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唱歌 螃蟹歌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唱歌 螃蟹歌 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2-31 21:3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螃蟹歌》教案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螃蟹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教材二年级下册三单元歌曲教学内容。歌曲旋律诙谐、活泼,讲述了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观察到的螃蟹和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本课包括聆听歌曲和创编活动等几部分内容。各环节之间相互关联,贴近学生的生活,童趣盎然。
学情分析:这是小学二年级的教材,这一学年段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是他们的主要特点。学生在学唱歌曲中,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风土人情,语言、习俗、音乐等方面的简单知识。这一课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能对这一课感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螃蟹歌》让学生感受歌曲诙谐、活泼的情绪,用四川方言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听、唱、动、演等音乐活动,增进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力与表现力。
教学重点:
准确地唱好歌曲《螃蟹歌》,并且能够根据歌曲的情绪做即兴表演。
教学难点:
歌曲旋律的节奏特点及运用方言的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螃蟹、鸬鹚的头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客人。我们一起看看它是谁?出示螃蟹图片. 学生观察螃蟹图片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图片导入,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了解螃蟹的特点。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出课题 1:小螃蟹今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它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教师播放《螃蟹歌》MTV。: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螃蟹歌》——板书课题《螃蟹歌》 学生欣赏歌曲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以听故事的方式了解歌曲内容,使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学唱歌曲 (一)聆听歌曲1、教师播放歌曲,请学生们和老师一起用画旋律线的方式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2、提问:通过刚才画旋律线条你们感受到小螃蟹的心情是怎样的?3、请学生带着轻快、活泼的情绪再一次感受歌曲的旋律。4、教师范唱歌曲。提问:这首歌曲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特点?教师小结:这是一首四川民歌,在演唱上运用了四川方言。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用四川方言朗读歌词。(二)朗读歌词1、指导学生用划旋律线的方式学 学生聆听歌曲并在老师的带领下用画旋律线的方式感受歌曲的情绪以及旋律特点。学生聆听老师范唱并回答问题。在老师地指导下用四川方言朗读歌词。 在有浅入深的聆听中,使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以及歌曲的情绪,从而正确的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一直围绕用画旋律线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唱歌曲 习用四川方言朗读歌词,在朗读时注意(咬字要短、有弹性、轻声)。2、全体朗读歌词。(三)学唱歌曲1、随钢琴学唱第一段,对演唱不正确的乐句给予指导。2、伴随钢琴学唱第二段,在个别演唱不好的乐句给予重点指导。比如: 横 着是横 着是3、对比演唱:用图谱的方式指导 · · —· · · · 那 天 从你 门 前 过 · · · · · · ·4、学唱第三段歌词,指导结束句的演唱。5、完整的随钢琴演唱歌曲。6、在老师的指挥下随伴奏音乐演唱歌曲。 学生和老师在旋律的线条中学习用四川方言朗读歌词。随钢琴学唱第一段歌词。学生学唱第二段歌词,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难点节奏。用比较的方法演唱这一乐句,找出正确的演唱方法。学唱第三段歌词。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的方式读歌词,使学生在歌曲的节奏中熟悉歌词。通过分段学唱歌曲,使学生先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用简单明了的图谱对比学习附点节奏,不仅增加了学习趣味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歌曲表演 1、全体再一次演唱歌曲找出描写小螃蟹的乐句和描写鸬鹚的乐句。2、分角色演唱歌曲。3、请同学们边唱歌曲边做律动 学生演唱歌曲找出描写螃蟹和鸬鹚的乐句。学生分角色演唱歌曲。 从分角色演唱歌曲到分角色表演歌曲,使学生根据自己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歌曲表演 4、同学们表现的真好,那现在和你身边的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这首有趣的歌曲吧!5、请同学们分别戴上螃蟹和鸬鹚的头饰到前面表演。6、汇报、评价。 全体学生做律动。学生分角色表演歌曲 歌曲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编律动表演。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施展自己的才艺。
小结 1、我们先来回忆一下这节课你们学习了哪些知识?2、最后让我们伴着歌声来和小螃蟹说再见吧!
教学反思:《螃蟹歌》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首歌曲。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拟定的教学目标是聆听歌曲《螃蟹歌》是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并能理解音乐;学会用幽默、风趣的感情演唱歌曲并能创编动作,从中体验到学习音乐的快乐。结合本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一开课我出示螃蟹图,让学生来认识螃蟹。(八只脚、两只大夹夹,一个硬壳壳),然后用听故事的方式引出课题。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喜爱民族音乐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指导学生正确学好几个四川方言的发音然后指导学生用四川方言来演唱这首四川民歌《螃蟹歌》。这很重要也很有趣。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激发了学生演唱歌曲的浓厚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族音乐的情感。
三、难点突出,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打好基础。
本课的一大亮点就是在指导学生学习歌曲时运用画旋律线的方法使学生感受歌曲情绪以及掌握歌曲节奏。在新授歌曲这一环节,我把这一方法贯穿始终。从朗读歌词一直到学唱歌曲,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用划旋律线的方式去聆听、学习。通过这一方法使学生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就能够很好的感受歌曲节奏特点。随之进行的唱歌教学便水到渠成。为学生顺利正确唱好歌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四、注重音乐教学中创编能力的体现,让学生在学会歌曲后融入歌曲中去表现,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
本节课我设计了一个音乐表演,让学生根据歌曲的情节进行即兴创作表演,全班参与,两人为一组,听音乐进行角色表演;然后邀请两个同学上台表演,再由其他同学评价;使学生的创编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增强了学生团结协作能力,也让全体学生亲自体验到了音乐表现的乐趣。体现了学生全员参与的教学理念。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为展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播放形象的动画,让学生更容易去理解歌曲中发生的故事,并能根据动画里的情景创编表演的动作,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
六、在教学中,也注重了学科之间的整合。如:教读四川方言发音,朗读歌词;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等。
七 通过教学,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
1 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对学生的表现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如果我再教这一课时,我将进一步激励学生大胆演唱歌曲和表现音乐,增强学生自信心。
2 驾驭课堂的能力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上不够合理。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的总结教学经验,力争上好每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