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
1.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下表所列为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主席 毛泽东
副主席 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民革)、张澜(民盟)、高岗
秘书长 林伯渠
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
政务院总理 周恩来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沈钧儒(民盟)
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 罗荣桓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任务宣告结束
B.委员会委员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C.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体现了人民民主性质
D.这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就此进入全新阶段
2.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一做法( )
A.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 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
C.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D.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
3.毛泽东在某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先生逝世)二十四年了,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都大大地向前发展了……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就是这两件事:(一)在国内,唤起民众……(二)在国外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该文章(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思想产生 B.严格遵循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C.为新中国成立做了理论准备 D.阐明了团结盟国抗战的重要性
4.下图是1951年的宣传画《土改完成农民生活好》。该宣传画( )
A.宣传了社会主义农村的新风貌 B.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新政权的认同
C.肯定了合作化运动取得的成就 D.标志着封建土地制度在中国的终结
5.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规定在全国实行棉布凭票供应,同时还发放线票、棉絮票等。具体是按地区来分发的,每年每人约1.6丈至1.9丈,婚丧嫁娶可补助一定的布票。从这一做法可以看出,当时我们国家( )
A.生产力水平较低 B.杜绝了铺张浪费 C.城乡差别已缩小 D.满足了日常需要
6.据统计,我国1950年农业税实征税额折合细粮269.7万斤,占农业实际产量的12.3%;1951年,(这一税额折合细粮)增长到361.5万斤,占农业实际产量的14.5%。这一变化是为了( )
A.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B.推进土地改革运动
C.服务于工业化建设 D.全面恢复国民经济
7.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为换取列强支持,承认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宣布“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两种不同态度( )
A.都是基于国情的务实正确选择 B.均得益于国家实力的日益强大
C.是决定现代化道路成败的前提 D.都争取到了更有利的外交环境
8.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下列不属于两次会议都强调的内容是( )
A.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 B.捍卫国家主权
C.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反对殖民主义
9.米谷先生取材1954年日内瓦会议,创作了漫画《日内瓦的喜剧——美国大使在与一位“不存在”的对象谈判》(如下图)。漫画表明( )
A.新中国取得了对美外交的胜利 B.印度支那问题得以和平解决
C.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美国仍坚持敌视新中国政策
10.1957年,外国专家沙博理参观西安时,获悉城市人口从解放初不足50万增加到150万。在访问已建成的六家国营纺织厂中的一家时,他得知“该厂使用的每一件机器都是中国自造的”。他由此感到这座古城“重新兴盛起来了”。这说明( )
A.“一五”计划初步改变社会面貌 B.西安成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1.195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3278亿斤,比1949年增长了44.8%,1953年继续增长。但从1952年下半年起,许多地方出现了抢购粮食以致粮价上涨的情况,当年国家粮食收购计划有40亿斤未能完成,到1953年这一缺口更是高达87亿斤。这一现象的出现( )
A.暴露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偏差 B.加快了经济管理体制的转变
C.揭示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性 D.反映了国民经济形势的严峻
12.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中央人民政府( )
A.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 B.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
C.依据1954年《宪法》履行职权 D.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13.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状况的结论是( )
年份 基本建设投资总额 国家预算内投资 国家预算外投资 生产性建设 非生产性建设
1960年 384.1亿元 297.1亿元 87亿元 331.9亿元 52.2亿元
1961年 123.4亿元 89.8亿元 33.6亿元 105.1亿元 18.3亿元
1962年 67.6亿元 56.6亿元 11亿元 58.5亿元 9.1亿元
A.三年经济困难造成巨大经济破坏 B.追求高速发展导致经济结构失调
C.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D.压缩投资以实现国民经济的调整
14.1957年初,毛泽东指出:“现在的阶级斗争,一部分是敌我矛盾,大量表现的是人民内部矛盾。“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深入阐述了这一观点。毛泽东这一思想( )
A.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B.促进了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C.推动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D.加速了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开展
15.“文革”时期,电影《白毛女》经历了很大改编。旧版中,喜儿忍辱负重,对地主阶级抱有一丝幻想;新版中,喜儿虽受尽凌辱,但绝不妥协。旧版中,杨白劳性格懦弱,对地主下跪哀求,走投无路之际喝卤水自杀;新版中,杨白劳性格刚烈,敢于反抗,被活活打死。这种改编反映了( )
A.“双百”方针得到充分贯彻 B.中国文艺创作迎来发展新契机
C.“文革”时期文艺形式丰富多彩 D.文艺创作受政治环境影响明显
16.1980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国记者时指出,“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体制着手”。这一认识源于( )
A.“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B.拨乱反正工作的顺利进行
