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本章小结
复习回顾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脑
脊髓
大脑
小脑
脑干
脑神经
脊神经
(直接连接)
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部分
大脑: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
小脑: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协调肌肉的活动,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
脑干:主要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须任何意识的干扰就能保持着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
脊髓在脊柱的椎管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
脊髓
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胞体
树突
轴突
轴突末梢
神经冲动传导方向
基本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胞体集中部位 突起集中部位
中枢神经系统内 灰质 白质
周围神经系统内 神经节 神经
巩固练习
例1.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B.小脑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
C.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D.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传导功能
A
例2.在做这份试卷的时候,先要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然后书写作答。完成审题、思考等活动的神经中枢存在于下列的哪一结构中?( )
A.大脑皮层 B.小脑 C.脊髓 D.神经
A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反射的概念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2.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例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唾液分泌反射。
反射弧模式图
感受器
传入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效应器
反射弧结构 结构特点 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
感受器 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 既无感觉也无效应
传入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 既无感觉也无效应
神经中枢 调节某一功能的神经元群 既无感觉也无效应
传出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只有感觉无效应
效应器 运动神经末稍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 只有感觉无效应
联系 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必须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 反射类型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区别 获得途径 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先天性反射 个体生活过程中建立的后天性反射
神经中枢 由大脑皮层以下(脑干或脊髓)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参与反射的中枢一般在大脑皮层
刺激特点 引起反射的刺激必须是直接刺激 任何无关刺激都可以变为条件刺激
神经联系 反射是永久固定的,不会消失 反射是暂时的、易变的,可以消退
适应性 适应的范围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 适应的范围广,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
联系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 大脑皮层上的功能区
能够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巩固练习
例3.如图是人体反射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如果A代表的是手部皮肤内的感受器,则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
A. A→B→C→D→E
B. E→D→C→B→A
C. C→B→D→E→A
D. B→C→A→D→E
A
例4.下列属于复杂反射的一项是( )。
A.人进食时分泌唾液
B.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突然向前跳起
C.沙子进入人的眼中使人流泪
D.电影中出现悲壮场面时,观众难过地哭了
D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眼球的结构
眼外肌
玻璃体
视网膜
视神经
脉络膜
巩膜
晶状体
虹膜
瞳孔
角膜
睫状体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结构 功能
眼 球 壁 外膜 角膜、巩膜 支持和保护眼球
中膜 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营养眼球和调节光线
内膜 视网膜 光感受器
内 容 物 房水——稀薄的液体 玻璃体——较脆弱的胶冻状物 晶状体——小巧而富于弹性的凸透镜状结构 眼睛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瞳孔
照相机镜头
——照相机底片
——照相机光圈
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外界物体反射光线
角膜
房水
瞳孔
晶状体和玻璃体
视网膜
视神经
视觉中枢
(折射作用)
视觉的形成
(形成物像)
(传导冲动)
(产生视觉)
项目 近视 远视
成因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 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小
成像位置 光线进入眼内会在视网膜前方成像 光线进入眼内会在视网膜后方成像
视觉障碍 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矫正措施 佩戴凹透镜 佩戴凸透镜
巩固练习
例5.在阳光明媚的一天中午,小华从较暗屋内走出屋外,看见一只小鸟渐渐飞远,在此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的眼球结构是( )。
A.角膜、玻璃体 B.虹膜、玻璃体
C.角膜、晶状体 D.虹膜、晶状体
D
例6.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是因为( )。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B.眼球的前后径移动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D
耳的结构
锤骨
砧骨
鼓膜
耳廓
外耳道
半规管
前庭
位听神经
耳蜗
咽鼓管
鼓室
镫骨
耳
外耳
中耳
内耳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鼓室
听小骨
耳蜗
前庭
半规管
——收集声波
——声波的通道,传播声音
——接受声波产生振动
——传递声波
——内有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
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听觉的形成过程
声波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收集声波
声波的通道
振动传声
鼓室内听小骨
声音放大
耳蜗
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产生兴奋
位听神经
大脑皮层
听觉
其它感觉
项目 感受器 功能
鼻 嗅黏膜 感受气体刺激,产生适应性
舌 味蕾 (舌的背面,特别是舌尖和侧缘) 辨别酸、甜、咸、苦
皮肤 内有触觉、痛觉、温度觉感受器 感受冷热疼痛等
巩固练习
例7.在认真学习的你,突然听到老师喊你的名字,听到老师的声音,需要以下结构参与,请你选出听觉形成的正确顺序( )。
①位听神经 ②听小骨 ③外耳道 ④大脑中的一定区域
⑤内耳内的听觉感受器 ⑥鼓膜
A.⑥③②⑤①④ B.③⑥①②⑤④
C.③⑥②⑤①④ D.③①②⑥⑤④
C
例8.不少年轻人骑车时戴耳机听音乐,这样不仅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而且长期使用耳机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些细胞位于( )。
A.鼓膜 B.外耳道 C.耳蜗 D.咽鼓管
C
激素调节
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不同
名称 比较项目 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
导管 无导管 有导管
分泌物 输送方式 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通过导管排出
举例 甲状腺、肾上腺、垂体、胰岛 唾液腺、汗腺、皮脂腺、肝脏、胰腺
内分泌腺组成内分泌系统
垂体
甲状腺
肾上腺
胰腺中的胰岛
卵巢
睾丸
内分泌系统就是由各种内分泌腺组成的系统。
各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功能
内分泌腺 位置 功能
垂体 位于脑下方 分泌生长激素等
甲状腺 位于颈前部,贴附在喉和气管两侧 分泌甲状腺激素等
胸腺 位于胸部 分泌胸腺激素等
肾上腺 位于肾脏上方 分泌肾上腺素等
胰岛 位于胰腺中 分泌胰岛素等
卵巢 位于女性腹腔中,子宫两侧,一对 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等
睾丸 位于男性的阴囊内,一对 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等
种类 分泌部位 生理作用 异常时疾病
甲状腺 激素 甲状腺 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呆小症、地方性甲状腺肿、甲亢
生长 激素 垂体 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
性激素 睾丸或卵巢 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和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促进生殖细胞形成 性早熟或发育迟缓
胰岛素 胰岛 促进糖的储存和利用,降低血糖 糖尿病
巩固练习
例9.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
B.口服胰岛素制剂可以治疗糖尿病
C.常吃海带等海产品可预防“大脖子病”
D.分泌激素的腺体都是没有导管的
B
例10.内陆缺碘地区的居民食用含碘较高的海藻类食品或加碘食盐,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碘具有杀菌消炎作用
B.碘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新陈代谢
C.碘能抵制甲状腺细胞的增生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
D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