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2.学画漫画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2.学画漫画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2-31 19:5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画漫画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漫画是一种有趣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自画像属于肖像漫画范畴,以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现人物,使他们的特征更加突出,性格更加明朗。画好漫画像要点:抓住对象外形的主要特征和性格特征——使用夸张变形手段,突出主要形象特征,省略减弱次要部位。
教学目标:
1、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为朋友创作一幅有趣的漫画。
2、学习漫画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3、增进对漫画艺术的了解与喜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在抓住人物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大胆的夸张与变形。
教学目标:
1、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为自己创作一幅有趣的漫画。
2、学习漫画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3、增进对漫画艺术的了解与喜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在抓住人物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大胆的夸张与变形。
教学准备:
收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明星漫画;准备一些缺少某个五官的漫画人像;
教学过程:
一、猜漫画像,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位明星的画像,你们看看认识吗 (郭德纲、小沈阳、马三立、爱因斯坦)大家一眼就能认出他们,看了这些画像给你什么感觉?(好玩儿、想笑)刚才这些引人发笑的人物画像就叫“漫画像”,它生动、好玩儿、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咱们就来 “学画漫画像”,我们也来画画漫画像。
【设计意图】用耳闻能祥的明星漫画像导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孩子们猜明星的同时初步感受了漫画像带给人们的欢乐。
二、对比欣赏,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漫画像,并分析漫画肖像运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法。
师:那什么是“漫画像”呢?它和我们平时画的画像有什么不同吗?(以马三立的漫画像为例)比如我们以马三立先生的画像为例,马先生长得有什么特点?这是马先生的素描和速写,和漫画像比较来看。素描有些繁琐,漫画像概括简化很多;速写虽然概括,但是不够夸张。
小结:所以漫画肖像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是运用夸张变形等艺术表现手法,突出人物的形象和神态特征的。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马三立先生的漫画像,引导学生发现漫画像的艺术表现手法。
(二)分析夸张和变形的运用
师:漫画像主要抓住了人物那些特征进行夸张、变形的呢?下面我们来请出夸张和变形两位先生和大家聊一聊吧。(播放微课)我们充分的了解了夸张和变形在漫画人像中是如何运用的。
【设计意图】观看微课直观感受夸张和变形在漫画像中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夸张和变形,能有效降低创作难度,解决难点。
(三)讲授创作步骤
师:现在我们可以尝试创作漫画像了,创作的过程可以分为三步:观察、分析、绘制。
师:第一步观察,你们说说咱们要从哪几方面观察?(脸型、发型、五官、表情)人物的脸型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把人物脸型概括成六种:申字脸、田字脸、国字脸、甲字脸、目字脸、由字脸。在动手画之前,要仔细观察所画对象属于什么脸型。
师:五官包括眉、眼、鼻、口、耳朵。再来关注表情:喜、怒、哀、乐、惊。人物绘画传神也很重要。
师:第二步分析,就可以思考哪些部位可以运用夸张变形等方法大胆创作。老师教给大家一个小窍门,就是你可以抓住这个人物最突出的一个或两个特征去表现,也能画得很生动。
师:第三步可以选择多种方式绘制,黑白彩色都可以。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清创作的过程,在一会儿创作时能做到心中有数。在讲创作过程的同时也交给学生如何观察,发现人物的最突出的特点进行夸张变形。
三、学生尝试,教师示范
(一)五官局部夸张练习