C.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17.1977年2月,美国总统卡特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同中国的关系是美国全球政策中的一个中心因素,中国是保持全球和平的一支关键力量,希望能找出一种能够弥合两国之间的仍然存在的某些分歧的方案”。卡特此言意在( )
A.强化全球政策 B.承认两国分歧 C.改善对华关系 D.重视中国力量
18.1971年10月,经过联合国成员国投票,新中国得以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这场投票中,大量亚非拉国家投了赞成票;一贯与中国意见相悖的欧洲国家几乎全票赞成,只有一个国家投了反对票;苏联也投了赞成票。这反映了( )
A.中国大力推行不结盟外交 B.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国家
C.中国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D.中苏关系恢复了正常化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6年,清廷在东北正式实行招商开矿政策,在金州、海城、宽甸、盖平等地出现商办矿业数十处。1898年7月,清廷任命贵泽办理奉天省(今辽宁省)矿务,开展矿产调查,设立矿务分局多处,发布告示,鼓励商人办矿。20世纪初,奉天省开始出现规模较大的商办矿业。1909年,奉天省已有商办金矿9处,铅矿1处,石棉矿1处,铁矿2处,铜矿1处,煤矿59处。此外,俄、日等国也在东北地区投资建立了一批矿业公司,在本溪、抚顺、扎赉诺尔等重要矿区掠采矿产。
——摘编自衣保中、林莎《论近代东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在辽宁省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1950年,苏联援建的50个重点项目中有1/3建在辽宁。1952年,中央对辽宁基建投资7.8亿元,约占全东北基建投资的70%,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16.3%,投资额和比重均大大超出其他地区。……“一五”期间,国家对鞍钢的改扩建共投资15.5亿元,占同期钢铁工业实际完成基建投资总额的52%。5年内鞍钢新增炼铁能力127万吨、炼钢能力184万吨、轧钢能力131万吨,分别占同期全国钢铁工业新增生产能力的37.5%、65.3%、82.5%。1955年,鞍钢生产的钢材供应了全国2000多个生产和基本建设单位的需要。此外,中央还对抚顺、阜新的煤矿工业,本溪的钢铁工业,沈阳的机器制造工业进行了改造和扩建。
——摘编自傅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对东北工业基地的经略与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辽宁地区工矿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地区工矿业的新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历史意义。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一五”计划、“二五”计划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基地。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吉林和齐齐哈尔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从1952年到1978年的26年间,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材料二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所有制结构制约着东北地区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金融、交通、通信等服务业发展的严重滞后,使其经济发展后劲不足,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东三省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工业竞争能力下降;优势产业风光不再,产业衰退趋势明显;一批国有企业关停并转,下岗失业人员明显增加;传统产业结构不合理,调整手段单一。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孙凌云、王萍《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困境及发展出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五”计划时期东北地区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所面临的困境。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禁止技术外流,以维持其工业国家的主导地位。此时,英国全面领先,成为美国的效仿对象,(美国)各州纷纷亮出政策,吸引人才,引进技术。出生于英国的美国“工业革命之父”塞缪尔·斯莱特就是在人才政策吸引下来到美国的。除了拿出吸引技术人才的政策,美国政府还设立鼓励出售技术秘密的专项奖金,并派出间谍,窃取英国的机器图纸和技术。作为后起追赶国家,美国采取了很多手段来获得工业技术,或自己创新,或投资购买,或人才引进,从而突破了英国的技术封锁。
——摘编自韩毅《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在苏联的帮助和我国自力更生与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相辅相成的情况下,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中国成功地实现了航空、核能、火箭、电子、自动化等现代科技的启动。然而,在国防尖端技术上,苏联的援助并不可靠。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中国共产党坚持不以牺牲主权为代价而妥协,继续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大无畏精神,带领广大干部与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地继续研发和探索先进的科学技术。正是由于在引进技术的同时注意消化吸收,新中国才有了自主创新的能力与底气。
——摘编自董志凯《自力更生方针与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新中国科技发展回顾(1949—1978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美国突破英国技术封锁的措施及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突破外部技术封锁的背景和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现代中美突破技术封锁的认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题干表格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国家领导人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李济深(民革)、张澜(民盟)、沈钧儒(民盟)为民主人士,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当家做主,故选C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任务一直没有结束,今天仍作为统一战线组织而存在,排除A项;这些委员不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而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排除B项;中国人民民主全新阶段的开创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排除D项。
2.答案:A
解析:在重大节日突出“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使之“合法化、神圣化”,这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故A项正确;B、D两项与1949年后重大节日突出国家形象符号无关;材料中的做法有利于强化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感,与国际影响力无关,故C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根据“(孙中山先生逝世)二十四年了”“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推知,该文章是毛泽东1949年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当时解放战争已接近尾声,该文章提出的主张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理论准备,故选C项,排除D项;新民主主义思想在1949年之前已产生,排除A项;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严格遵循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说法有误,排除B项。
