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九年级 下
5. 孔乙己
第二课时
孔 乙 己
鲁迅
1、阅读1-3段,理解社会环境及其作用。
2、细读课文4-11段,分析孔乙己的形象,学习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
3、合作探究塑造孔乙己形象的目的。
学习目标
一、快速阅读小说1-3段,思考:
自主学习
1、开头三段写了什么内容?
2、酒店里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3、掌柜对长衫客、短衣帮以及小伙计态度上有何不同?这说明掌柜是怎样的人?
4、前三段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
一、快速阅读小说1-3段,思考:
自主学习
1、开头三段写了什么内容?
主要写了鲁镇酒店的格局、酒菜价格和顾客的身份
北
南
厨房
仓库
酒座间
曲尺柜台
账桌
长衫主顾
酒店的格局
2、酒店里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短衣帮”
“穿长衫的”
“我”
掌柜
主顾
短
长
站
坐
外
里
贫富悬殊, 阶级对立
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人,线索人物
以一个12岁的小伙计口吻写,使故事真实、情节集中、内容简要,更添悲凉气氛。
贫
富
对比
调换我的职务;是一副凶面孔
势利冷酷的人际关系
也没有好声气
一、快速阅读小说1-3段,思考:
自主学习
3、掌柜对长衫客、短衣帮以及小伙计态度上有何不同?这说明掌柜是怎样的人?
对长衫客:
对短衣帮:
对小伙计:
掌 柜
虚伪、势利、冷酷,媚富欺贫,唯利是图。
极力逢迎,恭敬侍候
不讲情义,恣意剥削
凶狠无情。
一、快速阅读小说1-3段,思考:
自主学习
小结:开头三段先说酒店的大概情况,写出孔乙己生活在怎样一个社会环境。
作者描写社会风情的有三处:
A.把“短衣帮”与“穿长衫”的喝酒形象作对比,突出了贫富悬殊、等级森严的社会现实。
B.从"我"的职务的变换,可以窥探掌柜冷酷势利的一面。
C.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什么好声气:冷酷的酒店氛围,以小见大,更见世态的炎凉。
一、快速阅读小说1-3段,思考:
自主学习
通过咸亨酒店里的这种现象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顾客之间贫富的悬殊,阶级的对立,等级的森严,这正是当时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
咸亨酒店 封建社会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咸亨酒店” 的呢?
缩影
一、快速阅读小说1-3段,思考:
自主学习
4、前三段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
交代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
揭示了孔乙己不幸的社会根源 ;
为后面写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结局埋下伏笔,作了预示。
一、快速阅读小说1-3段,思考:
自主学习
二、快速阅读小说4-11段,思考:
自主学习
小说写了孔乙己哪几个生活片段?
1、孔乙己偷东西被众人揭短,取笑;
2、孔乙己没有考中秀才被众人奚落;
3、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4、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
5、侧面交代孔乙己被打断腿;
6、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买酒。
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合作探究
1.作者是怎样描写孔乙己特殊身份的?(原句)
“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穷困潦倒、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低;
“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架子、自命清高、爱慕虚荣、轻视劳动人民;
“唯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与众不同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对立矛盾的身份,预示了他的悲剧命运。
2.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有着怎样的地位?(用原句)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内容上:
结构上:
概括孔乙己一生的悲剧遭遇,深刻说明孔乙己在人们心中没有地位,是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多余人。
承上启下,暗示了他无人关心,预示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把情节推向高潮。
有何作用
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合作探究
3. 快速浏览小说,勾画出描写孔乙己的关键句子并批注其性格(看看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孔乙己进行个性刻画的?)
外貌、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正面:
侧面:
对比、烘托(他人烘托、环境烘托)、酒客与掌柜的对话 (如第五段和第十段)属侧面描写
外貌、动作的细致描写
细节:
情节:
周围人的取笑、孔乙己的辩驳、孔乙己被人欺凌
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合作探究
身材高大,青白脸色
皱纹间常夹些伤痕
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又脏又破的长衫
满口之乎者也
窃书不能算偷
语言
排出九文大钱
动作
神态
涨红脸;睁大眼睛
不屑置辩
颓唐不安
盘着两腿
脸黑而瘦
穿一件破夹袄
满手是拟
低声说到:
跌……跌断
摸出四文大钱
不十分分辩
脸色很像恳求
外貌
贫穷懒惰
迂腐不堪
自命清高
自欺欺人
死要面子
得意炫耀
贫困窘迫
自命清高
窘迫难堪
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合作探究
四体不勤
好喝懒做穷困潦倒
死要面子
自命清高
爱慕虚荣
迂腐可笑
自欺欺人
外貌、语言
动作、神态
诚实善良
读书人形象
对比
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合作探究
3.作者塑造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目的?
表明他是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苦苦挣扎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 控诉封建制度和封建科举教育的罪恶,揭示了国民的冷漠麻木的状态。
四体不勤,好喝懒做穷困潦倒,死要面子
自命清高,迂腐可笑
自欺欺人,诚实善良
外貌、语言
动作、神态
对比
孔乙己
揭露封建
教育科举
的罪恶
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合作探究
这篇小说,作者将孔乙己的容貌、服饰、神态、语言、行动诸方面交织在一起,使这个被科举制度欺骗愚弄了一辈子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富有立体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功名不就,却自命清高;四体不勤,却好吃懒做;贫困潦倒,却死爱面子;受尽摧残,却麻木不仁。在风烛残年之际,这个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封建思想毒害的孔乙己爬着离开了人世。
作者用嘲讽的笔触,通过对孔乙己思想性格的刻画,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制度和封建教育。
作者对孔乙己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作业。
2. 思考:孔乙己为何如此惹人发笑?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