师:老师这有一些漫画人像,但是都缺少五官当中的某一部分,需要你们同桌两人共同观察分析,找出这个模特的特征,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进行添画,两个人共同努力让这幅漫画像变得完整生动。老师给大家3分钟,开始。
师:时间到,我们来看两幅作品吧。怎么样,很不错吧。
【设计意图】用这个添画夸张五官的类似小游戏、小比赛的环节,再次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添画创作可以让学生的创作变简单,孩子们不会感觉到难,逐个尝试五官的夸张后,对后面完整的创作也是极大的帮助。
(二)教师示范整个创作过程
师:那我就来画画我自己的漫画像吧。
怎么样,还不错吧!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示范,更加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一幅漫画人像的整个创作过程。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师:我有一个朋友请我为他设计一张名片,在名片上我就为他加入了我为他画的漫画像。他给我的反馈是,他的名片大家都爱不释手,对他这个人是过目不忘啊!漫画像是不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师:所以我的很多朋友闻讯都来找我,多的我应接不暇了,所以我现在需要大家的帮助,帮我的朋友们设计一张漫画像吧。
作业要求:请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为模特画一幅漫画像。
创作提示:我们在画漫画像时,要抓住一个人的面部特征,并加以大胆的夸张,脸胖就画的更胖,瘦就画得更瘦,五官大就画得更大小就画得更小。这样才够滑稽有趣。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设计意图】创作练习环节设置了一个小情境,让孩子们为老师这些长得有特点的朋友画漫画像名片,也降低了创作难度。
五、展示评价,拓展引导
(一)评价
作品展示到黑板上,从“漫”的味道是否够夸张够生动来点评。
拓展
师:刚才老师看了同学们的漫画像作品,你们画得都很棒,你们觉得今天这节课有意思吗?课下大家还可以为亲朋也来设计漫画像名片,老师期待你们更多的灵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艺术创作可以服务于生活的意识,这样孩子们对美术的创作会更感兴趣,他们的创造意识也会逐渐形成。
师:好了,这节课上到这里,下次课再见!
教学反思:在漫画中践行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学生了解作品深含,即弄懂各种漫画作品中揭示的生活中优秀品质。大量的收集相关资料,研究别人漫画课的精髓,在讽刺和幽默中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使学生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得到美的享受。
本课分三个部分完成。第一部分为认识漫画及欣赏漫画作品,了解漫画的种类与表现手法;第二部分为引导学生如何去创作漫画;第三部分为辅导学生完成作品。
本课第二部分时。先回顾前面讲授的知识,即漫画的表现手法,然后概括漫画的几个特点,接着进入本课的重点:如何进行教育漫画的创作。教会学生一、学会收集大量的与教育相关的漫画,剔除有讽刺意味的,紧扣积极正面的画作要求,也可以寻思讽刺意味的漫画是否可从其反意入手,找到自己创作的点;从同是正面颂扬的作品中找到替换为教育意义的内容或突破口。例如歌颂的画面是否可以改为颂扬师生;学会以小见大,个中见全的手法。引导学生留心自己的生活周围,自己的学生环境,有否值得赞赏与学习的榜样,发现教育中的闪光人和事;找到自己生活中不良习气,使主题明确与突出,使作品丰满。统观整个课,条理比较清晰,重点也突出,学生应该收获到几种创作的方法。
学生在漫画中对褒贬行为现象的理解更为广泛。例如,这些是值得称赞与颂扬的,如:《老师的大伞》表现我们的老师像伞一样爱护我们的学生。《大伞和小伞》表现好人好事有你有我有他,在漫画中渗透歌颂宣扬老师和学生发生的好人好事,无意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感受老师的爱,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扬更多的学生关爱他人。用一些优秀漫画作品营造情境,使学生周围好人好事,及热爱的、感激的、感动的情感能够升华,再进行创作,学生会变得积极主动起来。学生一漫画的形式认识生活中的不良习气,用画笔弘扬身边的好人好事,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批评不良习气,在快乐中获得了新知。
值得欣喜的是,课堂上个别学生的机灵也给了老师启发。例如如何表现漫画,进行讨论,某个学生表达不完整时其他同学的补充,使得作品含义的诠释更丰满了,这也是老师不能瞬间办到的,所以说教学是师生的双边互动与共同进步。
漫画需要作者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有敏锐的观察力,有娴熟的绘制技巧,更要有睿智的头脑,正确的人生价值体现,丰富的想象力,巧妙的构思,以及幽默感!希望通过漫画课,学生能够爱看漫画的同时,也同时达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也喜欢上自己画漫画。用手中的画笔去传达弘扬生活中更多的正能量,那样,教育才真正做到引导学生,启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