x+5=6.5x C.(7-6.5)x=5 D.6.5x=7x-5
6.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趣味算题,它们多以顺口溜的形式表述,请大家看这样的一个
数学问题:一群老头去赶集,半路买了一堆梨,一人一个多一个,一人两个少俩梨,请
问君子知道否,几个老头几个梨?请你猜想一下:几个老头几个梨? ( )
A.3个老头4个梨 B.4个老头3个梨 C.5个老头6个梨 D.7个老头8个梨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
7.x的三倍减去7,等于它的两倍加上5,用方程表示为 ;
8.已知2X+4=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 ;
9.在公式中,已知,则________.
10.电视机售价连续两次降价10%,降价后每台电视机的售价为a 元,则该电视机的
原价为________
11.若与是同类项,则= ;
12.若x=-4是方程m(x-1)=4x-m的解,则m= ;
13.若2a与1-a互为相反数,则a等于12.已知,则 ;
14.国庆期间,“新世纪百货”搞换季打折. 简爽同学以8折的优惠价购买了一件运动服
节省16元,那么他购买这件衣服实际用了_______元.
三.解方程(每题7分,共28分)
(1) (2)
(3) (4) y-=3-
四.解答题(共30分)
1.已知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 试求代数式的值.
2.某种商品提高进价的30%后标价, 又以8折出售,仍获利200元,这种商品的进
价为多少元?
3.某校有住宿生若干人,若每间宿舍住8人,则有5人无处住;若每间宿舍增加1人,
则还空35张床位,求共有多少间宿舍?有多少住宿生?
4.在学完“有理数的运算”后,某中学七年级各班各选出5名学生组成一个代表队,
在数学方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一次知识竞赛。竞赛规则是:每队都分别给出50道题,
答对一题得3分,(1) 如果㈡班代表队最后得分142分,那么㈡班代表队回答对了
多少道题?(2) ㈠班代表队的最后得分能为145分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5.某服装商店出售一种优惠购物卡,花200元买这种卡后,凭卡可在这家商店8折
购物,什么情况下买卡购物合算?
6.某蔬菜公司收购到某种蔬菜140吨,准备加工后上市销售,该公司的加工能力是:
每天可以精加工6吨,或每天可以粗加工16吨,现在计划用15天完成加工任务。问:
(1)该公司应安排几天粗加工,几天精加工,才能按期完成任务?
(2)如果每吨蔬菜粗加工后的利润为1000元,精加工后为2000元,那么该公司出售
这些加工后的蔬菜共可获利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