4.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幅宣传画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故B项正确;1951年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土地改革运动,并非农业合作化,故C项错误;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故D项错误。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在全国实行棉布凭票供应”“按地区来分发”“每年每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水平较低,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只能由国家统筹分配,故A项正确。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可知此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1951年农业税实征税额折合细粮占农业实际产量的比重与1950年相比有所增长,农业税的增加是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故A项正确。土地改革运动主要是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故B项错误;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是从1953年开始的,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多征收农业税以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与恢复国民经济无关,故D项错误。
7.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中国的外交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并未彻底反帝,没有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而毛泽东进行了彻底的反帝,新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所以两种不同态度是决定现代化道路成败的前提,故C项正确;孙中山的选择并非务实正确的选择,而且当时国家的实力并不强大,故A、B两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受到资本主义阵营的封锁,故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根据“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和所学内容可知,亚非会议和不结盟国家会议都是为了不介入美苏之间的争斗,因此强调不结盟的外交政策,C项正确;这两次会议的参与国都已经取得了民族独立,排除A项;这两次会议都强调的内容是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而非捍卫国家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排除B、D项。故选C项。
9.答案:D
解析:“日内瓦的喜剧——美国大使在与一位‘不存在’的对象谈判”表明美国当时敌视中国的态度没有改变,故选D项。新中国取得了对美外交的胜利是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A项。漫画并未涉及印度支那问题得以和平解决,排除B项。新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是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C项。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57 年,西安城市人口从解放初不足 50 万增加到 150 万,且国营纺织厂中使用的每一件机器都是中国自造的,这得益于“一五”计划的实施。 1953 年“一五”计划开始实行,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广大农村和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工业建设,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1957 年“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重型机器制造业等重要工业部门建立起来,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社会面貌,这与材料主旨相符,A 项正确;改革开放后,西安成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排除 B 项;1992 年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 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排除 C 项;1984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中1952年前后粮食连续增长,而各地的粮食抢购不利于完成国家粮食收购任务的情况,国家开展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经过“一五”计划建设,我国加快了经济管理体制的转变,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是我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背景,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主要是加强对农业生产的计划性,不是发挥市场的作用,故C项错误;1952年底,我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得到恢复和发展,故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处于最高领导地位。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在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之前,此时我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当时的人民政府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故选B项,排除A项;1954年宪法规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此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履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责,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在1956年,排除C、D两项。
1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6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是1959-1961年,材料中1960年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有380多亿元,因此不能得出三年经济困难造成巨大的经济破坏,A错误;表中未涉及经济结构问题,B错误;我国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在1952年已经基本完成,与题目时间不符,C错误;根据材料中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及生产性建设投资等金额逐年减少并结合1960年中央提出了“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可知,压缩投资是为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整,D正确。
14.答案:A
