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本章小结
复习回顾
健康及其条件
1.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2.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1)生活有规律
合理安排生活节奏;
合理调节学习与休息、脑力劳动与体力活动的关系。
防止暴饮暴食或限制饮食,防止偏食。
食品中应尽量包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和提供足够的能量;
严格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品被污染,不吃不洁的食物;
(2)合理膳食
(3)合理用药
安全、有效、经济、适当;
用药前要明确诊断,用药剂量要适当;
用药时间要科学,用药途径要适宜,联合用药要合理;
慎用抗生素!
(4)拒绝吸烟、酗酒、吸毒
吸烟、酗酒、吸毒是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
巩固练习
例1.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健康中国”的理念。下列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吸烟、不酗酒
B.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
C.不沉迷网络
D.为提高药效,大量使用抗生素
D
预防传染病
1.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凡是能引起人和动物患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都是病原体。
2.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流行,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
切断传播途径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5.常见的传染病
蛔虫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病毒性肝炎
巩固练习
例2.下列关于传染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呆小症和贫血是传染病
B.艾滋病能够通过握手和拥抱传播
C.肺结核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D.灭蚊属于控制蛔虫病的传染源
C
人体免疫
1.图示
免疫监视
防御保护
免疫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应用:计划免疫
皮肤和黏膜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功能
自身稳定
名称 形成时间 形成因素 特点 结构基础
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就有,先天性的 由遗传因素决定 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作用范围广 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后天逐渐形成的 与遗传因素无关,与病原体做过斗争的人才有 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第三道防线
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自身稳定
3.免疫的功能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防御保护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免疫监视
4.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是依据国家对消灭传染病的要求,在易感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接种。计划免疫是特异性免疫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使人在不患病的情况下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
巩固练习
例3.在日常生活中,会看到受伤的小狗常用舌头舔伤口,对伤口的愈合有一定的作用。下列叙述中,免疫类型与之不同的是( )。
A.皮肤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B.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
C.白细胞能吞噬病菌
D.接种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
D
巩固练习
例4.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器官有扁桃体、胸腺和脾等
B.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C.免疫细胞能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癌细胞
D.皮肤和杀菌物质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
当代主要的疾病和预防
当代主要疾病 常见种类 发病因素 预防措施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等 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 多运动,合理饮食,不抽烟不酗酒,经常检查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
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不足 定期血糖检测,经常运动,合理饮食,限制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
癌症 肺癌,肝癌,胃癌,皮肤癌,白血病等 电离辐射,紫外线 ,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紧张和疲劳 不吸烟不酗酒,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避免过度接触紫外线,坚持体育锻炼,乐观心态,定期检查
巩固练习
例5.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现代生活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遗传因素 ②年龄偏大 ③环境因素 ④生活习惯 ⑤传染病太多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
D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