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 1 节 晶体常识
第二课时 晶 胞
制作人:杨雅勇教学目标:1、了解晶胞的概念和结构。2、知道晶胞与晶体的关系。3、会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的粒子 数及晶体化学式的确定。学习活动 : 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63-P64晶胞的有关内容,同时观察NaCl、CsCl、干冰的晶胞模型,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①怎样描述粒子在微观空间的排列?
②晶体和晶胞有什么关系?
③位于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对整个晶胞的贡献是多少? 第二课时 晶 胞1、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蜂巢与蜂室铜晶体铜晶胞晶胞是无形的,是人为划定的。
晶体与晶胞的关系正好比蜂巢与峰室的关系。金刚石的多面体外形、晶体结构和晶胞示意图平行六面体无隙并置2.晶胞中粒子数的计算 及晶体化学式的确定(1)立方晶胞11/21/8 1/4顶点为6个晶胞共有,故微粒数为:12×1/6 + 2×1/2 + 3 = 6 (2)六方晶胞:11/21/61/3总结:用均摊法计算一个晶胞中粒子的数
目,实际上是明确这个晶胞中的某
一个点、一条棱、一条边、一个面
分别为多少个晶胞所共有,这一个
点、一条棱、一条边、一个面对一
个晶胞的贡献只能是它的1/m(m为
质点周围的晶胞数)。石墨晶体的层状结构,层内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如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平均每个正六边形占有C原子数为____个、占有的碳碳键数为____个。
碳原子数目与碳碳化学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
练习一:2:323 练习二:2001年报道的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如图所示的是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底面还各有1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MgB B、 MgB2
C、Mg2B D、Mg3B2
BMg原子的数目:
12×1/6+2×1/2=3
B原子的数目:6
故化学式可表示为
MgB2
练习三:2001年报道的硼和镁形成的纳米颗粒,如图所示的是该纳米颗粒: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底面还各有1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则该纳米颗粒化学式可表示为( )A、MgB B、 MgB2
C、Mg2B D、Mg14B6晶胞结构与纳米颗粒、分子簇的区别。D注意: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由钛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气态团簇分子,如右图所示。顶角和面心的原子是钛原子,棱的中心和体心的原子是碳原子,则它的分子式是 ( )
A.TiC B.Ti4C4, C.Ti14C13 D.Ti13C14
C练习四:注意:仔细审题,防止类推中的失误。课堂小结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晶体和晶胞的关系吗?你会用均摊法进行相关的分析计算吗?你还有哪些其它的收获吗?多谢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