解析:结合题中时间“1957年初”可知,毛泽东这一论断发表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结合“现在的阶级斗争……大量表现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可知,毛泽东这一论断客观地反映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阶级的状况,是正确的论断,这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A项正确。三大改造完成于1956年底,B项错误,排除;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建立,C项错误,排除;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开始于1961年,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57年”不符,D项错误,排除。
15.答案:D
解析:“文革”时期“双百”方针遭破坏,故A项错误;“文革”时期中国文艺创作遭遇挫折,文化凋零,故B项错误;“文革”时期文艺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形式单一,故C项错误;材料“新版中,杨白劳性格刚烈,敢于反抗”符合当时强调阶级斗争的政治环境,体现了文艺创作受政治环境影响明显,故D项正确。
16.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80年”“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体制着手”可知,由于“文革”期间民主法制建设惨遭践踏和破坏,邓小平准备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故选A项。拨乱反正是纠正“文革”错误的表现,与设问要求“源于(原因)”不符,排除B项。依法治国方略提出于1997年,排除C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而材料涉及的是政治改革,排除D项。
17.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材料表明卡特意识到改善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力图寻觅新的对华方案,推进中美两国关系的好转,故C项正确。A项符合美国的利益,但并非材料中卡特言论的主要意图,故排除A项;B项符合材料中的观点,但不是卡特发表这一讲话的主要目的,故排除B项;材料能体现出美国“重视中国力量”,但这并不是卡特发表这一讲话的主要目的,故排除D项。
1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根据“在这场投票中,大量亚非拉国家投了赞成票;一贯与中国意见相悖的欧洲国家几乎全票赞成,只有一个国家投了反对票;苏联也投了赞成票”可以看出,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一问题上,绝大多数国家赞成,这主要得益于中国自身影响力的扩大,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不结盟外交”,排除A;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国家与材料主旨无直接关系,排除B;中苏关系在1971年并没有恢复正常,排除D。
19.答案:
(1)原因:清政府实行招商开矿政策;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矿产资源开发;辽宁地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俄、日等列强扩大资本输出;西方先进技术和经营方式传入中国;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2)新发展;摆脱了西方列强的控制,实现了独立自主经营;使辽宁地区成为全国工业建设的中心;国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重工业产能显著提升。
意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新生政权的巩固和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物质保障;积累了工业建设的经验,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支援了全国工业化建设。
解析: 第(1)问“原因”,据材料一中的“1896年,清廷在东北正式实行招商开矿政策”“鼓励商人办矿”“奉天省已有商办金矿9处,铅矿1处,石棉矿1处,铁矿2处,铜矿1处,煤矿59处”“俄、日等国也在东北地区投资建立了一批矿业公司”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清政府政策、民间资本、矿产资源、俄日资本输出、西方先进技术传入、实业救国思潮等方面作答。
第(2)问,第一小问“新发展”,对比材料一、二信息,可从独立自主、在全国的地位、国营企业等角度作答;第一小问“意义”,据材料一中的“1955年。鞍钢生产的钢材供应了全国2000多个生产和基本建设单位的需要”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内外形势的知识,可从对国民经济、对新生政权的巩固和抗美援朝战争、对全国工业化建设等角度作答。
20.答案:
(1)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鞍山无缝钢管厂。
原因:
①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②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基础;
③“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④东北靠近苏联,便于接受苏联援助。
(2)困境:
①东三省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工业竞争能力下降;
②优势产业风光不再,产业衰退趋势明显;
③一批国有企业关停并转,下岗失业人员明显增加;
④传统产业结构不合理,调整手段单一。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中“基本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基地”“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在第一小问答案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从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和工业基础以及国家政策支持、苏联援助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所有制结构制约着东北地区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东三省经济发展速度放慢……调整手段单一”等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逐条分析即可。
21.答案:
(1)措施:各州制定吸引人才政策;联邦政府设立专项奖金;自主创新;建立近代科研体系;发展现代教育;派出间谍,窃取工业技术。积极影响:推动了美国的工业化进程;提高了美国的科技水平;推动了美国教育发展。
(2)背景:西方对华技术封锁;中苏关系出现变化;中国科技基础薄弱;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意义:推动了现代中国科技的启动;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维护了国家安全;提升了现代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与底气;有利于推动国家工业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3)认识:技术封锁是全球经济政治发展特殊时期的产物;自主创新是突破他国技术封锁的关键;发展现代教育是突破技术封锁的前提。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从政策支持、人才引进、积极创新等角度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对美国的工业化进程、科技水平、教育发展、公民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从国际和国内的有利背景、不利背景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从促进中国科技发展、巩固政权、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进行回答。第(3)问,从技术封锁的产生原因、解决办法等角度进行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