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构成物质的微粒基础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构成物质的微粒基础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31 20:3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构成物质的微粒
一、选择题(共15题)
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B.鱼依靠水中的氧分子生存
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分子的体积一定大于原子
2.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能构成分子 B.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
C.原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3.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铁 B.冰 C.氯化钠 D.氦气
4.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氢气 C.铁 D.硫酸铜
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分成原子 B.分子间隔改变
C.分子体积改变 D.分子的质量改变
6.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
A. B. C. D.
7.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B.中子不带电
C.阴离子带正电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8.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暗香浮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温度改变,分子体积发生变化
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分子很小
D.碘和碘蒸气都能跟淀粉显示出蓝色——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9.分别将等量的品红同时加入盛有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观察到当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的溶液变成了红色(如图所示)。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10.端午佳节,阖家团聚,品尝美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铁锅煮粽子是利用了延展性
B.使用肥皂水可以检测煮粽水是否为硬水
C.闻到粽香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
D.锅盖被顶开是由于水分子运动加快
11.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H B.H2O C.2H D.H2
12.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A.氩气和水 B.金和金刚石 C.铜和氯化钠 D.氢气和水
13.把分别充满红棕色气体和无色的集气瓶,按照图A、B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起(不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种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效果。不能由此现象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气体的密度比大
14.设想把封闭在针管中的少量水()煮沸。表示其微观过程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5.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只能为10 B.X为非金属元素
C.微粒M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D.X为12时,M为阳离子
二、综合题(共7题)
16.在①分子、②原子、③原子核、④质子、⑤中子、⑥电子六种粒子中,将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序号填写在横线上(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①和_____;(2)能保持物质水的化学性质的是水_____;(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4)带正电荷的是③和___;(5)不显电性的是①②和____;(6)质量最小的是____;(7)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⑥和____。
17.如果铁原子的质子数是26,中子是30,那么可以推算: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________,铁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相对原子量大约是________,这个数大约是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的________倍.
18.某元素R的结构示意图为,
(1)当x=2+8+y时,该微粒属于______,当x<10+y时,该微粒属于______。
(2)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离子是R-,则x=______,y=______。
(3)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是R原子,当y=2时,x=______
19.请用微观粒子的相关知识解释如下现象。
(1)打开盛放白酒的陶瓷瓶,闻到一股酒香______。
(2)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发现水银柱升高______。
20.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水分子不断运动
B 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 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D 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2)自来水厂常利用____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异味;
(3)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
21.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按要求填空。
(1)空气是与我们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物质,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①在物质分类中,空气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其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能用于食品包装袋内的气体是__________;
③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液面会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原因是空气中含有_________;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是化学常用方法。
①简要说明下列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Ⅰ.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_________。
Ⅱ.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_。
②如图是有关氧气性质实验的装置图,集气瓶内都预先留有少量水。
Ⅰ.简要回答甲、乙两瓶中水的作用:
甲:_______;
乙:________。
Ⅱ.写出乙集气瓶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甲、乙都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丙中所示物质都是由__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或“原子”);
②结合图示分析,该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③从微观角度看,该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
22.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生命,联合国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以警示人类面临淡水危机。
Ⅰ、“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图1、图2所示:(③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
(1)①中过滤棉的作用是______,(填字母。下同)②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推测④中超滤膜的作用可能是______。
A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 B.吸附杂质 C.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2)若无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______方法。
Ⅱ、从化学角度认识水,图甲为电解水实验简易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
(3)a管与b管气体体积比为______,a管得到的气体是______,可以用______检验。
(4)水的分解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保持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______(填具体的微粒名称)。
(5)该装置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6)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 B.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C.给农作物浇水时用喷灌或滴灌替代大水漫灌 D.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建设
参考答案
1.B2.D3.B4.C5.B6.C7.C8.B9.C10.B11.D12.D13.C14.B15.D
16.② ① ② ④ ⑤ ⑥ ④
17.26; 26; 56; 56
18.(1) 原子 阴离子 (2) 17 8 (3)12
19.分子是不断地运动的 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20.A 活性炭 煮沸
21.混合物 氮气 二氧化碳 冷凝水倒流试管炸裂 腐蚀标签 吸收二氧化硫 防止集气瓶炸裂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化合反应 分子 O、H 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新的分子
22.(1) C B A (2)煮沸##加热煮沸(3) 2:1 氢气 燃着的木条
(4) 水分子 氧原子 (5)水氢气+氧气(6)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