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02 08:5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学目标:
通过图片,感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文化、习俗,认识和欣赏我们生存的世界。
运用地图等资料,表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大陆”、“高原大陆”等称谓产生的原因,明确其环境特征及位置,培养、检验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阅读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类型为例,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通过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状况的分析,理解单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原因、特征、影响及对策。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资料分析,情境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单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原因、特征、影响及应对的策略。(难点)
教学过程:
说明:本节共分为两个课时,其中第一课时内容由我与音乐组孔繁旭老师,通过学科整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要点主要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海陆位置、重要的河湖、主要地形区及其地形特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黑种人为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要点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民居特点与热带草原气候的关系、丰富的自然资源、非洲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及未来的出路、由于人口增长所导致的粮食不足、环境污染问题。
引入
由于第一课时采用与音乐学科整合的授课方式,引入通过微信H5热门互动网页“听声音,猜城市”入手,让学生明白,一个地方的特色是可以通过声音这种形式表达、体现出来。特地选取熟悉的中国主要城市的互动游戏,使学生更加容易代入。进而给出非洲自然和原始部落击鼓的音乐,让学生对非洲的神秘、狂野、辽阔有感性的认识。
框架介绍
通过撒哈拉以南非洲各个别称的展示,让学生对本节整体知识有侧面但却全面的认识:高原大陆、黑种人的故乡、热带大陆、天然野生动物园、世界原料仓库、饥饿的大陆。
高原大陆
为学生分发本节的资料卡,将全班36人共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份。
屏幕展示该主题需要解决的问题,由学生从资料卡中,找出该主题所用的资料卡。
问题:为什么撒哈拉以南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
教师对学生所选的资料卡进行统一确认,通过五张资料卡,逐一讲解非洲的海陆位置、主要的高原地形区。由学生代表回答各个地形区的特点。
问题:撒哈拉以南非洲全都是高原吗?是否有其他的地形?在哪里,并介绍一下?
通过搜集资料,看图的过程,由学生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总结非洲的海陆位置和地形特点及重要地理事物特点。
黑种人的故乡
1) 屏幕展示该主题需要解决的问题,由学生从资料卡中,找出该主题所用的资料卡。
问题:为什么撒哈拉以南非洲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
通过对两张正确的资料卡的解释,引出黑种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最多,在世界其 他范围也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黑种人擅长音乐、绘画、雕刻,特别提到大家熟悉的音乐,很多人会发现这些你们可 能听过的伟大的声音都是来自于黑种人。
屏幕展示黑种人著名歌手。
提示大家可能并未真的了解黑种人对整个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由孔繁旭老师介绍黑种人的音乐及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
第一课时结束,播放美丽南非的视频。
结语:对家乡的爱,永远是深沉的。当你离开,才意识到自己的根,一直在那里,从未改变。
热带大陆
学生通过资料卡,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是三种气候类型:热带雨林、热带沙漠、热带草原。并回答民居与热带草原气候之间的关系。
简要对比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指出后者降水量不及前者。
天然野生动物园
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动植物物种数量丰富,是世界珍贵的自然生物资源。
世界原料仓库
优:资料卡找出可以体现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农产富饶的资料,并总结在世界储量和产量居于前列的物产。
患:提问:为什么撒哈拉以南非洲物产丰饶但是却贫穷落后?
指导学生根据资料卡进行总结回答。(掠夺;贸易不平等;生产观念落后)
活动:根据不同的角色,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提出建议。
饥饿的大陆
根据资料卡,总结:
非洲人口增长特点;
非洲粮食供应情况;
填写人口、粮食、环境相互关系图。
合作探究活动:
填写知识树,对本节内容进行整合。